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島路許多海灘不適合遊泳 用充氣式遊泳圈下海遊泳很危險

2020-12-14 廈門網

  -不少人只用充氣式遊泳圈就下海了,安全沒有保障。劉東華攝

  -礁石區是白城最危險之地。朱俊博攝

  前天晚上,在廈金灣附近海域,剛發生了父子溺亡事故(詳見本報昨天報導)。但昨天,仍有不少市民帶著孩子到出事海域玩耍,即使是在漲潮時,孩子們也只是套著充氣式遊泳圈。有家長得知溺亡事故後,大驚失色,趕緊帶著孩子離開。

  記者朱俊博

  現場回訪

   三泳圈有兩個套在大人身上

   兩個孩子沒任何浮具就下水

  昨天傍晚,在位於觀音山水上世界和廈金灣直升機場之間的事發海域,有十多個小朋友在戲水。此時正在漲潮,事發區域的海面寬,沙灘平整,潮水上漲速度快,小朋友在離沙灘10米左右的地方戲水,一個大浪打來,很容易就被撲倒,導致嗆水等危險情況。

  一名30多歲的女子和她的父親騎著兩輛電動車來到現場,帶著三個不到10歲的孩子來戲水。女子的父親帶了三個充氣式救生圈下海,卻將其中兩個套在自己的胳膊上,只有最小的女孩套著泳圈,另外兩個稍大點的孩子沒有任何救生浮具,就在漲潮的海水中玩。

  在沙灘上玩手機的女子說,她出門前,剛好在手機上看到父子溺亡的新聞,但她以為是發生在觀音山沙灘。得知孩子戲水的區域就是發生悲劇的地方,而且時間點是滿潮要退了,女子著急起來,趕緊招呼父親把三個孩子抱上岸,「回家回家,以後這裡再也不來了」,她有點驚慌失措。

  潛在危險

   如果用充氣式遊泳圈下海

   刮到石頭破了安全沒保障

  昨日下午,記者相繼走訪了白城、曾厝垵、椰風寨、「一國兩制」和觀音山等多處海域,在海邊戲水的絕大多數孩子都是藉助充氣式救生圈,更有甚者沒有任何安全浮具就下水,只有零星幾個拿泡沫救生圈。

  在28日晚上發生的父子溺亡事故中,退潮將姐弟倆共用的充氣式救生圈打翻,弟弟失去依靠後被潮水捲走。據市紅十字會水上救援隊介紹,看似安全的充氣式救生圈,在大海裡一點都不頂用。

  「充氣式救生圈只能算是娛樂裝備,放在遊泳池裡還能用一用,在大海中根本不安全。」一名隊員說,這類救生圈質量輕,表皮薄,套在小孩身上,一個大浪打過來,就有可能被帶走,而且「如果刮到石頭,表皮一破就完了」。

  在環島路沙灘上,一些商販在兜售充氣式遊泳圈,吸引不少家長購買。有的家長以為這種泳圈可以救命,花20元錢買一個,就可以放心讓孩子去玩水,殊不知隱患很大。有市民建議,應該把這些商販取締掉,避免誤導消費者。

展開閱讀全文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廈門網的觀點。廈門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梳理遊泳四大常見誤區 充氣式遊泳圈其實並不安全
    海邊,套著充氣式遊泳圈下海遊泳的孩子不在少數。  套著充氣式遊泳圈在海裡遊泳就安全了嗎?記者調查發現,持這一觀點的家長不在少數。而在各大危險海域的沙灘上,也隨處可見販賣充氣式遊泳圈的商戶。均價十元錢的充氣式遊泳圈頗受家長及孩子的青睞。可事實上,這種充氣式遊泳圈極易漏氣損壞。  廈門禾緣社區義務救援隊隊長何盛全有著多年的水上救援經驗。
  • 男孩戴遊泳圈落入海中 遊泳圈救生圈別分不清
    原來,事發時海面上風浪比較大,加上附近有大船駛過,一陣浪打來,孩子的遊泳圈立馬就翻掉,人也掉入水裡。據了解,因為充氣遊泳圈造成的危險連續發生,白城救生站的救生員們頂著高溫加大了巡邏力度,甚至採取駐點巡邏的方式,避免意外的發生。記者採訪中發現,不少市民和遊客分不清楚遊泳圈和救生圈的區別,以為只要戴上遊泳圈就沒有問題了。
  • 遊泳圈救生圈可別分不清 充氣遊泳圈受捧泡沫救生圈遇冷
    ­  [遊客]­  幾乎都用充氣遊泳圈­  昨日下午4點,正是白城浴場遊客最多的時候。此時已經退潮,救生站的廣播不停地播放禁止下海遊泳的廣播,但是海裡還是有不少人在遊泳。記者觀察發現,遊泳的以孩子為主。記者跟隨救生員在白城沙灘進行巡查期間,發現幾乎所有的人使用的都是充氣式遊泳圈,僅有兩人使用救生浮球。
  • 遊泳圈變成奪命圈
    其售賣的坐圈分為1到2歲普通坐圈、1到4歲充氣底坐圈和美版0到3歲坐圈三種類型。其中一款深度約28釐米,內圈內徑約21釐米,外圈內徑為61釐米。  在遊泳池中,一大一小兩個圈套在一起的遊泳圈半徑已經達到了30釐米,坐在當中,孩子手臂很難接觸到水面,只有下半身在水裡,遊泳鍛鍊的效果大打折扣。當孩子想要用上臂划水時,身體前傾很容易栽進水裡。而發生側翻後,孩子也很難憑藉自己的力量再翻過來。
  • 星太奇:奮豆遊泳硬核炫富,戴著翡翠遊泳圈下海,結果石沉大海!
    只是「鈔能力」也不能挽救奮豆同學的腦殘行為,為了顯擺自己富家子的身世和豐厚的家底,奮豆遊泳硬核炫富,竟然拿著天價翡翠遊泳圈下海,結果可想而知,直接石沉大海,真是讓人哭笑不得。眾人登上奮馳號去海上度假古老師高興地問同學們有沒有準備好下海遊泳了?田雞妹戴著青蛙遊泳圈,而我們的女神高茜,戴上了可愛的喵喵遊泳圈,真是個青春靚麗的美人啊。
  • 嬰兒遊泳戴套頸遊泳圈最危險
    如今的家長為了孩子非常捨得「投資」,聽說嬰兒遊泳好,就給孩子長期辦卡。「嬰兒遊泳館」也因此如雨後春筍般遍地開花,不僅大醫院裡紛紛開設嬰兒遊泳館,一些民營的嬰兒遊泳館也不斷出現。不過,嬰兒遊泳必須藉助遊泳圈,而用什麼樣的遊泳圈可有講究了。
  • 舟山一未開放遊泳海域遊客眾多 還有人下海遊泳
    又行數米,路旁有一塊鐵皮做的路牌,寫有《關於禁止在朱家尖老佃房沙灘下海遊泳的通告》,內中除了提醒遊客注意安全,珍愛生命,希望大家聽從安全巡查員勸告之外,最後還寫道:對擅自在老佃房沙灘和下海遊泳等活動發生的人身傷害事件,後果自負。落款:朱家尖街道辦事處。
  • 充氣遊泳圈不等於救生圈 切勿當做「救命稻草」
    合肥持續高溫不斷,遊泳成了最好的消暑方式。一些「旱鴨子」會在遊泳時會攜帶遊泳圈以保證安全,但遊泳圈真的安全嗎?其實市場上銷售的遊泳圈實際上只是水上玩具,不等於「救生圈」,不可以作為救生器材使用。
  • 套著遊泳圈也會溺水!快扔掉這些「奪命圈」!
    遊泳圈與救生圈執行的國家標準是不一樣的,救生圈是起救生作用的,它具有很多附屬功能;而遊泳圈被定義為水上玩具,執行的只是玩具標準。與真正的救生圈相比,遊泳圈重量太輕,很難準確投擲,容易破損漏氣,抗壓能力很差,極易爆裂;塑料表面遇水溼滑,較難抓握。
  • 充氣式遊泳圈被劃破 女孩在五緣灣水中遇險幸獲救
    因充氣泳圈破損,女孩在水中陷入危險。東南網7月14日廈門訊(本網記者 夏菁)暑假來臨,遊泳成為許多人的摯愛,可充氣式遊泳圈只是水上玩具,容易破損漏氣,潛在的危險極大。14日下午3時30分左右,在廈門市五緣灣沙灘附近水域,就有一女孩因充氣泳圈破損而在水中掙扎,幸得禾緣社區五緣灣水上義務救援隊隊長及時搭救。
  • 海裡用這種遊泳圈很危險 暗流兩分鐘能把人吞沒
    但昨天,仍有不少市民帶著孩子到出事海域玩耍,即使是在漲潮時,孩子們也只是套著充氣式遊泳圈。有家長得知溺亡事故後,大驚失色,趕緊帶著孩子離開。此時正在漲潮,事發區域的海面寬,沙灘平整,潮水上漲速度快,小朋友在離沙灘10米左右的地方戲水,一個大浪打來,很容易就被撲倒,導致嗆水等危險情況。一名30多歲的女子和她的父親騎著兩輛電動車來到現場,帶著三個不到10歲的孩子來戲水。女子的父親帶了三個充氣式救生圈下海,卻將其中兩個套在自己的胳膊上,只有最小的女孩套著泳圈,另外兩個稍大點的孩子沒有任何救生浮具,就在漲潮的海水中玩。
  • 孩子套充氣遊泳圈漂入海 多海濱浴場泳圈不救生
    可您千萬看清,遊泳圈不等於救生圈,塑料充氣遊泳圈在關鍵時刻不一定能救命,甚至會帶來危險。  昨日,本報記者分多路探訪了大連、錦州、營口等地的海濱浴場,結果發現大多數遊客使用的遊泳圈均為塑料充氣製品,且多為「三無」產品,一旦遭遇危險,難起到救生作用。
  • 15分鐘三名遊客溺水 下海遊泳之前先看潮汐時間表
    ­  海邊水文情況複雜,遊泳者要留意潮汐,避免靠近暗礁等危險區域。 劉東華攝由於不了解潮汐變化,體力不支的兩人被海水帶往深水區,連忙呼救。­  在等待120急救車期間,就在兩名青年男子溺水區域附近,再次傳來呼救聲。救生員又一次入海,成功救上一名溺水遊客。這名遊客來自江西,因不熟悉海域情況,且下海遊泳前未做準備,在遊泳中途體力不支,發生溺水。記者了解到,因施救及時,三名溺水者皆無生命危險。
  • 寶寶多大可以遊泳?遊泳有哪些好處?脖圈遊泳是不是最佳選擇?
    導讀:寶寶多大可以遊泳?遊泳有哪些好處?脖圈遊泳是不是最佳選擇?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多大可以遊泳?遊泳有哪些好處?脖圈遊泳是不是最佳選擇?!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充氣遊泳圈不等於救生圈 炎炎夏日家長需當心
    昨日上午,記者在八七路多家銷售充氣遊泳圈玩具的攤位上,發現各式各樣的充氣遊泳圈應有盡有,但這些遊泳圈大多只掛著商標,生產廠家的廠名與廠址都沒有標識;有些還只印著幾行英文或日文,幾乎沒有按規定標註警示語言。   在與來購買充氣遊泳圈的市民聊天過程中,記者發現,很多家長錯誤地將遊泳圈與救生圈等同起來,認為遊泳時給孩子配備一個遊泳圈,就可以保證孩子的安全。
  • 企業家自由行峇里島遇難 下海遊泳不幸被浪捲走
    這名中國遊客在峇里島Klungkung縣藍夢村夢幻海灘旁遊泳時,被大浪捲走,失去了生命。  記者昨日多方打聽了解到,遭遇不幸的是一位寧波企業家,他是寧波富博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朱光耀。 記者 葉佳  寧波企業家自由行峇里島遇難  「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活著是修行,活著就好,笑著活下去。」
  • 「泳池派」不會這三項技能,下海遊泳更需謹慎!
    海邊發生的危險和悲劇,其實絕大部分都是源於一個問題——不了解大海,因為不了解,進而導致疏忽大意盲目行動。所謂的「不了解」,就是不了解大海的特點,不了解大海的威力,不了解所在之地的海況,忽視、輕視、盲目自信、盲目行動,從而將自己置身於險境之中。
  • 問題遊泳圈可能變「奪命圈」
    「2017年5月,山東煙臺一家兒童遊泳館內,一個女童套著遊泳圈在泳池裡溺水1分多鐘,直到奄奄一息才被救起。現場監控視頻顯示,溺水的原因是遊泳圈發生後翻,孩子頭朝下、腿朝上,因為遊泳圈的浮力而無法翻轉過來。廈門也曾發生過類似的溺水事件。」執法人員說,這是因為劣質充氣遊泳圈往往充氣口較松,容易發生漏氣,導致使用者快速下墜,在水壓的作用下包裹住遊泳者。
  • 遊泳圈險成奪命圈 來聽廠家提醒
    近日,一段女嬰使用坐式遊泳圈在遊泳池內前翻、頭朝下沒入水中70秒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專家提醒,家長帶孩子遊泳時需格外小心,不要把「遊泳圈」當成「救生圈」。不過有網友評價說,坐式遊泳圈很容易發生側翻,自己的孩子就曾發生過翻倒事故。坐式遊泳圈是否存在安全隱患?據廣東一家規模較大的生產遊泳圈企業的銷售主管介紹,按照傳統習慣,很多人都把「遊泳圈」當成「救生圈」,但實際上,二者執行的生產技術標準是不一樣的。
  • 遊泳圈突然爆炸 女子不幸溺亡
    7月27日下午,洪湖峰口鎮一女子遊泳時,因遊泳圈爆炸不幸溺亡。天氣炎熱,遊泳的市民越來越多,選擇一個安全可靠的遊泳圈很有必要。沙市寶塔灣冬泳隊隊員介紹,相比充氣式遊泳圈,實心泡沫遊泳圈質量更有保證。據目擊者稱,當天下午,該女子和丈夫、女兒抱著遊泳圈在離岸不遠的地方遊泳,遊泳圈突然爆開,丈夫忙把女兒救上岸,再返回時,妻子已不見蹤影。經兩天打撈,其遺體才被找到。記者昨走訪市場發現,遊泳圈有充氣式,也有實心泡沫的,價格從15元至40元不等。多數都標註有廠家信息和產品規格、安全使用年限等信息,以及「非救生設備,請家長監護使用」的警示語,少數僅標有提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