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剛剛開始接觸國際高中的孩子們還有家長來說,各種不同的體系讓人眼花繚亂,什麼AP,IB,A-level,看過之後不禁會發問:這些都是個啥?這有啥區別嗎?別著急,今天小編就帶您來了解一下IB。
每每當大家對這三大課程體系進行比較的時候,IB似乎總是被公認為最難、最具有挑戰性的課程。當然,這樣的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尤其是對於學生來說,提到IB總是「談虎色變」,而IB學生們也總會自嘲,說自己「掉頭髮」,「沒有睡眠」等等。學生圈子也曾經廣為流傳過一張圖,真實地反映了作為IB學生的日常狀態。
IB Student Never Sleep(IB學子不需要睡眠)
不過玩笑歸玩笑,雖然大家總是戲稱IB課程難度「變態」,但IB課程也有很多的優勢,被全世界範圍內100多個國家的高校所認可,並且真正能好好把IB讀下來的學生都會受益匪淺。
IB課程即國際文憑組織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是為全球學生開設從幼兒園到大學預科的課程,為3-19歲的學生提供智力,情感,個人發展,社會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其獲得學習,工作以及生存於世的各項能力。IBO成立於1968年,迄今為止遍布100多個國家與3000個左右的學校合作,學生數量近80萬,與A-Level、VCE、AP等課程並稱全球四大高中課程體系。IB的宗旨是提供終身教育,目前IB教育共可被分為四個階段。
小學教育(Primary Years Program)即PYP;
中學教育(Middle Years Program)即MYP;
高中教育(Diploma Program)即DP;
職業教育(Career-related Program)即CRP。
目前國內國際學校主要涉及PYP,MYP,DP三個階段。而我們口頭上經常提到的IB,一般指的是高中階段的教育,也就是為期兩年的IBDP項目。在有些學校,可能IB會貫穿高中三年的時間,第一年主要學習Pre-IB,為兩年正式進入IB課程的學習打下基礎。
不同於AP或者是A-level,AP是美國大學先修課程,A-level也是以英國教育體系為核心的課程,IB課程不以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課程體系為基礎,而是自成體系,廣泛吸收了當代許多發達國家主流課程體系的優點,涵蓋了其主要的核心內容。因此IB課程體系即具有與世界各國主流教育課程體系之間的兼容性,又有自己教育理念發展下的獨特性。
IB課程分配在六個基礎學科領域裡,鼓勵學生多個學習領域全面發展。像AP和A-level這些課程體系,學生都可以較為自由的選課。比如說我以後想學商科,就修統計、經濟類的課程;比如說我擅長理科也喜歡理科嗎,就只選擇理科類的課程。而IB課程不同,所有參加文憑項目的學生,必須在六大學科領域中,每個領域分別選擇一門課程進行學習。
如果一個IB學生不願選擇第六組(藝術類)中的課程,也可以除了母語、第二語言之外、再學習一門第三語言,或者從第三組、第四組中再選一個科學類的科目。另外,學生也可以選擇兩門語言A的課程(雙母語),畢業時將會得到雙語證書。
每一門課程又分為高級課程(HL,Higher Level)和普通課程(SL,Standard Level)。對於高等級的課程,學生被要求完成至少個240小時的課程。對於標準水平的課程,學生至少要完成150個小時的課程。在選擇的6門課程中,每個學生需要選擇至少3門HL(高級)課程,有能力願意挑戰的學生可以選擇4門HL(高級)課程。
除了上述的6大學科組的課程,每位IBDP的學生還需要在兩年中完成三門核心課程,分別是
Theory of Knowledge (TOK) 認識論
TOK課程是一門必修的跨學科課程,也是IB體系和別的國際課程體系相比最為獨特的一點。這門課程比較「玄學」,並不是學習一些具體的知識,而是去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鼓勵學生對進行質疑,防止主觀臆斷和固有偏見,增強學生以理性基礎進行分析和表達的能力。簡單的說就是讓學生「學習如何學習以及如何思考」。最終需要學生完成一篇論文以及一次演講。
Extended Essay (EE) 拓展論文
EE拓展論文要求學生對某一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中的某一知識進行獨立調研,將研究過程以及結論撰寫一篇具有實質內容的論文,不超過4000個英語單詞。大學的學習中常常會涉及到學術調研,EE可以讓IB學生規範學術寫作的格式,並提前適應調研的過程,為大學的學習打下基礎。
CAS創造、行動與服務(Creativity,Action,Service)
CAS代表創造、行動與服務,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提高藝術修養,進行堅持不懈的鍛鍊,關心他人,發揮與別人合作的精神。學生需要在兩年時間內完成總計150小時的社會實踐活動。這項課程不計入最後評分,但學生如果不完成則無法順利取得Diploma。
IB課程最後的滿分為45分,其中六個學科領域的課程佔42分,單科滿分7分,三門核心課程佔33分。而這六個學科的分數評定又分為內部測評(IA,Internal Assessment)和外部測評(EA,External Assessment)。
內部測評在校內進行,主要考察語言表達,科學實驗,數學調研,以及藝術課的表演等等,佔該科目總分的20%-30&。
外部測評由IBO命題統考,在兩年結束後進行,也就是我們常常會說「IB大考」,考卷寄送至海外批改,卷面分數佔單科總成績的70%-80%。
而內外兩部分合起來,並按照對應的換算方式換算成7分制,也就是最終這一科目取得的分數啦。這一點和AP比較類似。
雖然IB看起來很苦,要學習的東西也又多又難,但還是有很多人願意進行這個挑戰。
權威性大,認可度高。IB課程在全世界範圍內的認可度高,且由於其嚴格的評審制度以及具有挑戰性的體系保證了教育質量和生源質量,世界範圍內的高校也都比較青睞IB學生。
全面均衡發展。前面已經提到了,AP、A-level這些課程體系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隨便選課,可IB需要在6大學科領域分別選課,這鼓勵了學生的全方面發展。如果學生偏科的話,學習IB會很吃虧。
強大的學習力。雖然IB的學習很苦,但是這對學生的學習力、抑制力、自控力以及其他的一些能力都會有很大的提升,幫助學生養成不斷學習、不斷攝取的習慣。這也遵從了IB的宗旨——終生學習。
最後,祝大家在2020年各種考試中取得好成績!
本書作者傅瑩老師,本書是幫助學生自己閱讀《新SAT官方指南(OG)》。我知道有很大一部分學生自己閱讀OG有困難,因此我把OG中的重要的理念和知識點都精煉出來,做成雙語式的講解。同時我對SAT閱讀和語法部分的每篇文章的梗概進行了梗概的介紹,並對每道題目進行了解答。如果學生們在閱讀OG時有困難,就不必苦於找不到老師了,因為我就是設計成為有一位老師在你身邊幫你解答OG的問題。
《AP課程指南與高分策略》
本書由傅瑩老師主編。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全面介紹AP課程與考試的學習指南,也是國內第一本系統闡述託福考試、2016年新SAT考試與AP考試關係的寶典。本書不止於傳授應試技巧,旨在通過全面講解AP課程,帶您提前體驗美國大學的學習方法與理念,窺見美國教育發展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