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教育 成都天立讓學校重生
創辦成都天立學校於我而言是選擇了一件有意義的事。相對其它一些身外之物,我更看重學校最後能留給學生、留給我們這個時代什麼東西。——成都天立學校總校長楊昭濤
「聯合國」師資打造達人課程
國際範兒的中國學校、好玩的成都學校——成都天立學校
出任泡桐樹小學校長那年,楊昭濤30歲,成為成都最年輕的名校小學校長。在掌舵泡桐樹小學的10年間,她成功創辦了泡桐樹小學教育集團,親手締造出泡小教育神話,其間還兼任了4年青羊區教育局副局長。在不惑之年,她卻「筆鋒一轉」,成為第一個辭職成都名校的校長。「辭職那年,我感到教育到達了天花板,一場教育的真正變革亟待發生。如今在使命感的驅使下,我回來,是為了重塑教育,讓學校重生!」楊昭濤說到。
出離,是為了更好地回歸。辭職後,楊昭濤結緣天立,沉默醞釀六載。帶著教育信仰和人生使命,她遍訪國內外名校、問道專家、潛心研學,不斷反思、尋覓教育的根和靈魂,詩與遠方,只為心中的教育伊甸園。今年九月,這座由楊昭濤一手打造,被業界譽為「頂級」「旗艦」的「充滿愛和智慧的、國際範的中國學校」——成都天立學校即將綻放成都!「重塑教育,讓學校重生」,這份教育情懷一直是迴蕩在天立這片熱土上的最強音,成為當前學校整體建設運營的巨大精神動力和成都天立矢志不渝追求實現的偉大教育使命。
傳統的因材施教是因教材而施教,著眼於教材,傳授課本知識,是一種「照本宣科」式的、漫灌式的、標準化的工業教育,而成都天立學校著眼於人,賦能於人,倡導的是因人才而異的施教方式,強調人性化、以學生個性化多元發展為本的教育。「每個孩子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天賦也是不一樣的,教育的任務就是要幫助孩子找到天賦。天立學校就是要通過因『才』施教,引導學生發現天賦、發展天賦、實現天賦,明確自己的人生道路。」
為此,楊昭濤提前一年就凝聚了一批優秀的管理團隊,集合雄厚的研發師資,自主開發出一套天賦潛能智能評估系統。今年新入學的每一位孩子,都將進行天賦潛能的前端測評。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學習程度測試,天賦潛能測評主要根據學生在能力上的特點給予未來發展方向的建議。進入學習生活後,老師根據每個學生的測評方向因材施教,進行個性化輔導和作業定製,而不是布置統一的、無針對性作業;家長也能明確孩子的優點和興趣愛好,通過營造環境和不斷啟發,幫助孩子一步步尋找自我,引導孩子主動學習。而通過構建老師、學生、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生態系統,楊昭濤希望最終能在成都天立實現成長自我、成就學生、成全家庭、服務社會的共享教育。
「這只是一個前端測評,並非給孩子貼上標籤。家長需要意識到,每個孩子都獨一無二,他們都將有自己的作為和成就。」楊昭濤相信,世界上沒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適宜的教育。真正的好教育必須與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做到因材施教,還要與社會環境以及當時的科技水平相適應。「成都天立學校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地為成都孩子創造適宜他們發展的積極環境,再用天立的『達人』課程體系去啟發他們,讓每一個孩子都尋找到自己內心的種子。」
要讓一所高品質的學校煥發持久生命力,僅僅依靠單一的課程體系是不夠的。成都天立的「達人」課程,為0~18歲的學生定製了一體化的成長方案——有凸顯「民族化」的國家必修課程;著眼「國際化」的天立專修課程;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喚醒天賦賦能的「個性化」驕子選修課程;還有家校社一體化的「社會化」社會實踐課程。
而根據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學習發展規律,以及學生成長規劃需要,成都天立從幼兒園起,就將課程日程安排細化到24小時、365天,讓孩子從小養成時間管理意識,提升時間使用效率,也讓課程安排更科學有效。
如果說百花齊放的課程格局為學生多元成才提供了載體;那麼成都天立50:1臻選的教師「夢之隊」,則是課程實施的有力保障。去年11月,應聘成都天立學校小學部的教師招聘信息名單轟動教育圈。這份名單上的研究生學歷教師超總人數的一半,分別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美國俄亥俄大學、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國內外名校。目前,成都天立強大的師資陣容被業界稱為「聯合國教師」——他們帶著全球視野和世界名校留學經歷而來,並有著美國、英國、澳洲、韓國、中國香港等國際學校的任教經驗。而老師們不同學歷、不同職業的多元視角,能全方位給天立的每一個孩子支持賦能。
而在成都天立學校內部,匯聚了以美國史丹福大學國際比對教育學碩士&卡耐基梅隆大學應用統計學碩士塗孟軒,香港大學教育學博士、國際兒童閱讀研究實踐專家肖昀芸,電子科技大學數據中心博士後賀錦敖等所組成的「博士科研團」;更有中國香港教育局資優教育委員會主席丘日謙、臺灣道禾書院創始人曾國俊、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秘書長楊東等組成的課程研發專家團隊。他們具有教育情懷、愛教育、懂教育、愛孩子,而通過矩陣式的全方位培訓培養,這支卓越校長及教育團隊,以修身為發展方式,以愛生為教育方式,以學習為生活方式,以研究為工作方式,創新前行,締造出幸福而有意義的教育人生。
您還在用分數作為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嗎?楊昭濤曾經也有同樣的困擾。作為母親,她不斷為女兒選擇適合的教育,輾轉就讀於公立名校、新辦國際學校、公立高中國際部甚至在家自學。最終,楊昭濤選擇尊重女兒,支持她報考國外藝術設計類院校。而就在今年五月,她的女兒憑藉優異的藝術成果,已從美國排名第一的時尚設計學院帕森斯設計學院畢業。
紮根教育的情懷和女兒翻轉式的改變讓楊昭濤深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沒有差生,只有差異。通過天賦潛能的前端測評以及分層、分類教學,成都天立試圖找到每個學生獨特的使命,幫助他們尋覓隱藏在體內的天命和註定要做的那一件事,來成就每一個學生。
而學生未來的道路,也因各自的使命不同而不再單一。除了高考,孩子們還可將未來的道路鋪向留學、藝術、職業教育等多個方向。
不同於標準化的校園建設,作為一所擁有自己獨立設計研究院的學校,成都天立學校從學生的訴求出發,進行最初的校園設計構思。「我們認為,學校應是滿足兒童純真幻想、擁抱自然需求的趣味空間;是溫暖安靜的學習場所;同時也應是與兒童共生共長的、能沉澱歲月的時光校園。」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百花園、百果園、百草園、環校綠道、攀巖館、遊泳館、書院、影劇院……成都天立,是一座生態花園、書香學園、藝術雅園、活力樂園、科技網園、明淨家園!在成都天立,校園建築不在是枯燥的「盒子群」,而是自如、交互、豐富的兒童學習空間,生活遊玩空間。學生能在1600平方米的兒童閱讀館品味全球書香,端坐國學堂汲取傳統中國文化的精髓,也能在閱讀大廳體驗社群式閱讀帶來的觀點碰撞。學校無處不在的閱讀空間讓孩子浸潤在書香校園濃厚的氛圍中,從專業兒童圖書館、天立學堂、書香心齋、親子閱讀吧、天立書院、書畫室的空間構築,提倡樂學善思,不斷激發求知慾,培養持久的學習力。而現代化兒童劇場,讓孩子不論在臺上臺下,都能享受科技帶來的極致視聽體驗。當智能課程遇見智能教室,編程、機器人、zspace、3D列印擦出別樣火花……
尊重天性、培養天性、呵護天性、開啟靈性。在成都天立,建築與教育相互交融,同生共長,環境育人在這所學校得到充分的表達與呈現,「玩中學,學中玩,通過玩耍開心智。期待這所學校成為孩子們最喜歡、最好玩的學校;成為孩子們童年最美好的記憶,滋養其生命,成為他們人生最堅實的起步。」
而作為學校,「達」學生的方式僅限於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培養嗎?楊昭濤認為,生活即教育,教育應回歸本質,學校應從生命的本源出發,給予孩子健康、安全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為了讓孩子們呼吸到清新自然的空氣,成都天立學校採購目前市面上最優的空氣淨化系統,全屋新風淨化與24小時中央空調完美結合,讓孩子最基本的一呼一吸也得到保障。水是生命之源,成都天立採用六級過濾的機場級直飲水,孩子扭開水龍頭就喝水也放心。而為了讓孩子擁有香甜的美夢,早在2017年,楊昭濤就帶領團隊赴上海參加教育裝備博覽會,並化身設計師和質檢員,深度參與建設裝修工作,在開學前5個月前就完成學生床、櫃檯等的製作生成,提前敞放透氣。校園裡,課桌椅以每天至少6小時的時間陪伴學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幼小階段正是孩子骨骼生長的黃金時期,天立以普通課桌椅10倍的價格,為每一位學生購置美國KI課桌椅,讓孩子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生活。」而在飲食方面,成都天立擁有五星級明廚亮灶,保證食物生產安全衛生。在食材方面,學校堅持選擇有機綠色食材,注重學生每天所需營養的健康搭配、營養膳食。在烹飪方法上,儘可能採用蒸煮等健康方式,儘可能保留食物的營養和本味。
成長每一位教師、成就每一個孩子、成全每一個家庭,這是成都天立教育矢志不渝的初心!2019年9月,我們期待成都天立於蓉城驚豔綻放!
2019年計劃招收一年級8個班,二年級2個班,每班不超過36人。報名登記渠道現已開通,新生家長可掃描左側二維碼登記預約面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