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不分文理後,6選3科目組合會直接影響考生們報考大學專業,而在2020屆考生填報志願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不少考生對選考科目能報考的專業並不了解,所以導致大家在填報時手忙腳亂,很容易出現失誤。
要知道不同專業的選考要求都是各不相同,下表為2020年全國高校在津招生本科專業提及的不同選考要求所佔比重,其中提及物理的專業比重在6門科目中遙遙領先。
而除了自己選考科目所對應的專業之外,考生們同樣還能報考「不提科目要求」的專業。由此可以推算出來,物化生地史政6門科目的專業覆蓋率分別為91.6%、62.2%、53.6%、45%、45%和43.8%。
數據來源於網絡
所以2021屆新高三考生一定要未雨綢繆,避免因為自己的準備不充分而填報失誤。今天我們就結合2020年全國高校在津招生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為大家整理出來不同選考科目都能夠報考哪些專業方向:
雖說物理是大家公認的難學科目,但如果選考了物理,就意味著你可以選擇絕大多數的理工類專業。
物理的專業覆蓋率高達91.6%,像是熱門的計算機、電子信息、機械還有近兩年大熱的物聯網、大數據,這些專業普遍都是要求選考物理的,所以說選考物理的考生完全不用擔心選不到好專業。
各個高校不同專業關於物理科目的選考要求也是有所區別:有的單限物理,沒有選考物理科目就肯定無法報考;還有的是在物理及其他科目中選考任意一門就能報考,條件較為寬鬆;還有的要求必須同時選考物理和其他科目,這個要求就更為嚴苛了。
即便是同一個專業,在不同的高校中也是可能會提出不同的選考要求的,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
選考化學的專業覆蓋率為62.2%,自然比不上可選擇專業範圍高達9成的物理科目,不過跟文科科目比起來還是很具優勢的。
單限化學的專業可選擇性並不算多,主要以跟化學相關的化學基礎學科、材料、化工等理工科專業為主,同時像藥學、中藥學這類醫學類專業也包含在內。
其實化學常常會與其他兩門理科科目進行兩兩組合:「物理+化學」可選考材料、化工、機械等眾多工科類專業,而「化學+生物」則被認為是學習醫學類專業的必選科目組合。
生物可選考的專業範圍並沒有集中在某一大類,而是大致鎖定在生物科學、中醫學等方向,只限選考生物的專業數量較少,更多的要求是滿足物化生其中之一即可。
所以大家不必只局限於生物一門科目,可以多關注選考要求中不單限生物的其他專業,這樣還能夠擴大自己可選擇的專業範圍。
翻看2020年高校在津招生專業的選考要求,僅要求選考生物的專業真的是屈指可數,更多的還是在一些理工類、醫藥類專業中要求「2選1」或者「3選1」。
雖說地理是文科科目,但它兼具了文科和理科的特點。單限地理的專業並不是很多,基本還是以跟地理相關的理工類專業為主,所以選科組合偏理的考生更適合考慮這些專業。
單限地理的專業還是比較少的,基本上都是測繪、遙感一類的專業。歷史學這樣的文科專業主要是在「歷史或地理」中任選其一,而像地理科學、建築學這類工科專業則要求在「物理或地理」中任選其一。
要求選考歷史的專業則全部都是偏重於人文社科方向的,要麼是與歷史強相關的歷史學類,要麼是法學中的民族學方向,以及同樣文科性質鮮明的漢語言文學專業。
歷史學類專業基本都是要求選考歷史的,不過有的是單限歷史,有的可以多選一;而部分法學和漢語言文學專業也對歷史科目有一定的選考要求,這就需要看各高校相關專業的具體研究方向了。
其實歷史和政治都屬於純文科科目,二者可選擇的專業範圍比較受限,都是以人文社科類專業為主,所以如果局限於這兩門科目的話,能夠報考的專業相對就比較少了。
像馬克思主義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這類跟政治強相關的專業基本都是要求必選政治的,還有部分法學類專業的公安學方向則對思想政治有一定的要求;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管理類專業會要求在「政治或歷史或地理」三門文科科目中任選其一。
這類不限選考的專業大多以人文社科和管理類專業為主,也就是說無論你偏文還是偏理,這些專業都是可以報考的。
雖說不限選考科目的專業很多,但是它的弊端也正是因為沒有任何選科上的限制,所以報考這類專業的考生肯定會非常多,競爭十分激烈。
剛剛我們總結了不同科目可以報考的專業方向,不過這也只是給大家提供一個大致的參考範圍,因為不同高校、專業對於選考要求都是各不相同。所以大家在選擇院校和專業時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具體的選考要求,避免因為選科問題而直接影響自己的志願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