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一聚在一起,必然都是會吐槽一些家庭中「心煩事,糟心事」當中肯定是少不了對孩子教育這一塊的。當談到自己家的孩子脾氣倔強或者是不聽話的時候,媽媽們絕對是了鍋的。面對這些孩子的行為,媽媽們都大吐苦水地說,打也不是,罵也不是,簡直是有點「懷疑人生」了。
確實,當家裡有個脾氣倔強的孩子時候,是讓很多父母都頭痛的事情來的。就算面對父母的打罵也好,孩子是一點都不會害怕,很多父母都說,如果能有辦法去降服孩子的這種不好的性格,真的可以是人生一大樂事。
當孩子有這樣情況的時候,父母首先要知道,是什麼促使了孩子會有這樣的脾氣。首先孩子的這種脾氣可能在父母的眼裡是屬於一種不好的性格,其實通常這類型的孩子他們都會有相似的特徵:很容易會因為一點小事情就感情用事,衝動,甚至是脾氣暴躁。但好的一面則是他們的反應速度會比一般人要快,思維能力敏捷。這類孩子通常都會具有頑強的拼搏精神,做事風格大多都是堅強果斷,唯一不足就是缺乏耐心,容易急躁。
通常一些家長看到自己孩子脾氣倔強的時候,都覺得只要態度夠堅硬,嚴厲一點孩子怕了就會乖乖聽話,其實父母的這種做法只會讓大人和孩子雙方兩敗俱傷。
有這樣的一位媽媽,她的一段教育孩子的視頻發到網上後,都引起了很多家長們的注意。
一位小女孩被媽媽批評之後,很傷心地哭著回到了自己的房間,當小女孩一心想著媽媽已經是批評玩自己的時候,媽媽卻突然打開了房間的門,繼續是不依不饒的繼續是小女孩進行教育。還要小女孩寫一份檢討書,小女孩也不是「省油的燈」面對媽媽的這種要求是堅決不寫,結果兩人是誰也不妥協,最後是雙方僵持不放。
在這個過程當中還看到了小女孩每說一句話都是聲嘶力竭的,連續多次說了「怎能樣?」三次哀求地說「想靜一靜」。甚至還動手打了自己臉,就為了可以結束和媽媽的這場「戰爭」。
當看到視頻的父母是否都有種覺得痛心的感覺,其實父母的初心出發點只是想孩子可以好,但是可能有時候在溝通教育方面,作為父母的可能會有點欠缺。那麼面對孩子和這小女孩有類似的時候,們應該怎樣可以和孩子可以和平相處?
1.學會按「暫停鍵」
當你發現孩子的倔脾氣來到時候,作為父母的自己都會很容易就會被惹火。當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暫停」,暫停的意思也可以說的好好說話之類的,先找個地方,比如是孩子的房間。「暫停」的期間,家長們可以問一些問題,去讓孩子去找出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當孩子自己去回憶自己到底是做錯什麼事的同時,整個人就會慢慢的靜下來同時會反省自己的所作為。所以「暫停」這個動作是讓類讓孩子父母可以放鬆下心情,然後好好的雙方都可以慢慢的去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
2.說話溫和,行為堅定
其實孩子不接受父母的觀點,不代表他們是在故意的和父母對抗,而是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父母切記不要長篇大論的去教育孩子。而是簡單易懂的跟孩子去說。講道理時候,語氣也是關鍵,千萬不要大聲,當你大聲的時候,孩子只會不甘示弱的一直跟你大聲對幹。所以在教育的時候父母要切記語氣一定要溫和。
3.執行規則,孩子承受合理的後果
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用哭來博得父母同情的話,這時候父母不可以心軟,一定要堅守自己原則,必須要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是可以做,什麼事情是不可以做的。還要孩子適當的為自己的行為承擔相對應的後果。
如果家裡父母之外還有其他長輩在的話,遇到懲罰孩子這件事的時候,大家一定要立場一致,不要一個在懲罰一個在求情,這樣子孩子就會無視父母的懲罰。
其實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經常看到的都是孩子的缺點,卻忘了孩子其實有很多發光點的。其實只要父母用心去觀察孩子,你會發現孩子沒有你想像中的不聽話,而且教育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