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縣發現罕見紅嘴巨鷗 刷新重慶鳥類相關紀錄

2021-01-10 華龍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16日6時訊(特約通訊員 毛世洲 通訊員 陳淑華 張喬勇)今(16)日,筆者從忠縣了解到,該縣發現罕見紅嘴巨鷗,在市內尚屬首次發現,刷新了重慶鳥類相關紀錄。

就在前不久,重慶市忠縣鳥類保護考察組一行人在乘船環繞皇華島考察時,拍攝到一隻體型較大的鷗類鳥。隨船考察的重慶觀鳥會會長危騫一眼認出,這是一隻紅嘴巨鷗。

危騫說,紅嘴巨鷗主要分布於中國東部沿海,種群數量不大,在中國內陸出現實為罕見。此次考察拍攝到的紅嘴巨鷗屬重慶境內首次發現,刷新了重慶市鳥類相關紀錄。

近年來,忠縣開展城市鳥類多樣性保護,在縣城臨江路水域搭建鳥類覓食平臺,目前已吸引成群結隊的紅嘴鷗、蒼鷺、白鷺光臨。

據介紹,忠縣有關部門將按照「長江最佳觀鳥基地」目標,進一步擴大鳥類棲息平臺規模、搭建覓食平臺、建立鳥類溼地公園,吸引更多數量和品種的鳥兒在忠縣停歇、棲息、繁殖,同時將舉辦長江三峽觀鳥節、長江三峽鳥類攝影大賽等活動。


相關焦點

  • 紅嘴巨鷗光臨忠縣 專家:屬重慶境內首次發現
    忠州新聞網訊 6月4日上午,重慶市忠縣鳥類保護考察組一行人乘船環繞皇華島考察時,拍攝到一隻體型較大的鷗類鳥(如圖)。隨船考察的重慶觀鳥會會長危騫一眼認出,這是一隻紅嘴巨鷗。危騫介紹,紅嘴巨鷗主要分布於中國東部沿海,種群數量不大,在中國內陸出現實為罕見。此次考察拍攝到的紅嘴巨鷗屬重慶境內首次發現,刷新了重慶市鳥類相關紀錄。近年來,我縣開展城市鳥類多樣性保護,在縣城臨江路水域搭建鳥類覓食平臺,目前已吸引成群結隊的紅嘴鷗、蒼鷺、白鷺光臨。
  • 溼地長沙|紅嘴巨鷗因洋湖溼地改善出現長沙
    大澤湖因與洞庭湖溼地自然保護區相距約40公裡,在沿湘江鳥類遷徙通道中,它是一個重要的候鳥中轉站、冬候鳥的越冬地和夏候鳥的繁殖地。據2011年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對大澤湖的調查,鳥類約有15目45科13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1種,二級有小天鵝、小鵑、白尾鷂等10種,稀有的有棉鳧。有留鳥53種,夏候鳥38種,冬候鳥33種,過境鳥11種。
  • 分布範圍最廣的海鳥——紅嘴巨鷗,絕對算是海鳥中混得最好的了
    如果討論什麼鳥類分布範圍最廣,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紅嘴巨鷗。話說昨天我們科普北極海鸚的時候,也說了這是一種分布範圍很廣的鳥類,從北歐到北美都有它們滑稽的表情包身影。然而如果跟紅嘴巨鷗相比的話,北極海鸚的分布範圍就算是比較狹窄了,兩者的地盤對比就好比是蜀漢的地盤對比曹魏的地盤,差之甚遠。
  • 四川警民救助受傷「紅嘴鳥」,經鑑定為保護鳥類紅嘴藍鵲
    國慶節期間,四川洪雅縣一居民救助一隻受傷「紅嘴鳥」,經甄別,為國家保護鳥類紅嘴藍鵲。目前當地森林警察已對受傷藍鵲實施專業治療。 10月5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洪雅縣公安局獲悉,10月1日,四川洪雅縣交管大隊巡邏民警在轄區止戈鎮五龍祠卡點執勤時 ,一名居民捧著一隻藍黑相間、受傷的「紅嘴鳥」前來求助,稱意外發現它趴在草叢中,無法飛行。因為長相、顏色奇特無法識別類型,所以特來報警求助。
  • 唐山:罕見三趾鷗陡河抓泥鰍
    三趾鷗抓泥鰍。近日,一隻國內罕見的三趾鷗光臨唐山市陡河水庫水域,它和在此越冬的紅嘴鷗一起在尚未結冰的水面上低空飛行尋找魚蝦,發現目標後迅速下水捕捉,得手後為避免其它鷗鳥搶食又會迅速飛到空中獨自享用,進食後則漂浮在水面上休息。
  • 冠斑犀鳥現身木城 刷新保山龍陵鳥類品種新紀錄
    近日,雲南保山市龍陵小黑山保護區和木城鄉在該保護區周邊區的木城鄉澡塘山開展野生動植物調查時,首次拍到了犀鳥科斑犀鳥屬鳥類,經過西南林學院動物學專家鑑定,確定為冠斑犀鳥。冠斑犀鳥的發現填補了龍陵縣犀鳥的空白,刷新了全縣鳥種新紀錄。
  • 巫溪驚現紅嘴藍鵲,全國罕見 | 多個景區婦女節有優惠
    重慶這些景區「三八」婦女節有優惠一年一度的3.8婦女節即將到來,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各大旅遊景區了解到,許多景區為女性朋友歡樂過節提供優惠。節日當天,部分景區女士可享受免費購票,陪同遊覽的男士半價購票。詳細>巫溪驚現紅嘴藍鵲 在我國較為罕見
  • 鳥類專家多年追蹤記錄:滇池有13種海鷗,你看到過幾種?
    紅嘴鷗大部隊歸來,昆明2020年觀鷗季開啟了。因為紅嘴鷗紅紅的喙,昆明人對它最熟悉。11月24日,記者從昆明鳥類協會了解到,據專家多年觀察記錄,和紅嘴鷗一起來昆明越冬或遷徙路過的鷗類,不止紅嘴鷗一種,據《雲南鳥類名錄2020.1》記載,滇池流域共出現過13種鷗類。
  • 房縣野人谷首次發現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嘴藍鵲
    近日,房縣野人谷風景區管理人員在該景區首次發現了一隻羽色鮮豔、品種罕見的珍稀鳥類。經確認,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嘴藍鵲。紅嘴藍鵲又名赤尾山鴉、長尾山鵲,羽色為鮮豔的紫色,喙為紅色,是鵲類中體積最大、尾巴最長、羽色最為亮麗的一種,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也是古今花鳥畫中常見的主角。
  • 滻灞珍稀鳥類花名冊 看看到底都有啥!
    滻灞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吸引著中華攀雀、黑翅長腳鷸、大天鵝等珍稀鳥類來這裡生活,它們由之前的「客人」變成了這裡的「主人」。其中,火烈鳥等世界級珍稀鳥類的到訪,更是刷新了滻灞鳥類的觀測記錄!這裡已經成為了西安市民最喜愛的觀鳥勝地,鳥兒們的生態家園。十多年間,滻灞生態區新增水域溼地面積近1.7萬畝,新建河流親水岸線53.6公裡,河岸植被修復長度68.3公裡。
  • 黃山體態最美的鳥類:紅嘴藍鵲(圖)
    中國網3月27日訊 到過黃山的人,常能在空中、林間或路上看到一種嘴腳紅、尾羽長的鳥,這種鳥名叫「紅嘴藍鵲」,是黃山風景區分布最廣數量最多體態最美的鳥類。 紅嘴藍鵲又名赤尾山鴉、長尾山鵲,是鵲類中個頭最大、尾巴最長、羽色最美的一種,與臺灣藍鵲極為相似。體長54-65釐米。
  • 海南再添鳥類新紀錄 重點野生保護動物倉鴞被發現
    海南日報海口3月31日訊 (記者孫慧 實習生莫凡璐)頭大而圓,心形白臉上點綴著兩隻慄褐色的眼睛,乍看有點像猴子臉——這種「白臉猴面鷹」近年來多次在我省南部地區被發現及救助。海南日報記者3月31日從省林業科學研究所獲悉,經海南島野生鳥類救助信息系統統計記錄,以及鳥類專家鑑定確認,此類鳥類為國家Ⅱ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倉鴞,屬於海南島鳥類新紀錄。
  • 30分鐘救治槍傷巨鷗(圖)
    點擊進入>>>   4月12日,于洪區一農民在田地裡發現一隻受槍傷的巨大海鷗。據專家稱,這種鷗叫灰背鷗,是全世界海鷗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成體比鷹還大,在瀋陽十分少見。13日,東陵區動物防疫站對這隻鷗進行了30分鐘的手術搶救。
  • 重慶忠縣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開園
    摘要:12月20日,重慶忠縣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正式開園,這標誌著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建設邁上了新臺階、站在了新起點。據了解,今年基本建成開園後,預計可實現年綜合總產值約20.5億元,帶動約3500名農民就業,年接待遊客約35萬人次。
  • 新疆10年拍到41個新鳥種 9個中國鳥類新記錄
    12月6日,新疆觀鳥會年會公布了10年來新疆觀鳥界的主要收穫,10年間共觀測到41個鳥類新記錄,其中9個屬於中國鳥類新記錄。  根據2004年至2014年發現鳥類新記錄的時間看,2011年、2012年發現新記錄的數量最多,均為7個;喀什地區和阿爾金山保護區以及烏魯木齊周邊(五家渠、烏拉泊)等地發現新記錄的鳥類較多。  「截至2014年11月,新疆新觀測到的鳥類為477個。觀鳥會由原來幾個人到現在100餘人,人數還在不斷增加,不久的將來也許會發現更多鳥類新記錄。」新疆觀鳥會會長苟軍說。
  • 第三屆忠縣攝影藝術展覽獲獎作品展示·紀錄作品類
    近日,由忠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忠縣攝影家協會主辦,第三屆忠縣攝影藝術展覽(每兩年一屆)獲獎作品評選工作在重慶報業集團新聞傳媒大廈落下帷幕,最終評審出80幅(組)獲獎入選作品。本次攝影展自2020年4月開賽至11月30日結束,歷時7個月,共收到50多位會員及攝影愛好者的參展作品300餘幅(組)作品,這是忠縣攝協歷屆屆展收到參展人數和參展作品最多的一次,同時也彰顯了攝影愛好者對忠縣的熱情。據悉,本次大賽部分獲獎作者將被吸納為上遊新聞籤約攝影師,加入上遊新聞籤約攝影師這個大家庭。
  • 重慶又新添一個旅遊打卡地!忠縣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今日正式開園
    本次活動由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指導,中共忠縣縣委、忠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忠縣縣委宣傳部、忠縣農業農村委、忠縣文化旅遊委、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建設指揮部、重慶華龍網集團、重慶文藝網共同承辦,重慶市文化旅遊協會、成都旅遊協會協辦。據了解,舉辦首屆三峽橘鄉旅遊文化節是推動三峽橘鄉文化、塑造三峽橘鄉旅遊品牌、帶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
  • 青島境內鳥類達393種 "神話鳥"在青"復活"(圖)
    以2014年為例,就新發現了中華攀雀、冠魚狗、灰林鵖(jí)、白腹鷂、草鴞(xiāo)、小鴉鵑和斑魚狗7種鳥類。「中華攀雀是中國特有的鳥,在大沽河口被發現。 」孫大慶介紹,冠魚狗在小珠山發現,灰林鵖在大公島發現,小鴉鵑是在羅家營的一片竹林中發現的,而翠鳥中的「黑白」屬斑魚狗則是山東首次發現,在小珠山逗留。近些年在青島還發現了震旦鴉雀、紅嘴巨鷗、尖尾濱鷸、三趾鷸、黑翅鳶等新增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