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9月4日援引美國國防部一名官員消息稱,川普政府正考慮是否將中國頂級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SMIC)列入「貿易黑名單」。
這一消息目前還沒有得到美國官方的確認,但是這個風聲讓中芯國際捏了一把冷汗。公司緊急發布聲明稱,公司嚴格遵守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並在此基礎上一直合法依規經營。
在聲明中,中芯國際表明自己是一家民用晶片的生產公司和美國所稱的軍方毫無關係,而且中芯國際以前接受過美國商務部官員的檢查。美方神經過敏。
那麼,中芯國際如果進入實體名單會有什麼影響呢?我們來看一下。
一、 中芯國際的起源
中芯國際是張汝京創辦的,張汝京本來是在臺灣辦世大半導體,但是股東把世大賣給了臺積電,他才到大陸辦了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一開始就是一家國際企業,而不是中國政府創辦的半導體製造企業。中芯國際一直服務全球的企業,而非只是中國企業。
中芯國際的領導者和管理層也一直是國際化的,大量臺積電的技術和管理人員在中芯國際工作。很多人是在臺積電
三星和中芯國際中跳來跳去。美國國防部傳出的消息,說五角大樓在考察中芯國際與軍方的關係,這是沒有道理的。
二、 中芯國際列入實體名單的影響
對於晶片製造來說,美國技術還是非常重要的。美國的霸道在於,它要求出口的東西有一點美國技術就不行,而在全球化的今天,一個東西完全沒有美國技術是很難做到的。
不用說美國,一個高科技產品,完全沒有日本技術,沒有韓國技術,沒有臺灣技術,沒有德國技術都是很難的。因為產業鏈是互相滲透的,總有比較優勢,有的國家在某個領域強一點,有競爭力。美國作為工業大國,自然在各個領域都有一些頂尖的公司。
而美國一列實體名單,不讓美國技術出口,很多行業都無法維持。
晶片行業因為美國積累最久,所從材料到設備,到工藝美國公司都有絕對優勢,光刻機雖然是荷蘭的,但是光源是美國的啊。
如果,中芯國際進入實體名單,生產採購要一項項審批,經常被卡個脖子,那會生不如死。不停產生產成本也會大漲,無法維持。
三、 目前還是意向
從目前的信息看,這個制裁是路透社說的,發起者可能是美國五角大樓,批不批還要看川普政府。目前還在意向階段或者說只是一個提案。
未來會如何發展要看美國的政治走向,川普政府目前一切為了選票,撮合塞爾維亞和科索沃都要把以色列帶上,撈取猶太人的選票。
所以,中芯國際上實體名單的牌川普政府是有可能打出來的一張牌,選情如果不利,選舉團隊對中國繼續加碼,吸引仇恨選票,中芯國際很可能中槍。
不過,為了競選的牌很可能維持不了很久,大選後無論結果如何,情況會有所不同。11月以後的變化對中芯國際更加重要。
特別聲明:本文為DoNews籤約作者原創,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繫DoNews專欄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