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0 15:54:01 來源:安青網
12月7日,安徽青年報社原社長韓陽在合肥病逝。今天上午,韓陽遺體告別儀式在合肥殯儀館1號廳舉行。昨天深夜,安徽詩人趙德潤在朋友圈發了一篇追憶...
12月7日,安徽青年報社原社長韓陽在合肥病逝。今天上午,韓陽遺體告別儀式在合肥殯儀館1號廳舉行。
昨天深夜,安徽詩人趙德潤在朋友圈發了一篇追憶韓陽的文章,「你說你一直都在,我卻再也找不到你。」韓陽是趙德潤進入新聞行業的第一位老師,「他是那種不僅把你扶上馬,還要送上一程的人。」今天上午,趙德潤也與同一批進入安徽青年報的昔日戰友,不約而同地出現在了韓陽的告別儀式上。
以下內容摘自微信號:木樨樹下
作者:趙德潤
你說你一直都在
--憶韓陽
趙德潤
韓陽是我進入新聞行業的第一個老師,他是那種不僅把你扶上馬,還要送上一程的人!
韓陽遺作
1991年歲末,《安徽青年報》在新聞界做了一件不算是破天荒卻也算是創新之舉,通過考試,在社會上招聘編輯記者。在郊區一家國有企業工作了九年的我,終於等到了機會。毫無疑問,《安徽青年報》是那個時代無數愛好寫作的年輕人的聖地。很多人常會為在那張報紙發表了巴掌大的文字而喜出望外。
記得經過了三輪考試,先是新聞,政治等綜合性知識考試,然後是請了一名企業負責人在一個很大的禮堂裡講企業發展史,讓大家寫一篇通訊。最後一輪是大家坐在一起看一個電視新聞,寫一篇時事評論。考試方法既新穎又全面。即要求有知識儲備,又要有實戰經驗。
完全沒想到,我考了第一名。那天體檢完後,我們被錄取的十個人去了長江路419號,我第一次見到了社長韓陽。時年三十四歲的韓陽剛從部隊轉業歸來不久,高高的個子,不胖不瘦,腰板挺直,英俊瀟灑,臉上的眼鏡又讓他平添了幾分儒雅之氣。他說,歡迎你們,我們都盼望著你們早點來報社。
然而事與願違,我所在的企業堅決不放,儘管期間安徽青年報多次派人到廠裡協商,仍然無果。我也只好呆在企業繼續編企業報。眼看著當年《安徽青年報》創辦的周末版「晨風」周刊一紙風行,洛陽紙貴,比晨風更加狂熱的刮過江淮大地,眼看著與我一起被錄取的戰友正在大顯身手。
其實我一直沒放下去《安徽青年報》的願望。1995年,我再次動了離開企業的心思,但我不知道,據當年報考已過去了近四年時間,報社還會不會再要我。十月份,我鼓起勇氣,再次跨進青年報的大門,找到了韓陽社長。我已不記得當年的談話內容,總之沒過幾天我就接到了電話,去長江路419號上班。記得有一次在團省委大院內遇到了童懷偉書記,韓陽指著我對他說,這就是我給你匯報過的新招的趙德潤。書記點點頭,我才明白,韓陽在那幾天裡一定為我的事,經歷了開會,討論,匯報等,為我做了一系列的工作。
剛上班就碰到報社正在籌備創刊35周年,特刊上需要一篇社論。韓總把我叫到辦公室說,社論交給你了。我頓時緊張起來,畢竟我才來沒幾天,對報社的歷史也不熟。韓總說,沒事,我給你介紹一下青年報。我們聊了一上午,從創刊到當年的歷史,然後從社論的字數和標題, 風格都進行了確定。兩天後,我把社論交給他的時候,他笑著說,我知道你行的。35周年那天,來了很多報社的老同志和已經離開了的青年報人,他拿著創刊號紀念特刊,指著頭版上署名本報編輯部的社論,驕傲地對好幾位同事說,看看,怎麼樣?趙德潤寫的。我還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甘願成人之美,不吝讚揚部下的領導,他寬大的胸懷,讓初進青年報的我頓時有回家的感覺。
我如願進了「晨風"周刊,辦公室在二樓的第一間。韓陽每次路過差不多都要進來與我們聊一會,如何抓選題,如何找角度,如何做好策劃。1997年,新年伊始,在都市報越來越強勢的壓力下,行業報面臨著巨大的衝擊,韓總找我說,想辦一份專做深度報導的新聞周刊,希望我來主編一版。美術根底深厚的他親自設計了新聞周刊的版式,字號,標題等。創刊號上,我寫了一篇約4000字的深度報導,發在了頭版頭條,結果引起一家企業的不滿,聲稱要告報社,最後因為事實準確,韓總的堅持,企業也只好不了了之。
我在當年的新聞周刊發的最後一篇深度報導《中華白鰭豚危在旦夕》,是當時全國最早全面報導長江江豚的保護與現狀的文章,寫完這篇報導,我就離開了青年報。記得韓總做了很多的挽留工作,並把已經爭取到編制的文件拿給我們看,但我和另一位同事去意已決,我還是離開了工作了近兩年的青年報。
第二年年初,新單位的領導忽然告訴我,你那篇《中華白鰭豚危在旦夕》獲得了安徽新聞獎二等獎,差一票就是一等獎,主要是字數長了。我人已離開,青年報大可不必報這篇稿子參評。但是青年報還是把它報上去了,這是一個單位的胸懷,也是韓陽的胸懷。
我的新聞生涯始於《安徽青年報》,也差不多止步於此。到了新單位編副刊,很快轉入經營崗位。偶爾碰到韓陽社長,他幾乎知道我的一切情況,我說你怎麼知道這麼清楚,他笑著說,我一直在關注你。我還記得安徽青年報40周年,45周年的時候,「晨風」周刊主任沙敏給我打電話,叫我寫一篇紀念文章,催促的時候,她總要加一句,韓總叫你寫的。
2015年底,韓陽先生的個人畫展「內美靜中參」在合肥舉辦,畫展當天,嘉賓雲集。安徽省文聯主席吳雪,時任省美協主席張松,著名畫家郭公達等盛讚韓陽的山水畫師法宋元,融合賓虹,是新安畫史上又一重要成果。我們幾個當年一起考入青年報的兄弟也去了,都為他在畫壇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激動和興奮。韓陽在百忙中和我們合影,依舊是那麼謙遜,笑容依舊是那麼陽光!
韓陽遺作
最近一次見到他,大約是兩個月前,在一家醫院的電梯裡,居然看見了韓陽先生,他的頭髮已經花白,看得出來有些疲憊。我說,韓總,你畫畫太勤奮了。因為隔三差五就能看到他在朋友圈發的新作。他避而未答,卻對我說,你現在字寫的不錯。我說,我要去你的畫室玩。他說,你來,我一直都在!
本以為你我還年輕,本以為來日方長,還有很多機會可以聽到你睿智的話語……
你說你一直都在,
我卻再也找不到你。
2019年12月9日凌晨
責任編輯:祁夢寶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