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勇猛丈夫觀自在到女身觀音,長鬍子的他,怎麼變成了溫婉的她?

2020-12-20 說史可還行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裡記載了這樣一個笑話:

觀音菩薩到玉皇大帝處告狀:「我本來是西竺國公主,好好雙大腳,被下界中國人搬了我去,無端裹成一雙小腳,鬧得筋枯骨爛,痛徹心脾。求請做主!」玉皇大帝說:「我此刻自顧不暇,焉能再和你做主呢。」 觀音菩薩驚訝問其緣故,玉皇大帝回答:「我要下凡嫁人去了。」觀音菩薩大驚道:「陛下是個男身,如何好嫁人?」玉皇大帝道:「不然,不然,我久已變為女身了。」觀音不信。玉皇道:「你如果不信,只要到凡間去打聽那一班懼內的朋友,沒有一個不叫老婆做玉皇大帝的。」

這雖說的是玉皇大帝,其實也講出了觀世音的性別問題。

明代 佚名 觀音像軸

我們現在一提到觀世音菩薩,腦海裡浮現出來的形象必定是一位白衣聖潔、面容端正秀美的女性形象。這幾乎是默認的、最經典的觀世音形象了,好像從一開始就是如此一樣,可事實卻並不完全是這樣。

在佛教各種圖像和造像中,觀世音菩薩可謂是最為常見的,且種類繁多。按佛教中的設定,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個不同形象的法身,如水月觀音、楊枝觀音、魚籃觀音、臥蓮觀音等等,這裡便不詳細展開,只來說說整體的觀世音形象。

水月觀音坐像

觀世音信仰大規模傳入中國,是在魏晉時期。《正法華經》中詳細描述了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的信仰,這得到了僧侶階層以及民眾階層的廣泛支持。而那時候的觀世音,其實是男的。

《悲華經》中記載,觀世音原是轉輪聖王無淨念的太子,其描述是「勇猛丈夫觀自在」。也就是說,在佛教的發源地印度,觀世音是位男性,最開始傳入中國的時候,我們也沿用了這一形象。所以我們能看見許多佛教觀世音的塑像或畫像都是男性模樣,最顯而易見的就是他們嘴上的兩撇小鬍子。

敦煌莫高窟觀音像

觀世音出現女身,最早不超過南北朝,就有了觀世音轉女身的跡象,比較謹慎的看法認為是唐以後。唐代時,觀音的形象雖然並未完全擺脫印度佛教的影響,但其女性特徵是越來越明顯了。

從此時期的許多塑像和畫像就可以看出,觀世音的面容往往更加圓潤嬌好、慈眉善目,但體格依舊健壯,也長著鬍鬚,這就是過渡時期的表現。

敦煌遺畫-《引路菩薩圖》 大英博物館藏

《法華經持驗記》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唐元和十二年(817)的一天,東海之濱的某個小鎮上,突然出現了一個提著魚籃賣魚的美麗女子。漁民們見她實在漂亮,都爭著要娶她為妻。賣魚女子說誰能一夜間背誦出《普門品經》就嫁給誰。

次日就有二十多人背出了《普門品經》,但人數太多,賣魚女子又說,要不你們再試試一夜間背出《金剛般若經》吧。次日又刷掉了十幾人,但人還是太多了,女子表示自己只有一個人,不能同時嫁給這麼多人,於是又出了背《法華經》的任務。

我只是一個毫無感情地做任務的npc/張大

最後只有一個姓馬的男子合格了,但當他興衝衝地要和女子成親時,女子卻忽然病死了,屍骨很快腐爛,被下葬埋了。馬郎還在發懵中,有個老和尚過來給他指點迷津,說那女子是觀音化身來點化人的,還讓馬郎掘墓,發現了墓裡的一副黃金鎖子骨。

這就是魚籃觀音的來歷,從這時開始,就有了女身觀音的苗頭,漸漸地,觀音便由男身更多地表現為女性了。

元代 佚名 《魚籃觀音軸》

唐末以後的觀世音菩薩信仰越來越深入人心,更多的人投入到其信仰之下。到五代時,觀世音形象向女相轉變,以往的鬍子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面容姣好秀美、體態秀麗的女相觀世音。

出現這種變化,顯然是更符合中國本土化的改變。觀世音菩薩主打救苦救難,有著大慈大悲的心腸,這種充滿慈愛、同情的善良心明顯更符合溫婉善良的女性形象,姿容典麗的女子明顯也比健壯的、長著鬍子的男性更容易讓人親近、喜愛。

元代 佚名 觀音像

另外值得一說的是,佛教對女性還是有一定輕視意味的,《法華經》、《大般涅槃經》等經典都曾提出,女子修行要轉為男身才能修成正果,在諸多菩薩、佛之中,基本沒有女性形象。

但世間本就是男女對半,這未免不平衡了些,而且如果有虔誠的信女想要吐露一些難以啟齒的心聲,找一尊女菩薩顯然更讓人容易接受。

就這樣,經過千百年來的演變,現如今,中國的觀世音菩薩已經成為了一個秀麗溫婉、慈眉善目的女神形象了,對比起那個印度太子,現在的觀世音已完全中國本土化了,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了中國文化的強大吸收力和創造力。

溥心畬《白描觀音立軸》

其實說到底,不管是男菩薩還是女菩薩,只要能滿足老百姓精神需求的、能保佑人們的,都是好菩薩。

相關焦點

  • 原來佛菩薩也有長鬍子的!
    我們看到的佛菩薩聖像,靜定與肅穆並存,然而我們有可能在寺院、博物館,瞻仰到「不太一樣」的佛菩薩聖像:佛菩薩聖像唇邊多幾撮鬍鬚!咦?佛像也長「鬍子」嗎?佛陀也留著鬍子嗎?我們一起來了解這個冷知識。佛陀距今2000多年,在沒有留下他的有關畫像、照片、朋友圈的時代,我們怎麼知道他的長相呢?沒關係,我們可以從當時期記載的經典中窺探一二。
  • 觀音菩薩原本男兒身,也沒有送子技能,那我們拜的觀音為何是女的
    可是在初唐時期的觀音佛像和西夏時期中的觀世音佛像都是有鬍子的。這就是男相觀音,這觀世音菩薩居然長出了鬍子,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要搞清這個問題還是得從印度說起。公元前6世紀,佛教產生於古印度,在當時的觀念中,身為女性是悲劇,只有轉世為男人才能得救。在這種觀念中,菩薩作為神明,自然得是男性形象。
  • 拜了多年的觀音娘娘,竟是男變女!「變性」歷程你知道嗎?
    這是86版《西遊記》中呈現的觀音形象,法相莊嚴,讓人記憶深刻。《西遊記·觀音菩薩》劇照如今廣為流傳的觀音(三十三觀音)造像多為女相,無論是五官或衣著,都與傳統審美中女子相貌相符,也是現代人一直堅信的觀音形象。但在佛教自印度經西域傳入中原時候,觀音其實是長鬍子的。
  • 觀音菩薩究竟是男身還是女身?
    如果有人問觀音菩薩究竟是男相還是女相,很多人可能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當然是女相啦,電視劇裡都是女菩薩!觀音娘娘還能是男相嗎?」長久以來,觀音菩薩左手託淨瓶,右手持柳枝,足踏蓮臺的女性形象深入人心,無論是在文學作品還是民間傳說裡,觀音菩薩大多是溫婉慈悲的女相,不少寺院中供奉的觀音菩薩也是女相。那麼,家喻戶曉的觀音菩薩一定是女相嗎?
  • 佛教:觀音菩薩過去曾是一位太子,大丈夫在我國怎麼變成了女菩薩
    佛教:觀音菩薩過去曾是一位太子,大丈夫在我國怎麼變成了女菩薩。在我國有「家家觀世音,戶戶彌陀佛」,足見觀世音菩薩和阿彌陀佛和我們有很深的緣分。觀世音菩薩在我國是著名的四大菩薩之一,與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被稱為「四大菩薩」。其實,觀世音菩薩早已成佛,佛號「正法明如來」。
  • 今天觀音菩薩出家日,史上最全,查戶口了解其前世今生
    他是盡虛空、遍法界,在在處處都有他,他尋聲救苦,哪兒有需要就出現在哪裡,所以哪個地方都是他,哪個地方也都不是他。五、男身還是女身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另一個翻譯叫「大士」,聽上去挺孔武有力的。《華嚴經》中說:善財童子拜訪觀世音,在普陀洛迦山,「見巖谷林中,金剛石上,有勇猛丈夫觀自在,與諸大菩薩圍繞說法。」此時的觀世音是王子出身的阿彌陀佛的「侍從官」和「勇猛丈夫觀自在」,還不是女兒身的觀世音菩薩。因此,早期的觀世音菩薩塑像和畫像是男身丈夫形。東晉以前,我國的菩薩畫像和塑像,幾乎都是男性,一位「偉丈夫」。
  • 電影《不肯去觀音》李純 年少很難理解觀音真諦
    但我比較好奇,如果拿來問你們,特別是你,作為蓮妹的扮演者,而蓮妹在劇中是觀音菩薩的一個化身,你怎樣理解觀音菩薩性別的問題?李純:以蓮妹來說,其實蓮妹給大家看到的形象都是很柔美,很乖巧,她是觀音女身化現的一個形象。就蓮妹的性格來說,其實她是一個非常勇敢,內心非常強大,有男人氣概和男人胸襟的人。我覺得觀音的女相,可能是因為中國古代那些婦女受一些壓迫,她們拜觀音的時候就把觀音視為女像。
  • 觀世音菩薩,是男是女?不是真正學佛者,難想到
    正當我靜靜地欣賞其中一副壁畫時,我聽到了兩個人爭辯的聲音:「就是女的,西遊記裡面的觀世音菩薩是女的,佛陀才是男的」。「你沒看到這菩薩還有鬍子啊,西遊記裡的觀世音菩薩有鬍子嗎?」這點,在印度佛教教義中的「唯男身可以成佛」也可以查證。在眾多的經書中,《悲華經》是記載觀世音資料最多的佛經。其中,就說到了觀世音菩薩的成佛故事。此經書中記載,觀音前身是古印度轉輪王的大兒子不眴。當時轉輪王無淨念共生有千子,但能與他一同參悟佛法的卻只有大兒子不眴和二兒子尼摩。
  • 三十三觀音之二十四 多羅尊觀音(童女身)
    「多羅尊觀音」在三十三觀音中位列第二十四尊。「應身相」為多羅尊觀音的「化身相」是「童女身」的示現。多羅意為眼、瞳子、救度,故而略稱「度母」。《普門品》曰:「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多羅觀音表《普門品》「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
  • 知道觀音菩薩是男是女再去燒香才靈驗
    梵語Avalokitevara,早期譯為「光世音」;東晉時的混血高僧鳩摩羅什譯為「觀世音」,又稱「觀世念」;唐朝玄奘法師(《西遊記》唐僧原型)譯為「觀自在」。現通稱「觀世音菩薩」,簡稱「觀音菩薩」、「觀音」。「大士」是菩薩的別名,所以觀音菩薩又稱觀音大士。《悲華經》記載,阿彌陀佛過去生中曾為轉輪王,有一千個兒子,長子名不眴[xún]。
  • 觀音本是男兒身,成為菩薩後,卻是女兒裝,別不懂
    觀世音菩薩,佛教菩薩名,為梵文Avalokitevara的意譯,亦譯作「觀世音」,新譯「觀自在」「觀世自在」,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多伊溼伐羅」。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西方三聖」之一。圖片來自網絡至於觀世音菩薩是男是女,在《悲華經》中有記載 ,這本經書上說 ,觀音為遠古刪提嵐國轉輪聖王無諍念的太子,名叫不眴。
  • 觀世音菩薩普度眾生,到底是男還是女?又是怎麼成為菩薩的?
    說起觀世音菩薩,我們的第一印象肯定會想到《西遊記》裡的女菩薩。但在中國,說起菩薩,女的真不多,因此其性別變成了很多人的疑問。其實呢,觀世音菩薩本是男身沒有錯。觀世音菩薩最早被譯作「觀自在」或「光世音」到了唐朝為了避諱李世民的名字一般百姓就都稱之為「觀音」了。
  • 觀音身邊都是什麼人?模仿她的臉,盜用她的名,害她被迫變妖精
    紅孩兒模仿她的臉《西遊記》故事裡,紅孩兒是個十足的熊孩子,後來被南海觀音菩薩收降,取代了善財龍女的地位,當了菩薩身邊的善財童子。自古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一個人的名聲是很重要的。豬八戒是個怕死的,牛魔王變成他的模樣,氣得他跟牛魔王拼命;沙僧是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人精,孫悟空把猴精變化成沙僧的模樣,這沙悟淨生平終於第一次出了手。
  •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觀自在菩薩福德無量
    三十二諸天子、諸天眾百千龍王、彥達嚩王、緊那囉王、天女、龍王女、彥達嚩女、緊那囉女百千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無數在家、出家之眾,百千異見外道尼乾他等觀自在菩薩入阿鼻救苦是時,大阿鼻地獄出大光明佛說,這是觀自在菩薩入大阿鼻地獄救苦,又去大城救餓鬼。除蓋障菩薩又問,大阿鼻地獄四周都是鐵、沒有間斷,猛火一直在燃燒,有情在裡面受很大的苦,觀自在菩薩是怎麼進去的呢?佛對除蓋障菩薩說,就像轉輪聖王進天摩尼寶園一樣,觀自在菩薩進大阿鼻地獄,沒有任何障礙。
  • 佛法 觀音菩薩聖誕吉日 弘揚慈悲精神 學做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可以說已成為中國人超越時空的心靈依靠,無論你在哪裡,你總能看到對觀音菩薩發自內心的虔敬信仰。那麼觀音菩薩到底是什麼來歷,他有著怎樣的修行經歷,他的悲心為何如此深切廣大?觀音菩薩的前世今生觀世音是鳩摩羅什大師所譯,玄奘大師譯為觀自在,中國漢地佛教也多略稱為觀音。
  • 揭秘:觀音菩薩是男是女,觀音從印度傳入中國後又經歷了哪些改變
    中國的佛教史最早可追溯到漢朝,在之後,觀音菩薩也傳入了中國,並經歷了一個中國化演變的過程,成為一個充滿中國色彩的女性形象。她的道場普陀山,也成為全世界信仰觀音菩薩的主要中心地。觀音菩薩在中國有時也被稱為觀世音菩薩,兩者意思都一樣。其中「觀音」二字是從梵文翻譯過來的,意思是「觀世間音者」。意思是說觀音菩薩能傾聽到人世間所有向她乞求哀告的聲音。
  • 由男變女的觀世音菩薩相
    觀世音為佛國眾菩薩的首席,她在世俗中的知名度和影響,決不低於如來佛,特別在婦女信徒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超過了釋迦摩尼佛。菩薩在佛國中的地位僅次於佛,又叫「大士」。菩薩的意思是「覺有情」、「道眾生」。他們的職責是協助佛普度眾生,了卻一切煩惱,永遠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