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清華大學公布今年最小的博士生僅18歲後,上海交通大學也招收了一位年僅19歲的博士生,北京大學剛滿15歲的本科新生報到也被刷屏,有人於是提出疑問,難道頂尖名校要與中科大等少年班爭奪生源?
按照我國高等教育法,上大學並沒有年齡上的限制。高中階段畢業或具有同等學力的經考試合格,由實施相應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錄取。同樣,本科和碩士研究生畢業或者具有同等學力的,經考試合格可取得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入學資格,也允許特定學科和專業的本科畢業生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學資格。
在此背景下,大學生的最少年齡被不斷拉低。北大2020屆最小本科生,名字叫屈詩穎,剛滿15周歲,是湖南新邵一中的一名學生,在今年的高考中考出了696分的優異成績,最終入讀北大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
2013年,年僅13歲的範書愷同學被清華機械工程專業錄取,這位被許多人稱為「神童」的小範同學,5歲直接上小學四年級,7歲上初中,校長也評價他「少年老成」。
4年後的2017年,清華本科新生中再次迎來一位「小鮮肉」,也只有13歲,他是來自安徽潛山縣的盛一博同學,小學僅讀了3年,初中和高中跳級,體育藝術都有專長,還獲得過全國物理競賽總決賽二等獎!2019年清華招收的鹿澤宇,來自北京十二中,只有15歲。
13歲就開始讀本科,本科階段最多4年、碩士研究生3年,還有跳級的僅讀4-6年,這樣就湧現了一批17歲、18歲的碩士生和博士生。從清華近4年的數據來看,博士新生中最小的僅17歲,碩士最小的僅18歲,還有多名19歲以下的研究生。
眾所周知,我國有三個少年班,分別是中科大少年班、西安交大少年班和東南大學少年班,吸引了不少低年齡段的考生參與。那麼,這些15歲以下的「神童」為何不去讀少年班呢?
很顯然,「神童」有自己的考慮。三大「少年班」一般是專班培養,如中科大為此專門成了學院,每年招收48人,而清華、北大等都是混班學習,相對更有利於自己的發展,當然,對這些低齡孩子本身的要求也更高;此外,清華北大作為頂尖名校,擁有更多的招生優勢,綜合實力也更強,自然成為「首選」。
#清華最小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