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究竟新在哪兒?
3+3新高考改革體系看起來複雜,但背後的價值指向十分明確——鼓勵學生個性需求、高校多元選拔,同時保證制度的公平性和科學性。
一、什麼是3+3?
自1998年以來,高考逐漸採用我們最為熟知的3+X模式,即語數外+文綜或理綜。
新高考最大的改變在於取消文理分科,除語數外大3科,同學們需要從政史地、物化生6科中任意選擇3門,即3+3。
二、科目組合與大學專業的關聯
3+3高考新政下,科目組合多達20種,但並不代表可以隨意選擇。科目組合的確定,關係到高中走班上課、未來專業去向和大學志願。
多數大學專業有限選科目,如北京大學法學專業,就要求考生必選物理、歷史進行高考;如復旦大學經濟學,限選科目為物理和化學。
如果對3+3新高考缺乏認知,對大學專業不熟悉,高一選科一旦選錯,心儀大學就要和你說bye-bye啦!
三、考試方式的變化
新高考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合格性考試類似於會考,是高中畢業的認定依據,只有通過合格性考試,才能參加等級性考試。
等級性考試,即考核3門選考科目,通過等級賦分的形式,計入高考總分。
等級賦分,簡單來說就是對考生的卷面成績進行等級劃分,然後依據卷面成績排名所在的等級區間,賦予其對應等級分數。
eg. 學生A-歷史80分,全省選考歷史人數:4.1萬人,排名1%以內,等級賦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