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總吐奶,到底哪裡出錯了?這幾個餵奶操作誤區,媽媽要避免

2020-10-03 綠葉媽咪

新生寶寶有兩件天大的「正經事」:一件是睡覺,另一件就是吃奶。

很簡單?不存在的!即便你熟記了各種餵奶姿勢、餵奶時間、下奶方法等知識,一不小心,寶寶還會哇的一口將奶吐出來,嚇到不少新手媽媽。

親愛的媽媽們,先別慌!

新生寶寶吐奶其實是很常見的,尤其是4-6個月齡的小寶寶。大部分寶寶吐奶的情況會隨著生長,在 6 月齡前後逐漸好轉,少數寶寶可能持續到學步期前後才有所改善。

至於為什麼出現這樣的情況?其實是因為寶寶的消化系統發育還未成熟,稚嫩的腸胃和成人的大不一樣!

基於這樣的特點,小寶寶容易出現生理性吐奶的情況。但其實只要媽媽在餵奶時要避開一些操作誤區,這樣的情況就可以避免哦。

餵奶前


【誤區】不檢查寶寶的鼻腔就哺乳

餵奶前媽媽應先看一下寶寶鼻腔是否阻塞。如果有阻塞,最好先清潔鼻腔後再餵奶,避免寶寶吃奶時,嘴巴、鼻子都堵住而難受。

餵奶時


【誤區1】躺著餵奶

媽媽應坐起抱著寶寶餵奶。懷抱裡的寶寶身體傾斜,胃的下口便相應有了一定的傾斜度,吸入的奶汁由於重力作用可部分流入小腸,使胃部分騰空,避免食物回流到食道而引起吐奶。

【誤區2】不拍嗝

經常吐奶的寶寶要每隔5分鐘讓他打嗝一次,而不是等餵完奶再拍嗝。幫助寶寶進食時和進食後打嗝,可阻止空氣在寶寶的消化道聚集而引起吐奶。

【誤區3】容易吐奶的寶寶多餵幾次

一般情況下,母乳在胃內排空時間約為2.5-3小時,奶粉3.5-4小時,所以每隔3-4小時左右餵一次奶比較合理。如果餵奶過於頻繁,上一餐吃進的乳汁還有部分存留在胃裡,必然影響下一餐的進奶量,或是引起胃部飽脹,導致寶寶吐奶。

餵奶後


【誤區1】餵奶後馬上讓寶寶仰臥

餵奶後,應該豎著抱寶寶20-30分鐘,也可以採用前背帶、後背帶、搖籃,讓他儘量不要仰面躺著。

【誤區2】喝完奶再給寶寶換尿布

如果吃奶時也到了該換尿布的時間,還是把尿布換完再吃。同樣,按摩、撫觸、洗澡等都應安排在餵奶前,以防餵奶後過多翻動引起寶寶溢奶。

【誤區3】喝完奶馬上和寶寶玩耍

餵奶後應避免過多活動,給時間讓寶寶消化食物,有助於胃部容納食物。謹記以上餵奶誤區,媽媽們就不必過於擔心生理性吐奶。然而,要注意的是:生病也可能引起寶寶吐奶(病理性吐奶)哦!媽媽們千萬千萬別因混淆而延誤治療!

生理性吐奶VS病理性吐奶


生理性吐奶:

一般發生在餵奶後1小時內,寶寶吐出少量奶液,或者打個嗝就吐出一口奶,寶寶不會表現出難受。

病理性吐奶:

寶寶常常伴隨其他身體不適症狀,如果出現以下情況,一定要儘快帶寶寶去醫院檢查和治療:

① 吐奶量大且頻繁,噴射狀嘔吐,需要去看醫生;

② 寶寶體重減輕,或者沒有明顯增加;

③ 吐出的奶液呈豆腐渣狀或者帶奶塊的半消化奶液,帶有酸味;或呈黃綠色、咖啡色液體,精神萎靡恍惚,或伴有發燒、拉肚子等情況;

④ 吐奶的同時寶寶有痛苦表情,看起來像是腹痛;

⑤ 寶寶吃奶時總是容易噎住,常常咳嗽。

不過,即便是常見的生理性吐奶,媽媽們也可能擔心:奶吐出了寶寶會不會吃不飽?營養會不會跟不上?其實,生理性吐奶的情況下,寶寶實際上吐出的奶量並不大,不會影響生長發育的,這一點你大可放心,幫寶寶擦乾淨,下一次餵奶時小心以上誤區,就能更好地防止吐奶啦!

美贊臣溫馨提醒:讓寶寶好好喝奶意義重大哦,1-2歲,每日母乳量應為600-400毫升;2-5歲,每日應攝入奶類食品350-500克。藍臻奶粉:含20倍^乳鐵蛋白,MFGM#乳脂球膜+DHA,獨特益生元組合PDX+GOS,守護寶寶的快樂成長!

不過如果擔心吐奶或無法辨別生理性和病理性吐奶,還請諮詢醫生!希望大家的寶寶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有其他育兒經驗分享,請大家積極留言交流哦。

相關焦點

  • 寶寶吐奶、拍嗝、餵奶的正確姿勢,媽媽們要知道
    ,就要停止餵奶,千萬不要嫌寶寶鬧騰就繼續給寶寶餵奶,這是一種不正確的做法,如果在寶寶煩躁或者哭泣的時候繼續餵奶只會讓寶寶吞下更多的空氣,從而引起寶寶出現吐奶的情況。在寶寶餵奶時如果有吐奶的情況,爸爸媽媽可依照以下幾個方法來給寶寶拍嗝:1、肩上拍嗝爸爸媽媽可以用一隻手摟著寶寶的後背,一手拖著寶寶的屁股,然後讓寶寶站立在媽媽的懷裡,讓寶寶把頭靠在媽媽的肩膀上,以防寶寶跌下來,這時候就可以在寶寶的背部輕輕的進行拍打了。
  • 寶寶吐奶、拍嗝、餵奶的姿勢,媽媽一定要知道,都在這篇文章裡了
    一般來說,如果發現在寶寶餵奶的時候出現煩躁的表現,就要停止餵奶,千萬不要嫌寶寶鬧騰就繼續給寶寶餵奶,這是一種不正確的做法,如果在寶寶煩躁或者哭泣的時候繼續餵奶只會讓寶寶吞下更多的空氣,從而引起寶寶出現吐奶的情況。除此之外,在餵奶的時候,還需要注意速度,千萬不能過快的給寶寶餵奶,不然這樣也很容易引起寶寶打嗝。
  • 寶寶吐奶、拍嗝、餵奶的姿勢,媽媽一定要知道,都在這篇文章裡了
    面對新出生的寶寶餵養,以及在餵奶時出現的打嗝、吐奶的一些狀況,新手爸爸媽媽肯定也會有一頭霧水的感覺,但其實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也是有一些技巧的,只要寶媽們多加注意,一定可以護理好寶寶吐奶的情況。一般來說,如果發現在寶寶餵奶的時候出現煩躁的表現,就要停止餵奶,千萬不要嫌寶寶鬧騰就繼續給寶寶餵奶,這是一種不正確的做法,如果在寶寶煩躁或者哭泣的時候繼續餵奶只會讓寶寶吞下更多的空氣,從而引起寶寶出現吐奶的情況。除此之外,在餵奶的時候,還需要注意速度,千萬不能過快的給寶寶餵奶,不然這樣也很容易引起寶寶打嗝。
  • 寶寶吐奶,餵奶時你做錯了哪一步?
    餵奶並不是媽媽的「天賦技能」不僅要學,還要練即便熟記了各種餵奶姿勢、下奶方法還是有可能碰上手足無措的情況比如——吐奶但其實小寶寶生理性吐奶很常見尤其是4-6月齡內的小寶寶生理性吐奶而且隨著寶寶不斷長大,大部分的吐奶情況到6月齡前後就會好轉,少數寶寶可能持續到學步期前後。媽媽們不要擔心,只要在餵奶時避開一些操作誤區,這些生理性吐奶就可以避免。餵奶前×不檢查寶寶的鼻腔就哺乳。
  • 面對嬰兒吐奶手足無措?媽媽避開餵奶誤區,寶寶不遭罪
    那作為父母我們該如何預防新生兒產生溢奶/吐奶的現象呢? 1.注意餵奶姿勢 錯誤姿勢:餵奶時寶寶身體高於頭部 錯誤姿勢寶寶吃奶時不專心,哭鬧,導致寶寶嘴巴和乳暈之間有空隙,吸入空氣。
  • 寶寶吐奶,媽媽別總去拍背了,用這幾種方法,可減少寶寶吐奶次數
    有了寶寶後,寶寶會出現各種小狀況,常常弄得寶媽措手不及,其中有一項挑戰就是寶寶吐奶,寶媽們時常很苦惱,認為自己已經很用心了,寶寶喝完奶,就去拍背,但還是不見效果,依然吐奶,這種情況讓不少寶媽頭疼,那麼到底要怎麼做才有效果呢?
  • 寶寶經常吐奶?防止寶寶吐奶,餵奶的時候你要做好這些
    媽媽們經常會碰到一種這樣的情況,好不容易把奶餵進嘴裡了,以為總能輕鬆一下了,然而寶寶吃了奶之後一股腦的吐了出來,有時候還是從鼻子裡濺出來的。對於一些新手的媽媽來說可真的會有些嚇到,常常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 寶寶吐奶後多久再餵奶?
    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寶寶可能會出現吐奶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媽媽就會很擔心,擔心寶寶是不是出現了某些疾病,而且還會擔心寶寶是否已經吃飽,那麼在寶寶吐奶後多久再進行餵奶?
  • 新手媽媽必須要避免的八大餵奶誤區
    餵奶看似簡單,其中也大有門道。很多媽媽經常掛在嘴邊的話,都是「別人說……」「長輩說……」「我覺得……」,導致餵奶時陷入了誤區。寶寶的餵養方式正確與否,關乎孩子的健康成長。下面告訴爸爸媽媽們餵奶時應避免的七大誤區。
  • 寶寶總吐奶,家長別擔心,這幾招要學會!
    小寶寶吐奶是一件很常見的事,很多媽媽給寶寶餵完奶後,就會發現寶寶時不時有吐奶的現象。很多媽媽認為新生兒吐奶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所以也沒放當回事。也正因為家長的忽視,很可能會釀成意外的發生哦,所以,對於寶寶吐奶的這個問題,還是值得重視的!
  • 寶寶吐奶怎麼辦?除了揉肚子,這幾個方法也超好用
    寶寶腸胃比較脆弱,而且胃容量小,所以在餵養的時候總會出現各種問題。吐奶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但這卻讓新手爸媽慌亂不已,總以為寶寶是不是出問題了。雖然能理解新手爸媽的小心翼翼,但基礎的育兒知識還是要掌握一些,比如說關於寶寶吐奶,除了揉肚子這一招外,以下這幾個方法也非常好用!
  • 餵奶時,媽媽要牢記這4件事,寶寶不容易吐奶,身體少受罪
    在育兒方面,我也是一步一步走過來的,記得自己寶寶剛出生的時候,給寶寶餵母乳,總是會出現溢奶嘔吐,當時還以為是寶寶腸胃有啥問題,後來讓醫生一看,他說這是新生兒的正常生理現象,平時餵奶的時候多注意一下,不用太擔心,這才讓我懸著的心鬆了下來。醫生也和我說了關於寶寶溢奶的護理方法,今天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每個寶寶都能健康平安長大。
  • 寶寶吐奶怎麼辦?寶媽餵奶時注意這4個方面,吐奶問題迎刃而解
    注意餵奶的正確姿勢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很多都是沒有經驗,所以在餵奶的時候,容易出現「姿勢」不正確,這是導致寶寶吐奶的一個常見原因。所以經常會讓新手媽媽手足無措。所以正常的餵奶方式是:媽媽們最好採取抱著寶寶的方式餵奶,頭略高、腳略低。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寶,要讓寶寶含住整個奶頭,防止吸入空氣。
  • 寶寶為什麼總吐奶?這些知識媽媽該知道
    你也許嚇得不行,以為寶寶生病了!!其實,爸爸媽媽不用擔心,寶寶吐奶比較常見,是否生病也要看具體情況哦~寶寶為什麼會吐奶?若是遇到食物通過緩慢或難以通過的情況,奶水就順勢返流回入口,吐奶因此發生。2.身體不適如果寶寶生病了,比如感冒咳嗽、腹瀉、便秘等也容易引起吐奶。這是身體的連帶反映,就好比大人生病了也是會食欲不振一樣一樣兒的。
  • 關於寶貝餵奶後會吐奶的緣由,身為媽媽的你知道幾個
    @良良媽媽:真的要崩潰了,每次寶寶餵奶都會吐我一手,怎麼辦,是娃生病了麼?去醫院做檢查醫生說沒啥問題,愁死人,究竟是因為啥。@晶晶媽媽:我也是,寶寶吐奶的現象幾乎每天都會發生,看著可心疼了。看著寶寶把吃的奶吐出來,就會想到他一會兒哭可能就是餓的,怎麼辦!
  • 寶寶吃奶要注意五件事,新手媽媽稍有不慎,寶寶就容易「吐奶」
    只要面對寶寶的問題,很多新手媽媽都非常緊張,尤其是遇到突然發情況,總是被打得措手不及。寶寶愛吐奶?這五件事可能沒做好,寶媽不要大意,照顧寶寶要細心小劉是一位新晉寶媽,寶寶也才剛剛滿月,因為是新手媽媽,小劉對寶寶總是小心翼翼,有時候都不知道該怎麼抱寶寶。
  • 寶寶頻繁吐奶,餵奶後這個小動作不要忽略,新手媽媽要記住
    玲玲昨天和閨蜜一起去逛街,因為她家的寶寶在家沒人照顧就一起帶著去了。快到中午的時候,寶寶就餓了。倆人就找了個地方給寶寶餵奶,可是吃著吃著寶寶也不知道是怎麼了,開始大口大口的往外吐奶。玲玲當時很著急,手忙腳亂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 寶寶吐奶?這些你該知道!防吐奶有絕招,寶寶少吐奶,媽媽少操心
    拍隔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寶寶吐奶的機會,使寶寶胃腸更順氣,所以,母乳餵養的寶寶一般情況下也是需要拍隔的,但母乳餵養的寶寶發生吐奶的機率要小於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寶寶為什麼會發生吐奶?通常親餵母乳的寶寶較不容易有吸入過量空氣的問題,因為寶寶的嘴和媽媽的乳頭形成一個真空吸附,空氣不容易進入,而且親餵母乳時寶寶必須用力吸吮,會隨著媽媽的身體挪動位置,加上有時媽媽餵母乳的姿勢採用直立式,這時寶寶的整個消化道是通暢的,所以親餵母乳時不是必須要拍嗝。如果媽媽不放心,還是可以幫寶寶拍嗝,若沒拍出嗝來,就儘量讓寶寶保持右側臥。
  • 寶寶「吐奶」和「溢奶」有什麼不同?這個區別很明顯,寶媽要知道
    比如有些媽媽們在餵奶的時候,寶寶們總是會不自覺的就把剛喝下去的奶吐出來,每當這個時候,媽媽們就會覺得很擔心,因為他們不知道寶寶是因為吃飽了把奶吐出來還是因為不舒服而把奶吐出來。那麼,寶寶「吐奶」和「溢奶」有什麼不同?這個區別很明顯,寶媽要知道。
  • 「拍嗝指南」吐奶、拍嗝、餵奶姿勢,爸爸媽媽要知道
    如果寶寶在不斷的掙扎哭鬧卻還在餵奶,只會吞下更多的空氣,增加不適感,引起吐奶。在給寶寶餵奶時,即使沒有不舒服的表現,也要在吃奶間隙停頓並調整姿勢減緩寶寶的吞咽速度,以便減少吞下的空氣。吃配方奶的寶寶應每吃完60~90毫升就給寶寶拍拍嗝;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寶,那就要趁著換邊吮吸時拍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