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是大家比較關注的話題,那麼2019年個稅起徵點是多少?2018年10月1日起個稅起徵點是5000,那麼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怎樣呢?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又是什麼?最新個人所得稅相比較之前的,又有哪些方面做了修改?小編為您介紹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2019。
稅率表一:工資、薪金所得適用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表
級數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新速算扣除數舊稅率表新稅率表1不超過1500元的不超過3000元的302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102103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過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2014104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過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26605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44106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71607超過80000元的部分超過80000元的部分4515160註:
1、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居民個人取得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
2、非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換算後計算應納稅額。
個人所得稅稅率表二:經營所得適用
級數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新速算扣除數舊稅率表新稅率表1不超過15000元的不超過30000元的502超過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超過30000元至90000元的部分1015003超過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超過90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105004超過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超過300000元至500000元的部分30405005超過100000元的部分超過500000元的部分3565500註:
本表所稱全年應納稅所得額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條的規定,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餘額。
一、個人所得稅計算公式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018年10月1日以後個稅起徵點是50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5000
二、個人所得稅徵收範圍:
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經國務院財政部門確定徵稅其他所得。
個人所得稅改革最新消息
起徵點確定為每月5000元。新個稅法規定: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減稅向中低收入傾斜。新個稅法規定,歷經此次修法,個稅的部分稅率級距進一步優化調整,擴大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25%稅率的級距,30%、35%、45%三檔較高稅率級距不變。
多項支出可抵稅。今後計算個稅,在扣除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和「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項目。新個稅法規定: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範圍、標準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2019年最新個人所得稅稅率表,希望對您有幫助。要計算個人所得稅就得按照計算方法套入數字就好;還有一些關於個人所得稅的修改,詳細閱讀理解避免不必出現誤解。想要了解更多有關個人所得稅的信息,可以諮詢專業的律師。
來源:法律快車
本文僅供交流學習,若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掃碼關注我們,每天學點法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