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臺灣網
私菸案延燒,蔡英文親上火線表達立場。(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當局「國安」部門的官員利用蔡英文「出訪」專機走私香菸案,經四天調查,真相依然渾沌。臺灣《聯合報》25日發表社論指出,儘管檢調追出50人購煙名單,但外界所見僅只冰山一角,不少涉案人員還在交相掩護。蔡英文幾度震怒,不滿私菸案破壞了此次「出訪」的「外交」成果;事實上,此案所透露出臺當局內部上下徇私徵利的腐敗氣味,恐怕才是蔡英文更該戒慎恐懼的事。
以下為評論摘編:
蔡英文「出訪」的「外交」成就,多半只是形式性的光輝;但「國安」人員藉機上下其手牟取私利,卻是破壞體制、穿出層層漏洞才得以遂行,其象徵之腐敗意義更不容忽視。所謂「物必自腐,而後蟲生」,蔡英文上任第一年「出訪」巴拿馬,專機採購之香菸僅300多條;僅短短三年,這次數量竟爆增到近萬條,恐多少與民進黨當局內部清廉風氣日趨下流不無關係。
民進黨去年底「九合一」選舉大敗,被認為與蔡當局效能不佳、施政偏差有關。但蔡英文自認擁有「年金改革」「同婚立法」等變革,加上所謂的「反中」操作,至少還能傲然面對社會大眾。然而,這次私菸案暴露的卻是讓人掩鼻的腐臭氣息:策畫醜聞的主角是負責蔡英文安全的特勤人員,他們利用的是蔡英文「出訪」的通道,與之勾結的是蔡英文辦公室及臺灣華航多個周邊部門,破壞的是臺灣地區的法制及關稅紀律。萬條香菸事小,臺當局的官員貪婪及體制百孔千瘡事大,民眾看在眼裡,如何能心平?
蘇貞昌(圖源:臺媒)
臺當局誠信與道德的防護罩一旦破損,要再修復成原狀,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試想,蔡英文一個人義正辭嚴地高呼改革,卻不斷協助左右屬下加官晉爵,縱容特定派系卡位攬權。於是乎,放眼望去,臺當局機關及公營事業遍地綠化,雞犬升天,吃相難看。也難怪,就連蔡英文的「警衛室」的小官都有樣學樣,知道如何利用特勤招牌狐假虎威,使喚臺華航周邊單位為其跑腿。看到這種種景象,民眾對現任的地區領導人能油然心生敬意嗎?
令人感到失望的,還有相關單位一味遮掩的官僚嘴臉。以臺華航為例,一開始便發表聲明,指稱免稅香菸是專機旅客自行從「網絡預購」,完全昧於事實。其後,又對轄下公司協助藏匿、配合運送私菸的行為企圖以大化小,隨便提了三人記一大過兩小過,就想矇混過關。這樣的心態,真的不把輿論放在眼裡吧!不僅如此,此案被截頭去尾,檢調僅查「國安」人員,華航只問責低層人員,至於在其間穿梭指揮者卻可以輕巧逃過。且問,如此大量的免稅香菸滑脫臺「關務署」的掌控,導致臺灣稅收及制度缺損,其間關節如何斷裂,臺當局都不必追究嗎?
漫畫:查得下去嗎?(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國安」人員夾帶私菸的醜聞名單中,傳出有「貴婦」名列其間,採購了名牌皮包及化妝品等免稅物品。這「貴婦」二字,不禁令人聯想起陳水扁在任時吳淑珍的「貴婦團」,那些人不僅協助搜集發票詐領所謂的「國務機要費」,還集資向吳淑珍購買二手SOGO禮券。十幾年過去,所謂「政壇貴婦」仍陰魂不散,竟還能搭上「國安」特勤列車的購買熱潮,利用蔡英文「出訪」行程蜻蜓點水沾光。這還真是無論如何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都滅不了的特權貪慾啊!
這次「國安」私菸案,似乎唯一值得一說的是臺「調查局」新北市調查處的偵辦行動相當縝密與謹慎,部署多日,卻未經由任何管道洩漏給上級機關的蔡英文辦公室、「法務部」或「國安部」。否則,此案將不知道在何時何處卡關受阻,再也沒有見光破獲的機會。
然而,蔡英文辦公室快刀斬亂麻地調動「國安局長」及「侍衛長」人事,究竟是意在徹查或試圖遮掩,則令人難以捉摸。原因是,蔡當局一向以政治操作取勝,而民進黨內派系爭權也始終殺伐不斷,絕不留情。也因此,此案從檢舉到偵辦,充斥著各種光怪陸離的「陰謀論」,從綠營派系內鬥到軍中人事傾軋,不一而足。
無論如何,私菸案透露的腐敗徵象已昭然若揭,蔡當局顯然無處閃躲,除了誠實面對,別無良策。
原標題:《腐敗徵象昭然若揭,臺當局不能再用「陰謀論」糊弄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