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23 15:23
錢江晚報首席記者 李陽陽
通訊員 方序 於偉 宋黎勝
製圖 梁津銘
回放:上海臍血庫,一名八個月大的儲戶被診斷出患有白血病,在化療無效後,家長希望用自存的臍帶血進行治療。醫生卻告知,該份臍帶血無法進行治療,原因是小孩的白血病是先天基因所致。該儲戶家長之前向臍血庫一次性繳付了20年的儲存費,共計兩萬多元。
因為無法使用,這位家長只能選擇等待配型,好在很快找到了合適的臍帶血,並且向該庫花了兩萬多元購買。
就此,一名兒童醫院專家得出自體儲存臍帶血不能用於治療白血病的結論。真的是這樣嗎?
疑問一:臍帶血,到底能不能用於救白血病?
答:臍帶血可作為救治白血病所需幹細胞的來源,但真正使用越來越少
●專家詳解:
浙醫二院血液科主任、主任醫師張曉紅舉例:「已經有成功的案例證明,臍帶血可作為救治白血病所需幹細胞的來源。早在2004年10月,浙江省首例由本省臍血供應者提供的非親緣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手術獲得成功。」上海案例中,最後也是通過異體臍帶血進行治療的。
2001年,浙江省就開始籌建省級臍血庫。在浙醫二院,利用臍帶血治療白血病也從4年前就開始了。「治療白血病需要的就是造血幹細胞,像中華骨髓庫配型一樣,臍帶血也可以作為造血幹細胞的一種來源。」張曉紅解釋。
但杭城多家醫院都表示,使用臍帶血治療的臨床案例很少,甚至是越來越少。
張曉紅表示原因有兩個,一是臍帶血治療不穩定,甚至某家醫院曾出現多例復發,對病人康復產生風險,這也直接導致部分醫院放棄臍帶血作為幹細胞來源。「臨床經驗,在治療白血病的過程中,使用異體的臍帶血比自體臍帶血的效果更好,雖然自體臍帶血不易排異,但是自體臍帶血缺少免疫作用,而且移植後容易復發。」二是相比臍帶血,有更多更穩定的選擇。現在造血幹細胞的來源很多,比如中華骨髓庫。
疑問二:為什麼自體儲存臍帶血不能用於治療自己的白血病?
答:臍帶血不能糾正因自身基因缺陷導致的先天性白血病
●專家詳解:
家長明明已經給孩子做好了「保險」,儲存了臍帶血,為何關鍵時刻這個「保險」沒有起作用?
對此,首先要明確的是,從醫學理論分析,白血病的發病原因有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如患者半歲至1歲間發病,臨床醫生會考慮先天遺傳因素導致,換句話說就是孩子自身體內存在基因缺陷,那麼其自體臍帶血同樣存在類似問題,因此不能用於先天性白血病的治療。
其次,錢江晚報記者採訪的幾位臨床專家都反映一個情況:自存臍帶血救治自體白血病的,尚無成功案例。
如前所述,治療白血病,使用異體的臍帶血比自體臍帶血的效果更好,自體臍帶血缺少免疫作用,移植後容易復發。
浙江省中醫院血液科主任周鬱鴻說:「自體臍帶血救自己,尚無成功病例,我們已經做的都是異體的臍帶血救治。」
浙江省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藍建平也證實這一點,至今尚無自存臍帶血救治自體白血病的成功案例。
疑問三:單份臍帶血只能用於20~30公斤以下的兒童?
答:臍帶血的細胞數量非常有限,已經成功的案例多是小孩,偶有成人移植成功的
●專家詳解:
在這次爭議中,有個觀點是:由於自存臍帶血量非常少,通常只有骨髓造血幹細胞的1/10,不容易植活,一般二三十公斤以下的小孩可以考慮。
對此,專家們認為臍帶血確實存在「量」的問題,量少直接導致造血幹細胞就少。「臨床上目前使用臍帶血作為幹細胞來源的並不多,主要還是擔心量不夠,希望不久的將來技術可以擴增臍帶血。」周鬱鴻說。
而這一問題也直接制約著臍帶血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4年期間,浙醫二院通過臍帶血治療白血病的案例不到10例,更多的醫院甚至沒有再用臍帶血,比如浙江省人民醫院。不過,在過往的臨床案例中,同樣有單份少量的臍帶血。「在浙二的病例中,有成人通過臍帶血移植成功的。」
據了解,目前國外有關研究已經針對臍帶血在體外進行分裂增殖,成功的話,臍帶血的應用就不會因為量的問題而受限。
因此,臍帶血只能用於20~30公斤以下的兒童,也是不全面的說法。
疑問四:臍帶血是生命銀行,可以治療很多病?
答:目前已經成功的只有白血病,其它方面的治療在研究,不排除可以實現
●專家詳解:
有傳言說臍帶血可以治療很多病,以後甚至還可修復器官損傷、治療糖尿病等70多種疾病。真的嗎?
浙江省中醫院血液科主任周鬱鴻認為,臍帶血含有的造血幹細胞也只在治療白血病等血液疾病中有成功案例,其它疾病的治癒還處於科研階段,沒有得到臨床醫學的認可就存在不確定性。
浙醫二院血液科主任張曉紅進一步解釋說,目前,臨床上臍帶血是作為造血幹細胞的一個來源在使用,包括白血病、淋巴癌等疾病都是需要移植造血幹細胞的,在這一點上它們是共同的,至於其它還沒有明確的案例。
不過,對於臍帶血未來的應用,專家們充滿期待。「隨著以後技術的發展,或許臍帶血可以獲得更多的用途。」張曉紅說。
疑問五:廣告上說,自體庫比公共庫更好?
答:專家建議像獻血一樣,捐獻臍帶血到公共庫
●專家詳解:
市場上,很多準媽媽都會收到鼓勵保存臍帶血的廣告,而且僅僅是針對自體庫的。在分析自體庫和公共庫的好處時,廣告上解釋:「如果沒有儲存臍帶血,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如果不幸患免疫系統疾病需用臍帶血的,需要從公共庫中配型進行移植,但移植後可能會有排異反應;如果儲存了臍帶血,可以直接取用自己的,自體臍血不會出現移植後的移植物抗宿主反應和排斥現象。」這個有理嗎?
對此,幾位專家都特別提醒,儲存臍帶血確實有好處,但準媽媽們要警惕商業炒作。
臨床案例證明,臍帶血對其本人作用並不大,相比較異體的臍帶血價值更大。「如果病人生病,理論上說明其臍帶血也是有問題的,不能給別人用,自己當然也就用不了。」 浙江省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藍建平說。
這裡必須來說說國內的臍帶血保存,分公共庫和自體庫兩種,一種為異體臍血庫(公共庫),儲存隨機收取的正常新生兒臍血。通過各種檢測和組織配型後,它可用於適合造血幹細胞移植的病人,這種公用臍血庫屬於醫療公益性事業,並非營利性質。
另一種為自體臍血庫,用來保存胎兒本人的臍血,因為這是胎兒父母出錢的,所以僅僅面向胎兒本人儲備。有商業公司參與操作,有營利。所以,在宣傳上大家更加熟悉的是建議準媽媽出錢自存臍帶血。
對此,專家們覺得不應該輕信廣告。理由是,臍帶血庫並不是醫用單位,決定不了臍帶血用在什麼疾病上面,它只是一個倉庫,臍血的應用也不是由血庫來決定,而在於醫生的治療需要。
專家的建議是:像獻血一樣,捐獻臍帶血。
周鬱鴻說:「我希望是捐獻給社會,這是一種互相回報的過程,捐獻給社會比自己儲存的價值高很多,這是一個大家族的庫,小家庭需要的話到大家庭去取,小家庭不需要儲存。」
藍建平同樣呼籲,最好是把臍帶血捐贈給公共庫,讓大家來共享這個資源。
1406100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