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網7月8日消息:有市民研讀《廣州市不同綠地適宜種植的植物推薦名錄》後,發現其中有有毒及易引起過敏的植物,且有部分是外來物種。對此,市林業和園林局相關處室工作人員回應,上述植物已用「*」號進行標註,該名錄是向廣州各界介紹廣州可用於城市綠化的家底,實際操作過程中,會秉著「公園、居住區、遊人活動頻繁或易接近的場所忌用有毒、帶刺及易引起過敏的植物」的原則辦事。
根據熱心市民的報料,記者認真查閱了《廣州市不同綠地適宜種植的植物推薦名錄》(以下簡稱《名錄》)後,發現納入18種有毒及易引起過敏的植物;同時,記者巡城發現,部分有毒及易引起過敏的植物已經用於城市綠化,如夾竹桃、海芒果、烏桕等植物。受訪專家表示,《名錄》出世本是好事,但其行文未符合相關規劃,存在明顯的漏洞,有不夠嚴謹的嫌疑,且與規劃局出臺並正實施的「城市綠地應用樹種」撞車的嫌疑。
對此,市林業和園林局相關處室工作人員昨日回應本報:《名錄》是想告訴各界廣州可用於城市綠化的「家底」,即有什麼。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秉著「公園、居住區、遊人活動頻繁或易接近的場所忌用有毒、帶刺及易引起過敏的植物」的原則辦事,如兒童公園就不使用有毒及易引起過敏的植物。
姚錦華是某園林綠化企業的種樹培育專家,《名錄》出臺之後,其從市林業和園林局網站中下載下來閱讀,發現有些東西不妥,並告訴了本報記者。他表示,《名錄》一共推出了764多種綠化植樹,遠比廣州城市綠化所使用的樹種要多,本是好事。但是其中,有毒及易引起過敏植物不少,且有部分是外來物種。雖然發布者用「*」號進行標註,但是納入官方推薦總有不妥。
為此,記者特翻閱了《名錄》,發現其中共有18種有毒及易引起過敏的植物,分別是,海芒果、魚木、玫瑰木、白花夾竹桃、黃蟬、軟枝黃蟬、黃花夾竹桃、黃花曼陀羅、花葉狗牙花、花葉夾竹桃、烏桕、狗牙花、琴葉珊瑚、南洋櫻花、紅花夾竹桃、粉花夾竹桃、馬利筋、紫錦木等。
為何要出臺《名錄》呢?市林業和園林局表示,《廣州市綠化條例》於2012年7月1日正式施行,其中明確要求配套編制並公布不同綠化用地適宜種植樹種名錄,更好地進行行業指導。經過兩年的編制,《名錄》作為《條例》的配套目錄正式面世。
《名錄》將綠地類型分為八大類,第一類為公共綠地、居住區綠地、單位附屬綠地;第二類為市政道路綠地;第三類為高快速沿線、省國道綠地;第四類為城市出入口綠地;第五類為鐵路沿線綠地;第六類為屋頂綠化、立體綠化;第七類為河湧附屬綠地;第八類為防護綠地。
記者採訪了市林業和園林局相關處室工程師唐工,其表示,《名錄》首先是向廣州各界介紹廣州可以用於城市綠化的家底,即有什麼。如果可以用的不納入其中不利於產業發展,也不利於廣州城市綠化,因此納入《名錄》說明其中樹種有景觀價值。
《名錄》把有毒及易引起過敏植物標註出來,起到提醒作用,在市政綠化項目中,如公園、居住區、遊人活動頻繁或易接近的場所忌用有毒、帶刺及易引起過敏的植物。實際城市綠化過程中,一些敏感區域,如兒童公園並不會種植,普通市政綠化也是能不種就不種。
南洋櫻花外來物種是否有「打著左轉燈向右轉」嫌疑?唐工回應,外來物種有個科學的界定,《名錄》中的樹種已長期在廣州種植,可能原產地不是廣州,但其已本土化繁育了。此外,外來物種與入侵物種是兩個概念,《名錄》中樹種均不會影響廣州生態。
推薦閱讀:
湖北:竹溪全力推進珍稀樹種苗木產業化發展
江西:德興珍貴樹種枝繁葉茂
科學調整樹種結構 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
園林綠化中優良的彩化樹種——火焰樹
(來源:大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