近日,應東華理工大學水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邀請,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學Cecilia Susana Demergasso Semenzat教授來東華理工大學進行學術交流,並開展合作研究。
Cecilia教授參觀了東華理工大學核資源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先後在地學樓B614室和國防科技樓1006室做了多場學術報告,報告以智利的生物堆浸銅礦為主題,從小規模的室內實驗到場地應用,涵蓋化學、礦物學和生物學分析技術,系統介紹了生物堆浸銅礦技術的開發、發展和成功應用。Cecilia教授的報告內容精彩、科學意義重大,對東華理工大學在鈾礦浸出領域的研究和應用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
作為東華理工大學承擔的江西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際合作)「砂巖型鈾礦原位生物地浸菌群選育與植菌工藝條件研究」的外方專家,Cecilia教授此行的另一個重要目的是就該項目的研究進行指導。雙方就項目的研究成果以及後續的實驗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Cecilia教授對關鍵的技術環節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科學建議。雙方還就加強下一步的合作進行深入討論,並在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和環境修復等方面開展聯合研究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
通過與生物溼法冶金領域國際知名學者的交流和合作研究,有助於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拓寬學生的學術視野,為東華理工大學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再添助力。(文/董一慧、周義朋)
【新聞連結】Cecilia Susana DemergassoSemenzat, 1953年出生,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學生物技術中心主任、微生物學博士、國際生物溼法冶金大會組委會常任理事、第20屆國際生物溼法冶金大會主席。曾就任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主要從事礦山地質微生物學、乾旱地區微生物學及生物冶金技術研究,享有極高的國際聲譽。其領導的北方天主教大學生物技術中心因在生物溼法冶金領域的特殊貢獻,於2009年獲得第20屆國際溼法冶金技術大會舉辦權。
Cecilia博士長期與南美、北美、歐盟各國和南非等許多國家在微生物冶金領域具有良好合作關係。其領導的生物技術中心在與BHP等生物溼法冶金公司合作中,以其獨特和高效、精確的微生物群落監測技術贏得了這些公司的信賴,並在智利北方礦業區銅生物堆浸生產中採用。近年發表溼法冶金領域的學術論文50餘篇,獲相關專利10餘項,出版專著4部,為中南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