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國明:從「非典型性肺炎」風波所想到的

2020-12-20 搜狐傳媒

  目前「非典型性肺炎」的風波正在引起世人的高度關注。在這種關注中,人們的視覺重心並不僅僅限於「非典」本身,它所引起的思考是多方面的——其中,傳媒的角色和應負的責任是一個重點。事實上正是我們的傳媒未儘自己的職責,而導致老百姓的知情權受到了傷害,其副產品就是流言的肆虐。

轉自搜狐

  美國社會學者西布塔尼曾經這樣總結其對於傳聞泛濫機制的研究結論:「傳聞是新聞的代用品。事實上傳聞是不能在正常渠道發展的新聞——對於正常渠道發布新聞的不滿足是構成傳聞形成乃至肆虐的決定性條件。」他進一步指出:「傳聞是社會在非正常狀態下的一種自救行為,它的流傳與肆虐並非人民之病,而是體制之病。」顯然,伴隨著「非典型性肺炎」的流傳而肆虐一時的傳聞風波與其說是顯示了我國民眾心理承受能力方面的種種問題,不如說,它實際上凸顯出我們政府的行政能力、特別是傳媒管制政策所存在的種種問題和弊端。

轉自搜狐

  一個不能與時俱進的體制常常是一個低效、無效乃至負效的弱智體制。「流言止於陽光」。這個道理連文科大學一年級的學生都懂得,但是,我們的某些傳播渠道的「把關人」卻在危機到來之時依然要抱殘守缺地堅持那一套奉行了五十年的「新聞、舊聞、不聞」的傳播管制政策。也許有人會爭辯說,1988年上海A肝流行,其感染人數不知幾倍於當下廣東的305例「非典型肺炎」,那個時候採取的不正是這種「不聞」的傳播對策,不是沒有引起像現在這麼大的恐慌嗎?

轉自搜狐

  問題在於「此一時,彼一時」也。今天的我們所面對的現實至少有兩點與1988年不同:第一點不同就是老百姓個人的權利意識空前的高漲,這是市場經濟帶來的必然結果。人們自我保護的意識增強,不像計劃經濟時代把個人的命運繫於體制、行政或者團體、單位之上,由國家、集體大包大攬向自我選擇、自我決策、自我負責轉變,由此對涉及到自己健康、利益的事情的關注程度也比過去要高,這類事情引起的社會反響也一定比過去要大。第二點不同是,今天的人們所可以利用的傳播渠道已經進步到了一個不可能用信息屏蔽的方式、用沉默不報的方式來釜底抽薪、控制輿論、控制社會危機發生的階段。過去我們對於負面的突發新聞事件習慣上採取的是「舊聞」或「不聞」的信息管制政策以控制輿論,這是毛澤東在1949年之後針對新中國當時的一些情況制定的。它有它的歷史合理性,在強敵包圍、四周充滿敵意的環境下,在中國政權相對比較脆弱、國內的矛盾相對比較尖銳的情況下,我們對穩定度的要求更強烈。當時由於傳播工具有限,溝通渠道有限,可以通過釜底抽薪的方式,通過政府的努力把事情解決了,再來告訴老百姓,這樣可以避免所謂因為社會情緒的波動導致的事件危害的加大。但是這種釜底抽薪的方式是有前提的,就是老百姓利用的傳播渠道、傳播媒介是有限的,管理者可以通過報與不報來達到信息屏蔽與否的目的。這個前提條件今天不存在了,人們通過網絡、簡訊這樣一些非常便宜的方式、非常便捷的方式就可以進行信息溝通。網絡幾乎沒有把關人,簡訊就更沒有,這種無把關的現代傳播方式的存在導致資訊的傳遞速度、傳遞範圍是過去不可比擬的。在這種情況下,再用過去那種釜底抽薪的方式來控制輿論、控制負面事件所謂的社會影響的話,人們就有理由懷疑這種控制方式是否有效。

轉自搜狐

  按照艾爾波特和波茨曼所提出的關於傳聞流量的計算公式,傳聞的流量與兩個因素有關,一是與傳聞事實對公眾相關程度成正比,二是跟這一事實公開的權威的渠道所發布信息的充分程度和清晰程度成反比。顯然,從廣東這次「非典型性肺炎」的風波中我們所看到的是,比群眾的恐慌更為可怕的是面對危機的傳媒之無所措手足。現實地看,我們缺少靈敏而高效的危機應對機制。已有的應急機制也是更多地強調「硬體」的建設,如藥品、救災物資,等等。而在「軟體」建設方面,比如,如何評估和掌控社會心理,如何與群眾進行及時而有針對性的溝通,如何通過大眾傳媒進行權威信息的發布,都缺少可靠的評估掌控手段和必要的應急預案。

轉自搜狐

  事實上,多元化的傳播渠道在散布消息時,政府仍然是最具有掌控能力的權威角色。如果政府能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及時地、有針對性地發布信息,說明情況,這對於制止流言、以正視聽、降低恐慌心理是唯一有效的辦法。如果情況必要,政府應每半天一次,或者每天一次,定時公布信息。這在公關學上叫做『危機公關』,即政府越是把情況、措施說得明確,其信譽度就越大,流言傳布的可能性就越小。自然,社會也就能夠因此而使受損最小化。

轉自搜狐

  有必要指出,在實施這類對策方面,並不僅僅是我們的體制性調整還不到位,我們的官員的心理準備也是相當缺乏的。由於某種歷史的傳承,我們的一些官員習慣於說我來解決問題就行了,缺乏面對公眾、面對媒體的素質和意識。在他們看來,媒體來參與便是添亂,這在一些官員的意識中根深蒂固。曾有官員問我:你要是個官員,是個當事人,媒體來報導這個問題時,你會覺得煩嗎?我承認我也會覺得煩,這是人之常情,誰都知道沒有監督是最讓人舒服的。問題在於既然你在這個崗位上,既然你是處在要向民主化這個方向去發展的位置上,你就必須要面對這種麻煩,因為這些事關係著老百姓的安危和健康,老百姓有權知道,有權給你添麻煩,你必須承擔這個義務。否則怕麻煩、怕監督就不要當這個官。迴避這個責任不是一個基於現代化的民主理念的幹部所應該提出來的。

轉自搜狐

  從人的本性上說,誰都不喜歡被監督,不喜歡有人在旁邊說三道四,西方國家的官員內心也很討厭媒體,但他們為什麼會用一種正常姿態去面對呢?因為它後面有一套制度化的東西作保證。中國目前還缺乏這種體制。不願受監督,不歡迎媒體報導成了所謂的常態,因為我們體制上沒有規定必須得這麼做,沒有規定事件發生時就應該有媒體及時介入,沒有規定信息披露應該達到什麼樣的標準、什麼樣的程度,沒有規定在什麼情況下必須把情況向老百姓說清楚。因此,對於捂蓋子的現象,我們不能單純地把責任推到具體的官員和當事人身上,沒有制度的約束,誰願意走不輕鬆的道路呢?這個問題的解決之道在於制度建設,比如制定情報公開法,一些重大事情,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事老百姓有權知道和向政府部門質詢,有關政府部門有責任做出及時的和負責任的回答,以便於人們做出相應判斷和決策。

轉自搜狐

  更進一步說,對於構築一個國家的信息安全體制而言,其中最為關鍵的是要解決這樣一個根本原則的問題:我們所要追求的「安全」是誰的安全?答案當然應該是人民,而不是別的什麼人。李長春同志不久前對於傳媒工作明確提出了「不斷改革創新,使我們的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的要求。他還為此種發展提出了明確的評判標準:「我們黨是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除了人民的利益黨沒有自己的私利,這就決定了宣傳思想工作對黨負責和對人民負責的一致性。」「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反映人民群眾的心聲,使黨的主張和人民的利益更好地統一起來。衡量精神文化產品,最終要看人民滿意不滿意,人民喜歡不喜歡。」

轉自搜狐

  那麼,在新聞傳播領域,如何體現我們黨關於「執政為民」的主張?我以為,最為關鍵的一點就是要使我們的新聞傳播工作充分體現對於人民群眾知情權的尊重與保障。

轉自搜狐

  眾所周知,市場經濟與計劃體制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將每個人的社會發展的選擇權交還給了個人,換言之,每個人的生存發展的質量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取決於個人的選擇和判斷,以及基於這種選擇、判斷的社會操作。而這種選擇判斷的優化一定是建立在其對於社會的發展與變化、對於社會公共事物的管理與政策操作充分「知情」的基礎上的。情況不明,信息缺位,人民群眾就很難做出保障其利益最大化的選擇與決策的。因此,新聞媒介對於人民利益的維護和保障,最為根本的就是要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的充分實現。一貫以來,我國新聞媒介是以輿論導向為第一目標的,這實際上是計劃體制下新聞媒介社會角色扮演的一種傳承與延續。輿論導向當然重要,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如果我們不能把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放在首要的位置上,不是以尊重人民群眾的自覺選擇和判斷作為第一前提,那麼,這樣的輿論導向究竟具有何種價值是大可置疑的。

轉自搜狐

  尊重與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的基本含義,就是要使新聞媒介肩負起「社會守望者」的社會職責。遇有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或具有普遍興趣的重大事件、突發事件,即使是所謂「負面」事件,也應該在第一時間讓人民群眾及時地「知情」,客觀地「知情」和充分地「知情」。這對我國大眾傳媒、特別是以新聞為主打的新聞媒介意味著什麼?意味著價值取向由過去的「官本位」向「以民為本」的轉變,同時它也意味著現行的新聞傳播的管控規則的轉型。所謂及時報導,就意味著面對突發事件,我們的媒介不要等待、觀望和消極地「請示」,不要把一個鮮活的新聞信息弄成舊聞,等有了結論或「尚方寶劍」後才加以報導;所謂客觀報導,就意味著面對紛繁複雜的突發事件,我們的媒介不要非有了一個有把握的觀點和結論以後才加以報導,只要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平衡報導、立體展現即可,要相信和尊重人民群眾的智慧和辨別能力;所謂充分報導,就意味著要儘可能通過足量的信息提供去最大限度地消除人民群眾「知情」中的信息不對稱狀態。我國新聞傳播的實踐已經一而再、再而三地表明,那種遲到的舊聞報導、觀點預設、存在嚴重信息不對稱的單面報導不但極大損害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而且對於我們黨和政府以及我們的新聞媒介的形象也是一個極大的損害。

轉自搜狐

相關焦點

  • 「非典型性肺炎」不可怕?
    早晨起床打開一家知名網站,在首頁醒目處看到幾個大字:非典型性肺炎不可怕。我趕緊點擊那幾個字,然而讀了之後,卻無法認同非典型性肺炎不可怕的說法。讀到後來,我才明白這是一則廣告。這就讓我更加不滿。尤其是這則廣告文字,在「非典型性肺炎的藥物選擇」的最後說:「最後:由於多年西藥抗生素的廣泛運用,使得肌體免疫功能下降,這就使得市場上中藥抗感及抗病毒類藥物供不應求。」並非我不愛國,也並非我看不起中藥,只是我很想知道,照這段文字所說,是否現在西方人一得了這種病就只有等死,或者就必須服用中藥才能活命?  不扯遠了。
  • 上海未現非典型性肺炎
    上海未現非典型性肺炎   晨報訊 近來,廣東部分地區先後發生非典型性肺炎病例,共發現305例,已造成5例死亡。(實習生楊海鷹記者朱國榮)  主要症狀  非典型性肺炎的症狀主要表現為急性起病,多數病人症狀較輕。病情以發熱為主,偶有畏寒,同時伴有頭痛、關節酸痛和全身酸痛、乏力。有明顯的呼吸道症狀:乾咳、少痰,個別病人偶有血絲痰,部分病人出現呼吸加速、氣促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症狀。
  • 廣東部分地區流行非典型性肺炎
    本報廣州2月10日電(記者林煒)一種病源不明的傳染性肺炎目前正在廣東部分地區流行,給廣大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對此,專家指出,只要做好預防保護措施,沒有必要恐慌。  據了解,1月15日,廣東河源市疾病防疫控制中心接治了兩名來自該市紫金縣的患者,症狀是畏寒發熱、咳嗽。
  • 張文康:當務之急是儘早發現非典型性肺炎病原體
    中新網北京4月3日電(記者 張煒)中國國務院新聞辦今天下午舉行記者招待會,請衛生部部長張文康介紹中國防治非典型性肺炎的有關情況。張文康在會上表示當務之急是共同努力儘早發現病原體。同樣,中國廣東是最早發現和最早報告非典型肺炎的地區,但這並不意味著廣東向哪些地方所謂輸出了疾病。  張文康說,美國最早發現和報告了愛滋病,可是我們也不認為是美國輸出了愛滋病。現在的問題是讓全世界共同努力,儘早的發現這個病原體,發現了病原體以後,可以更有效的治療病人,可以更有效的發現這個病原體究竟在哪兒,究竟分布在哪兒,讓全世界人民,包括中國人民有效的預防和治療非典型肺炎。
  • 典型肺炎、非典型肺炎,怎麼區分?
    所謂肺炎是指發生在肺組織的炎症,按病因分為感染性肺炎和非感染性肺炎兩大類。感染性肺炎是指因細菌、病毒、真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寄生蟲、螺旋體等病原體感染而引起的肺炎。非感染性肺炎是指感染性病原體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肺炎,如藥物性肺炎、放射性肺炎、化學性肺炎、過敏性肺炎、結締組織病性肺炎等。
  • 我省未發現非典型性肺炎 省疾控中心已實行24小時疫情值班
    荊楚在線消息(湖北日報) 記者張潔、通訊員胡曉雲報導:昨日下午,省疾控中心發出通報,我省至今未發現非典型性肺炎,但仍存在著呼吸道傳染病局部暴發流行的威脅,預防和控制春季呼吸道傳染病切不可掉以輕心。春季是各種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主要有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腦) 、麻疹、風疹、水痘、腮腺炎、非典型性肺炎等。專家說,呼吸道傳染病的病原體,主要從呼吸道侵入人體,通過空氣飛沫,或直接接觸病人而傳播。
  • 中國防治非典型性肺炎最新工作情況進展
    性的抗體,這種抗體是存在於人體的血清裡面,這種物質對搞抵抗同一樣傳染病的感染,起到免疫保護的作用,也就是說人得了一種傳染病以後,這種抗體在身體裡面,可以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一般情況下幾年,甚至是十幾年,還有更長時間的。所以這樣一種物質,我們通常把它叫做特異?性的抗體。對人的機體能夠產生較好的免疫保護作用。
  • 喻國明:算法的影響力越大,社會責任也就越大
    北京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喻國明現場分享看待算法的兩個維度對於算法的產生和運營,喻國明認為,算法基於數據而產生,當數據越來越多時,人們依據數據進行社會治理,數據成為整個社會運行、行業運作的基本驅動依據。在驅動和治理中,算法就是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
  • 豬肺炎一般分為小葉性肺炎和大葉性肺炎
    發病特點:小葉性肺炎又可分為卡他性肺炎和化膿性肺炎,是豬受冷空氣侵襲而感冒,抗病能力降低,豬圈通風不良,特異氣體(如氨氣、煙氣等)被吸人等原因而致。在特殊情況下,如有神經症狀時,或因飢餓、缺水而搶食、搶飲相互爭奪時,誤將飼料或水嗆人氣管也可引發。支氣管炎、肺絲蟲病、蛔蟲病及流感等病也能繼發本病。當子宮炎、乳房炎病原菌轉移至肺臟後也能繼發本病。
  • 香港爆發非典型性肺炎 官方請市民無須恐慌(圖)
    香港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三月十三日就香港應付非典型肺炎所採取的措施舉行記者會,他表示,威爾斯親王醫院爆發非典型肺炎病症,亦令世界衛生組織關注。潘索菲 攝(中新網圖片)  人民網香港3月13日電:港府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今天下午在記者會上指出,港府正在調查醫護人員感染肺炎的源頭。他強調,香港有良好的醫療系統,能夠處理這次事件,市民毋須恐慌。
  • 大葉性肺炎瞄上兒童
    兒童成為肺炎侵襲的弱勢群體。而臨床情況表明,近三年,以往在兒童當中極為罕見的大葉性肺炎急劇上升,發病率相當高。  與之相反,以往是成年人典型肺炎的大葉性肺炎,在成年人中發病比例卻在降低,專家認為,大葉性肺炎發病的年齡段提前,與抗生素的使用及兒童發育成熟提前有關。
  • 四川省衛生廳表示非典型性肺炎不會在四川爆發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戴玉堂魏娜實習生穆嵐魏娜)據記者了解,近一時期廣東省部分地區相繼發生了以「高熱、乾咳、白細胞正常或偏低、肺部X線有片狀浸潤性陰影」為主要臨床特徵的非典型肺炎病例。截至2月9日,廣東省共發生305例,死亡5人。
  • 日本愛子公主發燒住院 可能罹患"非典型性肺炎"
    日本愛子公主發燒住院 可能罹患"非典型性肺炎" 2011-11-05 20:23:00     作者:
  • 非典型性勞動關係的認定
    筆者稱其為非典型性勞動關係。這樣的勞動關係發生糾紛後,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是否能夠認定為勞動關係,實踐中有著兩種認定結果:1、存在勞動關係;2、不存在勞動關係。筆者試圖通過二則案例,談談認定標準。  案例一  某農墾公司將其中標的農業開發項目的土地整治項目承包給第三人李某施工,雙方籤訂了協議書、承諾。
  • 怎樣引起的肺炎
    廣義上,肺炎還可由於病原微生物、免疫損傷、過敏及藥物所致。患者常常有發燒、食欲不振、咳嗽、呼吸困難、急促等症狀。 肺炎的病因類型可按以下分配。 1.細菌性肺炎 主要是是由於細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見的細菌有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
  • 肺炎就肺炎,為什麼要分社區獲得性和醫院獲得性,有什麼區別嗎?
    大家都知道肺炎是由於細菌,病毒以及非典型病原體(包括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所引起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但我們也會從一些科普文章裡接觸到社區獲得性肺炎和醫院獲得性肺炎,這兩個概念是什麼意思,這兩個名詞有什麼講究嗎,我會分兩部分來介紹一下這兩個不同類型的肺炎,首先介紹一下社區獲得性肺炎,也就是我們最常見到的肺炎類型
  • 喻國明:智能算法推薦具有反信息繭房的本質
    會上,北京師範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行院長、教授喻國明指出算法推薦具有反信息繭房的本質。喻國明教授認為,從理論上來講,算法導致信息繭房這一假說從未被證實。算法在變得越來越多元化,今天人們在選擇面如此之廣的情況下,不太可能只依賴於一個算法平臺獲得信息。就像今日頭條,雖然它在信息流通中舉重若輕,但只有少數人會將它作為自己信息的全部來源。
  • 考點 | 大葉性肺炎的病因和機制
    貴州衛生人才招聘  公眾號:gzylwsks貴州醫療備考QQ群: 808206583關注【貴州衛生人才招聘】,菜單欄回復「高頻考點」,領取醫基、護理、臨床備考三件套大葉性肺炎基本上可以算作是考試的「寵兒」,基本上涉及呼吸系統的考點都會考察一下大葉性肺炎的相關知識,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大葉性肺炎那些事兒」。
  •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影像學知識:大葉性肺炎的影像診斷知識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影像學知識:大葉性肺炎的影像診斷知識 大葉性肺炎是細菌性肺炎中最常見的一種。多為肺炎鏈球菌致病。炎症累及整個肺葉或多個整肺葉,也可呈肺段分布。
  • 北京有效控制非典型性肺炎輸入病例 未向社會擴散
    東方網4月3日消息:中國國務院新聞辦今天下午舉行記者招待會,衛生部部長張文康在招待會上表示,北京有效的控制了非典型性肺炎輸入病例,沒有向社會擴散。張文康說,北京的非典型性肺炎病例不是原發的病例,叫輸入性的病例,就是外地的病人得了這個病到北京來求醫,結果在北京診斷為非典型肺炎。據張文康介紹,陪病人來北京的父母以及親屬,有幾位也得了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