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傳說中的,上古十大神獸

2020-12-19 海侃神聊

上古十大神獸是指漢族神話傳說中的怪獸,這十數種神獸分別為白澤、夔、鳳凰、麒麟、檮杌、獬豸、犼重明鳥、饕餮、腓腓。出自《山海經》,《淮南子》等著作。

白澤,白澤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地位崇高的神獸,祥瑞之象徵,是令人逢兇化吉的吉祥之獸。白澤亦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曉天下萬物狀貌。《白澤圖》曰:羊有一角當頂上,龍也,殺之震死。《三才圖會》中白澤是獅子身姿,頭有兩角,山羊鬍子。

夔。夔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條腿的怪物。《山海經·大荒經》記載: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裡。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裡,以威天下。(譯文: 夔牛是古時代神獸,古時生於東海流波山,形狀似牛,全身都是青色的,沒有長角,只長了一隻腳,每次出現都會有狂風暴雨。它身上還閃耀著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聲和雷聲一樣震耳欲聾。後來黃帝得到這種獸,用它的皮製成鼓並用雷獸的骨做槌,敲擊鼓,鼓聲響徹五百裡之外,威懾天下。 )夔是傳說中的一條腿的怪物。

鳳凰。鳳凰,亦作「鳳皇」,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雄的叫「鳳」,雌的叫「凰」,總稱為鳳凰,亦稱為丹鳥、火鳥、鶤雞、威鳳等。常用來象徵祥瑞,鳳凰齊飛,是吉祥和諧的象徵,「鳳」和「凰」原指兩種五彩鳥,鳳是鳳鳥,凰則是皇鳥,《山海經》曰:有五採鳥三名,一曰皇鳥,一曰鸞鳥,一曰鳳鳥。

麒麟。麒麟:中國傳統瑞獸,性情溫和,傳說能活兩千年。古人認為,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有時用來比喻才能傑出、德才兼備的人。[1]《禮記·禮運第九》:「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可見麒麟地位起碼與龍同等,並不低於龍。從其外部形狀上看,集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就於一體;尾巴毛狀像龍尾,有一角帶肉。但據說麒麟的身體像麝鹿,它被古人視為神寵、仁寵。麒麟長壽,能活兩千年。能吐火,聲音如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有毛之蟲:有毛的動物)

檮杌。 檮杌別名傲狠,中國神話中上古時期的四兇之一。據《神異經》記載,[1]檮杌是生活在偏遠西方的怪物,它體格像老虎而毛類犬,毛很長,臉有點像人,腿有點像老虎,嘴巴長有像野豬一樣的獠牙,尾長丈八尺,在西方稱霸,能鬥不退。

獬豸。又稱獬廌、解豸,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獬豸擁有很高的智慧,懂人言知人性。它怒目圓睜,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發現奸邪的官員,就用角把他觸倒,然後吃下肚子。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稱,它是勇猛、公正的象徵,是司法「正大光明」 「清平公正」「光明天下」的象徵。

犼 明清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獸,根據中國古代見之於史冊的神話故事和流傳於民間的少量傳說證實,它的出現晚於大部分神獸、兇獸乃至瑞獸,最早只是一種似犬的野獸,直到明清時期才成型的怪物。犼,俗稱為望天吼、朝天吼、蹬龍。

一說其是龍族的剋星,好食龍腦,民間有流傳「一犼可鬥三龍二蛟」東海有獸名犼,形如兔,兩耳尖長,僅長尺餘。獅畏之,蓋吼溺著體即腐。《偃曝餘談》有載。體型雖小,亦能搏龍,勝後以其食之。

重明鳥。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鳥。其形似雞,鳴聲如鳳,此鳥兩目都有兩個眼珠,所以叫作重明鳥,亦叫重睛鳥。它的氣力很大,能夠搏逐猛獸。能闢除猛獸妖物等災害。在中國民間新年風俗中,貼畫雞於門窗上,實即重明鳥之遺意。重明鳥又叫雙睛鳥,它的兩隻眼睛中,各長有兩個瞳孔。它的身形像雞,叫起來聲音像鳳凰一樣嘹亮動聽。它常常把身上的羽毛全部抖落,用光光的翅膀拍打著沒有羽毛的身子,在高空中起舞迴旋。它能驅逐虎、豹、豺、狼等猛獸。

饕餮。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兇獸,它最大特點就是能吃。它是一種想像中的神秘怪獸。這種怪獸沒有身體是因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體吃掉,只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最後把自己都給吃掉了。它是貪慾的象徵,所以常用來形容貪食或貪婪的人。

腓腓。古代中國傳說中的野獸。《山海經》中記載,腓腓的樣子像狸,身披鬣毛,長著一條白色的尾巴,飼養它可使人解憂。有點象狸,白色的尾巴,脖子上有類似馬鬃的鬃毛。養之可以解憂愁。

相關焦點

  • 十大神獸
    中國古代有很多關於動物的傳說,人們相信動物能夠通宵神靈,很多人將動物當做吉祥物或者圖騰,在《山海經》中記載了很多如今已經見不到的神奇物種,被稱為神獸,人們相信它們擁有無邊的法力和各種神奇的能力,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上古的十大神獸。
  • 盛世中的神獸: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動物,以及展現出的多重文化寓意
    閆德亮在《中國古代神話文化尋蹤》中如是寫道:「遠古神話是一個民族在蒙昧時代所走過的歷史足跡。」這些流傳後世的神話傳說,為我們展現了蠻荒時代的人類文明曙光,在神話傳說中出現的神奇動物們,則傳遞出海量的遠古時期文化信息。(一)神話傳說中的神獸,有何文化寓意?
  • 《宸汐緣》中白澤,原來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之一
    在《宸汐緣》最新劇集中,靈汐為尋靈獸白澤,誤入化生池被吞天獸帶走,還差點黑化,幸虧九宸及時趕到將其救下,並在天宮審訊中護其周全,也因為白澤獸與王母結怨。那白澤是什麼神獸呢?其實白澤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地位崇高的神獸,祥瑞之象徵,是令人逢兇化吉的吉祥之獸。白澤亦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曉天下萬物狀貌。它知道天下所有鬼怪的名字、形貌和驅除的法術,所以從很早開始,就被當做驅鬼的神獸和祥瑞來供奉。
  • 上古十大神獸,寫玄幻小說可以用的到的
    在上古時期,有十大神獸,他們分別是太陽燭照、太陰幽熒、青龍、白虎、玄武、朱雀、黃龍、應龍、螣蛇、勾陳,行者今天就把這十大神獸做一下詳細的介紹,相信許多寫玄幻小說的朋友可以用到。  第一、太陽燭照。傳說太陽燭照是盤古的一隻眼睛以及他斬斷的陰陽二氣中的陽氣結合到一起產生的神獸。
  • 上古神話中掌控火的七隻神獸!第二是只烏鴉,第一是創世神!
    其實,在上古神話中,能夠駕馭「火」這種強大元素的神獸,不但有著秒殺人類的強大實力,就連其他異獸也是望塵莫及。今天,阿草就來為大家盤一盤,上古神話中,能夠御火的七種神獸。第五:畢方我們之前說過,畢方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是大火之兆,畢方的名字有可能來自竹子和木頭燃燒時發出的噼啪聲響。畢方的外形象丹頂鶴,但是只有一條腿。傳說黃帝在泰山跟鬼神戰鬥時,畢方還幫助了他,後來,畢方也被稱為火神的侍寵。
  • 上古十大神獸的始祖,第1個是麒麟的祖宗,應龍是2種神獸的結合
    眾所周知,上古有十大神獸,分別是太陽燭照、太陰幽熒、青龍、白虎、玄武、朱雀、黃龍、應龍、騰蛇、勾陳。當然還有一種書法是白澤、夔、鳳凰、麒麟、檮杌、獬豸、犼、重明鳥、畢方、饕餮、腓腓。不管究竟是哪些,排位又是如何,它們都是十分威猛的,法術價位高強的猛獸。
  • 上古神話中的十大正神,最早的神仙
    中華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無數的神話,無數的神明。有這麼十位神明,在時間的長河中,一直烙印於中華的神話體系中,下面我們來看看是哪十位。一代天帝 帝俊帝俊,又稱 「帝夋」,是中國古神話中的上古的天帝,第一代天帝,五帝之一,又被認為是詩經中的「昊天上帝」,是帶有至高神之位的天,在《山海經》中,他有三位妻子羲和、常羲和娥皇,生有十日和十二月,因此,又為日月之神或日月之父。
  • 奇聞:上古神話中的十大正神,最早的神仙
    有這麼十位神明,在時間的長河中,一直烙印於中華的神話體系中,下面我們來看看是哪十位。開天之神 盤古盤古,傳說是遠古時期,天地未開時期,孕育的生靈,在誕生之期便用神力將天地闢開,自此開地開始分明,而盤古的身軀化成了天地萬物,左眼化出太陽,右眼化出月亮,毛髮化為星辰,身體四肢化為東南西北四極和三山五嶽,血液成江河,骨骼化為礦藏等等。
  • 古代十大神獸排行 真龍不死鳥都沒上榜?
    但是《山海經》中大多數記載的神話故事的確是讓人難以置信,就比如當中對各個神獸的描寫。  《山海經》中描寫到,華夏神州是一個天地靈氣充沛的地方,流傳著許多上古大神的故事,像是女蝸、后羿、夸父、伏羲等等。而在神州各地,還有許許多多的靈獸,這些靈獸往往都有著非常奇特的外形,和非常強大的力量。一部分能給人們帶來幸福的,稱之為瑞獸;而會給人類帶來災害的,便叫做兇獸。
  • 《山海經》上古異獸能預言未來?專家:不是神話傳說,可能是真的
    異獸是中國上古神話裡的奇異動物,《山海經》和《淮南子》裡面記載數量最多。在《山海經》中記載的異獸,大多數長相十分的怪異,比如有身軀如山脈的燭龍,也有長著鳥羽的應龍,還九個尾巴的狐狸。除此之外它還記載著數十種可以預言未來的上古異獸。《山海經》裡面認為,異獸如果現身於世,就是在預示著旱災、瘟疫、戰爭等等的到來。那麼它的這類預言究竟出自上古先民的神話傳說,還是確有其事呢?首先先來跟著我一起來來看能預言旱災的上古異獸肥遺吧。
  • 從上古神話到志怪小說人類怎樣「馴化」了神獸
    中國神話的譜系是中國文化譜系的體現,隨著對中華創世神話的不斷梳理,「神獸」作為神話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元素,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談論。神獸不僅是神話中的必要角色,更是人類各種內部、外部關係的折射。研究神獸在歷史脈絡中的位置,何嘗不是對民族精神的探索?  ———編者  「神獸」這個概念是和神話伴生的。
  • 古代成語中的上古神獸,除了睚眥必報、巴蛇吞象你還聽過哪些?
    簡單來說,成語就是一種長期沿用的固定短語,大多都來自於歷史故事、經典著作和民間傳說,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幾句與上古神獸有關的古代成語,當然,這其中並不包括過於常見的「龍鳳呈祥」、「鳳毛麟角」一類。古代成語中的上古神獸,除了睚眥必報、巴蛇吞象還有哪些?
  • 「中國那些事兒」上古神獸騶吾全球圈粉無數 中國神話成外國電影新...
    這是《山海經》中對神獸騶吾的描述。其實,比起「大力士」窮奇和正宗「吃貨」饕餮,騶吾在中國的知名度不算高。但是,最近,騶吾(音zou wu)卻人氣爆棚,世界各地都有了它的「愛慕者」,還有一些網友因此對《山海經》等中國上古神話產生了興趣。古書中記載的騶吾。
  • 黃龍 上古十大神獸之一
    "黃龍,上古十大神獸之一。黃龍傳說大禹治水的時候,在汶川縣漩口映秀的江岸有九條神龍打算投奔大禹,希望以後被封個神位。
  • 上古神話中,「鴻蒙」二字是什麼意思,其中又蘊含著怎樣的傳說?
    上古神話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悠悠歲月中,上古神話雖然有過不少遺失,卻經過人們的口口相傳、典籍記載,至今也保存著很多宏偉壯麗的傳說。例如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后羿射日等神話傳說,他們不僅僅是引人入勝的神話故事,更代表了一個文明最初的底色和精神內核。
  • 上古神話中的十大兇蛇,第6種被后羿所殺,第1種戰鬥力遠超應龍
    蛇的形象在我國古代文化中很複雜,亦正亦邪。我們的創世古神女媧娘娘,就是半人半蛇之身,她鍊石補天,捏土造人,是上古神話中地位最高的女神。可在《山海經》《淮南子》等上古神話中,蛇又多以兇獸的面目出現。但不管怎麼說,龍最主要的原型還是蛇。古代神話中,龍就是由蛇進化而來的。
  • 10種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動物,你最喜歡哪一個?
    【1.帝江】帝江是神話傳說中的一種神鳥,渾身發紅,長有3對足和2對翅膀,沒有眼睛、耳朵和鼻子,但是卻很擅長歌舞。不過,就帝江這副奇怪模樣,它的歌舞你能欣賞得來嗎?【2.陸吾】陸吾是傳說中崑崙山的神獸,長有人面,身子是虎身子,爪子是虎爪子,和九尾狐一樣長有9條尾巴。陸吾身材魁梧,目光銳利,據說是天帝的大管家,很有地位。【3.鹿蜀】鹿蜀是傳說中山裡的神獸,長得像馬,身上有老虎似的斑紋,頭是白色的,尾巴是紅色的,吼叫的聲音類似人唱歌的聲音。傳說中,人只要穿上它的皮毛就可以多子多孫。
  • 燭龍是什麼_上古五大神獸之一燭陰
    燭陰又名燭龍,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記載於《山海經》之《海外北經》與《大荒北經》。其曰: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息為風。不飲,不食,不息。身長千裡,在無啟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西北海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 上古神獸白澤究竟長啥樣?
    相傳4600年前,軒轅黃帝巡遊東海之濱遇到了神獸白澤。白澤向黃帝提供了11520種精靈神怪的信息和避御方法後,從此消失。黃帝後令圖寫之,以示天下,《白澤圖》由此傳世,白澤也就成為了後世闢邪的象徵。上述這段故事,就是有關白澤的傳說,但白澤的具體形態卻一直是個謎。據說國內唯一的白澤石雕可能就在戶縣渼陂湖,戶縣渼陂湖原存兩尊石雕,後遺失一尊,當地人也不清楚石雕究竟為何物,都稱其為「獅子」。
  • 一秒入夢上古,成都這個沉浸式光影藝術展讓《山海經》神獸動起來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以山為經,以海為維,記述了上古世界宏大的宇宙觀。民間傳說中的許多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都出自於《山海經》。讓《山海經》神獸動起來遊園鯨夢·神隱山海經光影藝術展以民族傳統文化為根,融合潮流元素,打造了一場年輕、鮮活而具有時代感的傳統文化的光影盛宴。《山海經》中各式各樣的神獸被賦予了新的靈魂,隨著光影跳動在遊覽者眼前,讓遊覽者沉浸上古時代生態環境,開啟對遙遠的時代和未知事物的全新理解和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