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的硝煙漸行漸遠,電影院裡《羞羞的鐵拳》仍然保持著一騎絕塵的引領態勢,不過也失去了最初上映時對公眾的新鮮感。
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眾人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轉向了一部泰國神片《天才槍手》。該片講述的是平靜校園裡考試這件再尋常不過的事,卻出人意料地拍出了諜戰片的刺激感。或許是喚起了多數人學生時代的記憶,《天才槍手》在徵服亞洲其他國家之後,在中國大陸也頗有攻城略地之勢。
10月15日晚間,上映三天的《天才槍手》票房破億,輕鬆創下泰片在中國的票房新紀錄,並以壓倒性好評完美開局。目前,該片在爛番茄新鮮度達到100%,爆米花指數達95%,IMDb拿到8.3分,該片豆瓣評分高達8.4分,成為內地影史上票房和口碑最好的泰劇。
事實上,《天才槍手》在內地的驚豔表現早就有跡可循。該片除了5月份在泰國票房爆發成為年度票房冠軍外,前兩個月在中國的臺灣和香港地區上映,也雙雙登上票房冠軍寶座,並最終刷新了泰國影片在兩個地區的票房紀錄。而從百度指數來看,該片上映前兩天的數據已達1.8萬,接近《摔跤吧!爸爸》同期百度指數的兩倍,這樣的百度指數甚至可以與國慶檔的部分國產大片媲美。
值得一提的是,《天才槍手》沒有像《摔跤吧!爸爸》那樣靠口碑實現緩慢逆襲,而是在上映首日就拿到了高居首位的排片——26.2%的排片率,這個成績不得不說讓人有些意外。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這部沒有任何流量明星、體量又小的「非好萊塢+輕工業電影」在上映第一天就給出如此高的排片?又是什麼原因讓泰國這樣的電影小國能成功逆襲拍出如此令人刮目相看的電影?這背後給中國電影發展帶來了哪些啟示?
沒有流量明星和大製作,《天才槍手》哪來的高排片?
《天才槍手》根據2014年轟動一時的亞洲考場作弊案改編,全程圍繞考試「作弊」展開。飛鞋傳橡皮擦、以四首鋼琴曲作為密碼暗號,巧妙利用時差跨國作弊,三場作弊戰爭難度步步升級,讓該片在130分鐘的時長內做到了全程高能、反轉不斷,看得人緊張刺激、熱血沸騰。
而巧妙的音效設計、快節奏的剪輯以及鏡頭之間的切換讓觀眾仿佛置身其中,代入感極強,有觀眾甚至表示「自己上場考試都沒這麼緊張」。如此新穎大膽的題材能在內地完整上映已是前無古人,而該片又將一部校園青春片拍出了懸疑片+諜戰片+俠盜片的國際範,引發了無數影迷喊話「看看人家的青春片!」
如果你認為這部電影只是簡單的說考試作弊,那就「too young too simple」了。《天才槍手》最值得回味的不只是腦洞大開的構思和緊張的節奏,更多的是其背後發人深省的內涵——社會和教育。
影片中「是我們選擇大學,不是大學選擇我們」「就算你不作弊,生活照樣欺騙你」等金句早已深深戳中了千萬影迷。階級矛盾和貧富差距下對人性的改變令大家唏噓不已,也讓我們思考著該如何尋求平衡,做好人生的選擇題。
可以看到,這部來自泰國的校園電影,無論是題材、構思、節奏,還是其背後所折射出的社會痛點。而在本國、香港和臺灣掀起陣陣高潮後,雄赳赳地進入了中國內地,口碑在前,期望自然不會小。這也正是該片能爭取到如此高排片的原因之一。
據業內人士透露:「《天才槍手》的預售情況很好,大盤上來看其他院線、影投給出的排片也很高,而且看過片的業內外人士對此片的口碑都很好。影片質量是我們現在排片和調整的最重要的因素,剩下的都是加分項。也許,大家都太想要第二部《摔跤吧!爸爸》了。」
實際上對於《天才槍手》來說,除了口碑之外,檔期的選擇以及主要受眾的精準營銷是影片在沒有知名導演、演員加持下能獲得高排片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國慶檔期幾部影片除了《羞羞的鐵拳》之外後勁都不足,這也讓《天才槍手》佔到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
重工業並非票房靈藥,小而美的《天才槍手》們同樣值得期待
《天才槍手》不僅花式展現了各種作弊技巧,還做到跨國越洋、有組織能賺錢的境地,帶感刺激的故事節奏和引人深思的敘事邏輯,讓人慾罷不能。上映後能在內地引起軒然大波雖是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事實上,這並不是今年第一部在國內引發廣泛討論的非好萊塢引進片。上一個是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
很長一段時期以來,當我們提到引進大片的時候,基本上都把它和「好萊塢大片」劃等號。觀眾潛意識裡已經默認引進大片就是好萊塢大片。其實我國在90年代放開引進片的時候,其目的是引進一批「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和表現當代電影成就」的影片在國內上映,並非只限於好萊塢。
近些年來每年在中國市場上映的引進片約80部左右(34部分帳電影加其它買斷批片),自然也包括其它國家的優秀電影,但這些電影往往沒有什麼知名度,票房破億都非常罕見,和好萊塢電影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2017年之前,除了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市場上取得一定票房成績的,只有日本的漫畫電影。歸功於日本動漫在中國的熱度,2015年、2016年上映的《多啦A夢:伴你同行》和《你的名字》都取得了過5億票房佳績。這也刺激了中國市場對日本動畫電影數量的需求。今年共有9部日本電影出現在中國市場,包括前不久的《銀魂》、《深夜食堂》等。
但真正改變非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市場地位的,還得是《摔跤吧,爸爸》。這部印度口碑神作在國內拿下近13億票房,在年度票房榜前十基本預定了一個位置,這是大量日本動畫電影都沒有做到的事情。
中國觀眾的瘋狂追捧,也讓市場第一次意識到:並非只有好萊塢大片才會創造10億的票房神話。
如今,《天才槍手》或許有希望創造第二個非好萊塢電影票房神話。首周末結束,這部泰國年度票房冠軍影片在國內票房已經破億,已經超過了《摔跤吧,爸爸》首周成績,而光是周五首映日的2800萬票房已經超過了泰國本土(1.12億泰銖,約合2200萬人民幣)。
另外,該片口碑也異常出色。之前它在國內基本沒有知名度,現在口碑效應才剛開始在網絡上擴散,後續票房令人期待。雖然其最終票房很難達到《摔跤吧,爸爸》的奇蹟,畢竟後者的口碑實在是年度現象級,但業界普遍認為該片有很大概率拿下5-6億。
其實,在《摔跤吧!爸爸》和《天才槍手》之外,9月上映的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也拿下了1.7億,而這幾部電影的中國票房都遠遠超過了其本土票房。
最讓人驚訝的是,上述電影都是買斷批片,成本低廉。據報導,《天才槍手》國內買斷發行價格不過是區區50萬美元,《摔跤吧,爸爸》買斷價也不到百萬美元。可以想像相關發行方背後利潤不知道有多豐厚!
如此一來,未來中國公司更有動力去全世界尋找有票房潛力的冷門佳片。經過這幾年爛片「薰陶」,中國觀眾早已不是只看電影知名度就會買票的傻子了,只要質量出色,一樣會得到觀眾愛戴。相信以後會有更多非好萊塢電影登陸中國院線,中國觀眾能看到更多的好電影,這些電影的主創也能從中國龐大市場得到更多收益,這是一個雙贏局面。
那麼,未來好萊塢大片將不再那麼不可或缺。畢竟,電影總局引進好萊塢大片,是為了補充國產片的市場空缺,可不是為了養肥好萊塢片商。有其它國家的優質電影競爭,咱們在和美國的電影產業談判上還多點籌碼呢。
總之,有越來越多的《天才槍手》湧現,對中國觀眾絕對是個好消息。
好萊塢重工業雖大勢所趨,但不是中國電影的唯一出路
中國電影從輕工業向重工業升級,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
今年暑期檔殺出的《戰狼2》,成功創下了56.79億的逆天票房,吳京和其聘請的好萊塢幕後團隊為中國觀眾拿出了一部「重工業電影」的完美答卷。這也讓「重工業」成為了眼下中國電影界的高頻詞。但是,對於中國電影產業來說,難道只有「重工業」這一條路可以走嗎?顯然不是。
隨著觀眾審美提高,優質的輕工業電影同樣能留住觀眾。《天才槍手》就做出了示範。
眾所周知,中國的經濟水平是高於泰國的,人均GDP也遠高於泰國。但是,沒錢不是藉口,泰國卻用《天才槍手》證明了小成本一樣可以拍出「大片」感。
而與此同時,印度的《摔跤吧!爸爸》,西班牙的《看不見的客人》,也都用小而美的輕工業手法表現出了好萊塢重工業電影才有的票房感召力!
可以看到,這些年一心向好萊塢取經的中國,正通過不斷地砸錢向好萊塢重工業「致敬」,可是成效又怎樣呢?除了出了部高票房的《戰狼2》能給人些許安慰,恐怕也無其他。更何況,《戰狼2》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也並不樂觀。但是,相比較而言,曾經在電影製作上落後於中國的印度、泰國等國卻已經開始通過輕工業電影實現彎道超車了。我們難道不該反思嗎?
雖然重工業大片已經成為了不可逆轉的趨勢,但輕工業與重工業並非水火不容,無論是重工業還是輕工業,都是作為故事的包裝而存在,不管是華麗的還是樸素的,掀開層層包裝後,好內容永遠都是觀眾的最終追求!眼下,中國輕工業電影應該學習泰國、印度,在劇作,人物,節奏,立意等內容方面下功夫。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電影的根本桎梏其實還是審查制度。目前中國電影最需要的是放寬審查限制,明確的審查標準,完善的分級制度。解除鐐銬,文藝創作需要自由表達。如果中國電影哪天能在意識形態上鬆綁,中國的電影人不再被審查死死限制,而能打破僵化思維腦洞大開,那麼,中國電影也會有屬於自己的《天才槍手》《摔跤吧!爸爸》!
作者 | 文創資訊記者 黃梅梅
本文為「文創資訊」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