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宋春曉 德州報導
開放課堂,讓家長也有機會走進課堂體驗教師角色,這是學校創新課程模式,拓寬教育資源的創新之舉,12月10日下午,德州新湖南路小學一年級九班舉辦「家長進課堂 攜手助成長」活動,讓學生家長走進校園,走進課堂,走近學生,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拉近了家庭和學校的距離,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上課鈴聲響後,夏晨陽媽媽穿著「白大褂」走進教室著實把同學們嚇了一跳,經歷過多次醫院打疫苗的同學看到夏晨陽媽媽的打扮以為是來給同學們打針的,原來夏晨陽媽媽為孩子們帶來了一場實用的秋冬季感冒預防講座,夏晨陽媽媽首先介紹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的區別,接著談到感冒的傳播途徑主要有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再進一步分析如何預防感冒,洗乾淨手是最為重要的環節,夏晨陽媽媽帶著同學們通過六步洗手法,逐一演練,看似簡單的洗手卻有著嚴格科學的步驟,學生們個個投入其中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她的到來為同學們帶來超級實用,受益終生的知識,深受同學們的歡迎。
崔梓夢媽媽則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堂有趣的科學實驗課,為同學們介紹什麼是非牛頓流體,同學們雖然不太明白那到底是什麼,但是據說是一個趣的現場實驗,大家特別期待,當崔梓夢媽媽帶著澱粉、一次性餐盒、清水、色素、筷子、氣球、漏鬥、紙杯、錘子等物品走進教室時,大大的問號掛在孩子們的腦中,寫在孩子們的眼中。崔梓夢媽媽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向同學們講解什麼是非牛頓流體,並讓同學們了解實驗物品和操作注意事項,通過實踐的方式讓學生們嘗試觸摸和按壓並進行觀察和敘述,最後在崔梓夢媽媽的指導下同學們親手製作了「解壓球」,同學們在科學實驗課不但學到了科學知識,更通過參與愛了上科學實驗課。
家長進課堂是一節為學生補充社會知識、生活常識的「社會課」,也是一節立足學校、以班級為平臺的「校本課」,是一節連接家校、展示校風、發展校園文化的「招牌課」,「家長進課堂活動進一步開拓了學生們的眼界、完善學生們的成長知識,增進家校之間的了解與友誼、豐富學校『寬』教育的文化內涵。」班主任劉文超告訴記者。
家長在臺上講課,老師們也和孩子一樣仔細聆聽,看到爸爸媽媽們和孩子們的互動,齊博老師也表示增加了不少見識,感謝家長們帶來各個領域的新知識。
從開學到現在半年多的學生生涯,孩子們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一年級九班的同學們在老師的辛勤培育下,由原來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任性愛發脾氣的「淘氣蛋」變成了自己穿衣吃飯遵守課堂紀律的「乖孩子」,此次活動一年級九班的夏晨陽媽媽和崔梓夢媽媽為班級奉獻了兩節精彩的講課,用各種各樣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形式,給孩子們帶來別樣的課堂,使班級的孩子學到了課堂上難以學到的知識。
活動結束後,劉文超老師向兩位學生家長頒發了「優秀家長」榮譽證書,同學們也在學習課外知識、實踐技能和加強個人品行修養中,感悟著生活的真諦,培養適應社會的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