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上午,「吹響科技強國號角,勇立創新時代潮頭」中國人民大學科技文化專題系列講座舉行。中國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副會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馮長根為中國人民大學師生以「今天,我們怎樣做科研」作主題報告。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在活動前會見馮長根,副校長顧濤出席會見並主持講座。
靳諾表示,作為中國共產黨創立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人民大學在長期辦學實踐中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在我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獨樹一幟。學校形成了「主幹的文科、精幹的理工科」的學科發展體系,高度重視理工學科建設。馮長根院士的講座對於同學們加深對科學技術研究以及科學家精神的認識具有重要價值,學校將繼續發揮學科優勢,積極推動多學科融合發展,推動學校「雙一流」建設。希望同學們能夠從講座中汲取營養,加強學風建設,唱響「科技強國」主旋律。
黨委學生工作部負責人參加會見及講座,各院系百餘名學生代表現場聽講。
馮長根結合自己的科研經歷,通過26條具體的建議,向同學們系統闡述了「今天,我們怎樣做科研」這個問題,並與同學們分享了他的科學觀。馮長根表示,對於科研工作者而言最重要的是理性思維。他認為對科學技術的理解是需要時間的,要成為世界級的專家,離不開對學術文獻的深度調研。中國的科研工作者要致力於研究重大問題,努力掌握國際科技領域話語權,講好中國自己的科技進步故事,為我們的國家成長為創新型國家貢獻力量。
針對科研過程中的一些具體問題,馮長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經費的申請應當建立在科研質量之上,同時,合理設計和規劃研究課題,提高課題調研、文獻搜索閱讀能力對於科研工作至關重要。對於論文如何插圖、表格如何製作、列印格式如何調整等細節問題,馮長根也為同學們提供了可供借鑑的詳細資料。
馮長根向師生總結了一個成功的科學家應該具有的特質。一個成功的科學家應當加入一個學術團隊,與大家展開合作,積極參加學術活動,與其他優秀的科研工作者交流思想,重視對話和積累。優秀的科研工作者要捨得花時間思考,培養良好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同時他也表示,科研需要重視公平,理應避免「有意」和「無意」的違規行為,必須杜絕抄襲剽竊行為的發生。
報告結束後,現場同學就科研經驗、未來方向等問題踴躍提問,馮長根院士結合自己的研究經歷,一一回答了同學們的問題。
參加講座的同學表示,馮長根嚴謹精細的科研態度和育人情懷令大家心生崇敬,通過此次講座,大家對什麼是科學家精神,怎樣做好新時代的科學研究都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同學們將以馮長根為榜樣,自覺踐行、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勇立潮頭、銳意進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自己的貢獻。
環境學院2019級碩士生朱鴻昌表示,聆聽完馮院士的講座受益匪淺。作為一名碩士研究生,我深刻意識到從事科研工作要有理性方法,還要坐得住「冷板凳」,立足自身的專業學習,向科學家前輩們看齊,更好地建設我們國家和社會。
理學院2020級碩士張守鵬表示,在科研中上不應只滿足於聽外國的科學家講「故事」,要有成為世界級大師的勇氣,給世界講我們自己的「故事」,馮老師的這種愛國精神,感染著我和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學,我們會學習老一輩科學家的愛國情懷和鑽研精神,刻苦努力,肩負起我們這一代人使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