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糾結要不要給寶寶剃頭,害怕寶寶以後頭髮不夠濃密,但是,發量和剃頭真的有關係
通常我們的風俗習慣是:寶寶滿月後剃胎毛能讓頭髮越來越黑,越來越多,近年很多醫生的科普也闢謠剃胎毛和頭髮濃密並沒有直接關聯,但是傳統的剃胎毛育兒理念根深蒂固,我們家長其實有時候很難分辨,怎麼辦?我覺得多看看身邊的真實例子。
比如,我閨蜜的孩子生下來幾乎沒有頭髮,稀稀落落那麼一點,滿月的時候給孩子剃了頭,還抹過生薑,但並沒有多大用處,到現在2歲多依然幾乎是光頭,所以,「滿月剃頭」「抹生薑是不是個偽命題呢?這其中包含有有兩個問題:
頭髮的濃密與稀疏,由什麼來決定?
寶寶發量的多少、發質的好壞更多的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
如果爸媽的頭髮都是烏黑油亮的,孩子的頭髮就會繼承這個優點,如果爸媽有一方發量稀少,或者有禿頂,那孩子很大程度上也會是這樣。
給寶寶剃頭為什麼不會改變發量
曾經和我先生討論過這個問題,他覺得剃頭會讓頭髮又黑又亮還會變多,理由是:腿毛就是越剃越多,腿毛和頭髮一樣都是毛髮啊,還有鬍子,也是越刮越硬。
這個舉例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讓人無力反駁,但仔細琢磨一下,好像有點偷換概念啊。
毛髮的根部本來就比發尖粗、黑,剃完以後從視覺上看到毛髮確實變粗變硬了。但生長毛髮的毛囊數量是固定的。
寶寶頭髮稀疏該怎麼辦
寶寶頭髮需要經歷一個濃密到稀疏,稀疏到濃密的過程,這個過程大概要經歷3年的時間。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頭髮比較濃密,但到1歲左右頭髮會變稀疏變黃,但到2-3歲的時候,頭髮會慢慢變黑,濃密起來。
所以在這期間頭髮稀疏的孩子,是正常的,家長不要太著急。
給寶寶剃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雖然說剃頭能夠讓毛髮濃密是個偽命題,但不是說寶寶就不用剃頭了。
當寶寶頭髮太濃密,在夏天的時候容易起痱子,所以還是要剃頭的,但是不要剃成光葫蘆,頭髮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護寶寶稚嫩的頭皮。
另外,不要用老式的剃刀給寶寶剃頭,可能會形成一些肉眼看不到的小傷口,造成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