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月清風
演戲或表演是老劉家的祖傳看家本領,前有劉邦封韓信——假戲真做;後有劉備摔阿鬥——收買人心。今天,我們不說劉邦,也不說劉備,只說說以上二位的同門宗室——劉秀。
#01.
東漢光武帝劉秀無疑是一位雄才大略、文武兼備的開國之君。這一點,早在其創業初期就已展露無遺。
劉秀與劉縯是一對親弟兄,據史書介紹:二人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漢景帝之子長沙定王劉發後裔。兩人於公元22年,趁天下大亂,江山板蕩之際,共同起兵討伐王莽,南徵北戰,屢建奇功,特別是在決定王莽新朝命運的昆陽大戰中,更是以少勝多,建立了豐功偉績,並因此而聲威大震。但是,各路起義軍出於自身利益的考量,卻看中了生性懦弱,無兵無權且便於控制的漢朝宗室後代、也是劉秀的族兄——劉玄,擁立其做了皇帝,並建立了「更始」政權。
劉縯的部將皆為劉縯沒能當上皇帝而憤憤不平,其中,有個叫劉稷的大將公開與劉玄叫陣,並屢次違抗更始帝劉玄的命令。一度曾十分懦弱的劉玄,見此,勃然大怒,當即將劉稷拿下。見自己手下兄弟劉稷被綁,劉縯遂站出來為其說情開脫,可是令劉縯未曾料到的是,劉玄不僅沒有釋放劉稷,反而就勢將劉縯也一併拿下,並與劉稷一起推出去咔嚓了。
得知哥哥被砍,劉秀異常悲憤,但表面上卻顯得十分鎮定。因為劉秀十分清楚地知道,自己此時只要稍有閃失,就會步自己哥哥的後塵,招致殺身之禍。思來想去,當天,劉秀即快馬加鞭從前線返回朝廷,拜見了更始帝。劉秀一邊連連叩頭謝罪,一邊表示要與劉縯劃清界限,堅決站在皇帝一邊。
劉縯原來的部屬多有不服,見劉秀到來,紛紛到劉秀處致哀吐槽,可是劉秀皆當面勸阻,談吐之間,從不流露自己的一絲真情,只是頻頻地檢討自己的罪過,將孫子一裝到底。對於自己在昆陽大戰中所立下的不朽功勳,也從不向他人提及。
當然他也不為劉縯服喪,「喝酒擼串K歌」一如往常,好像壓根兒就沒有發生過殺兄之事。劉秀這種隱忍謙卑的態度,最終解除了更始帝的猜忌,以致後來,更始帝本人也覺得這事做得有點過分,對不住劉氏兄弟。為了表示歉意和補償,不久後更始帝便拜劉秀為破虜大將軍、武信候,劉秀終於避免了殺身之禍。
當年秋,劉秀便與更始帝決裂,並以破虜大將軍行大司馬事的身份率軍開赴河北,開始了一統中國的建國大業。
#02.
劉秀率軍「鎮撫」河北時,遇到的最大對手則是已在邯鄲稱帝的王郞。當劉秀率軍到達王郞的地盤柏人縣時,王郎的大將李育已在柏人城下擺好了陣勢,擋住了劉秀軍的去路。劉秀手下的偏將朱浮、鄧禹立功心切,根本未把李育放在眼中,招呼也不打,當即便張牙舞爪,拍馬揮刀,一擁而上。結果剛一交鋒,便被李育打得鼻青眼腫,滿地找牙,不僅未佔得絲毫便宜,反而損兵折將,並丟失了很多糧草軍需。殿後的劉秀得知消息後,遂收集朱浮、鄧禹的散卒,重整旗鼓與李育在柏人縣城的郭門再次交戰。劉秀果然厲害,一舉擊潰了李育,盡奪被李育所繳獲的軍需糧秣。見打不過劉秀,李育只好退回縣城堅守,劉秀大軍遂將縣城團團圍住,反覆攻打,可始終未能拿下,無奈中,只好率兵轉攻柏人縣旁的廣阿縣。
正在劉秀率軍大舉進攻之時,上谷太守耿況、漁陽太守彭寵等人又各自派遣部將吳漢、寇恂率領突擊騎兵前來助陣。於是,劉秀軍大振,又乘勝先後攻下了廣阿、鉅鹿、邯鄲等城,並誅殺了剛剛稱帝不久的王郎。
就在這一當口,發生了一件頗有意思的「小事」。劉秀在收集王郎的文書時,發現了自己的一些下屬、官吏在戰前與王郎相互勾連並誹謗詆毀自己的書信,數量近千封。見此,劉秀氣憤不已,恨不得將這些腳踩兩隻船的下屬統統拉出去砍了,但現實卻清楚地告訴他,此時正是用人之際,革命尚未成功,仍需同志努力。稍一思忖,劉秀遂一不做,二不休,他將眾將召集一處,當著眾人之面將上千封信件全部燒毀,燒完,劉秀又安慰道:「我之所以如此,就是為了讓那些翻來覆去內心不安的人心安。」
讀過《三國》的人皆知,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也曾玩過這麼一手,可很少有人知道,曹操的這一手學的竟是劉秀。
#03.
建武元年(公元25年),天下由大亂到更亂,是時,更始帝治下的長安更是混亂不堪,四面八方皆紛紛背叛更始政權,割據一方,稱王稱霸。被更始帝任命的梁王劉永在睢陽縣擅權行令,公孫述在巴蜀自稱為王,李憲自立為淮南王,秦豐自號楚黎王,張步在琅邪郡起兵,董憲在東海郡起兵,延岑在漢中起兵,田戎在夷陵起兵。此外還有號稱為銅馬、大肜(音róng)、高湖、重連、青犢、五校等數十支農民起義軍也乘勢而起,攻城掠地,摧枯拉朽……
以統一天下、興復漢室為己任,且剛剛稱帝的劉秀,自然不能容忍如此的亂局,遂調兵遣將,準備將以上大大小小的軍閥和農民起義軍一一殲滅。稍做準備,劉秀就於當年秋,親率大軍將駐紮在鄡(音qiāo)縣(今河北省辛集市)的一支農民起義軍——銅馬軍團團圍住,被圍約半年後,城中彈盡糧絕。
一天晚上,城內的義軍,趁著黑夜奪路而逃,劉秀哪裡肯讓,遂率軍猛追,一直追到館陶縣附近,才將其一舉殲滅。這邊戰事剛完,而高湖、重連兩處的義軍,又從東南趕來。劉秀又率軍迎敵,並在蒲陽山一帶,將其全部擊敗並迫使其繳械投降。因戰事未完,強敵環飼,同時也為了秀一秀自己的寬宏大量,並藉此懷柔其餘的敵手,劉秀遂將投降的義軍首領全部封為列侯。雖被重用,可是這些投降之將卻慌恐不安,皆認為這是劉秀的權宜之計,早晚會逮個機會和理由將他們辦了。
劉秀查知這一情況後,遂甜言蜜語對幾個降軍之將逐一安撫,而後又命令其各自回營繼續指揮其所率之軍。為了徹底打消他們內心的種種顧慮,劉秀還於當天晚上,獨自一人騎著一匹劣馬深入到投降之軍的營中,一一地考察巡行,以示關懷親信。
史書記載,劉秀走場之後。「降者更相語曰:『蕭王推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投死乎!』,從此,大家決心一門心思跟定劉秀風風火火闖九州。一個月後,見眾降將皆服,劉秀遂將投降之軍全部打亂分配給了自己的嫡系將領。
一個月前的所謂推心置腹,果然是緩兵之計。
#04.
賈復是劉秀帳前的一員猛將,排位雲臺二十八將之第三位。賈復打起仗來總是勇往直前,不管生死,在射犬等地大破青犢軍的激戰中,作為主將的賈復身先士卒,高舉大刀率先殺入敵陣,衝亂了敵軍陣腳,挫敗了敵軍的攻勢,取得了戰鬥的勝利。由於賈復的勇猛善戰,眾將皆對其佩服有加,他也因此多次在戰鬥中立下赫赫戰功。一次,賈復在與五校軍的戰鬥中,不幸身負重傷。劉秀聽說後,十分沉痛,他愁眉苦臉意味深長地對身邊的將領講:「我之所以不讓賈復單獨率軍作戰,獨當一面,是因為他打仗太不顧惜自己了。今天果然發生了不幸,使我的名將受了傷。聽說他的妻子懷了身孕,如果生下女孩,我的兒子就娶她;如果生下男孩,我的女兒就嫁給他,不要讓他再為妻子擔憂,讓他安心養傷。」
尚在養傷中的賈復聽說了劉秀這番熱氣騰騰的體貼之言後,感激涕零,傷勢尚未痊癒,就立即趕赴薊城,追上了劉秀。見賈復前來助陣,正陷於苦戰中的劉秀和營中將士皆十分地高興。果然在隨後的戰鬥中,賈復又是衝鋒在前,並率軍很快攻克了鄴城,又立新功。
有人講,劉秀是指腹婚的始作俑者,至於是否兌現了諾言,史書中語焉不詳。但史書中確切記載,劉秀共有5女,賈復也有5子,可是劉秀的5女皆名花有主,並無一人下嫁於賈家,如此看來,劉秀最終還是爽約食言。
縱觀劉秀這一樁樁精彩的表演,稱其為老戲骨可謂是實至名歸。
如果讓我打分,至少應在9分以上。為何?一者演技高。哥哥被殺,劉秀心中自然是悲慟萬分,可是雖然心中波濤萬丈,但在表面上他卻神清氣閒,不露聲色,將自己的悲痛隱藏得不見絲毫,如此過人的心理素質、高超的自控能力和演技,試問,古今又有幾人能及?二者風險大。在哥哥被殺,險象環生之時,劉秀甘冒風險在第一時間內面見更始帝;在收降銅馬義軍後,劉秀又將生命置之度外,單騎深入降軍之營。這種膽量、手段和功夫更非一般人所能為。三者效果好,古往今來,劉秀的表演不僅贏得了無數古今觀眾持久的喝彩,也贏得了最終的勝利和東漢195年的天下。
為何只打9分,而不打10分?這是因為,劉秀與其太祖——劉邦相比,在演出的場次、變臉的速度和臉皮的厚度等方面還要稍遜一籌。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明月清風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