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種手機殼最可能有毒

2020-12-18 人民網

  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現在手機產品也是越來越多,我們很多人才買一個手機的時候,都有想好好保護它的想法,再加上如果出現各種各樣的手機殼,所以人們也會自己的手機穿上新衣服。但是,最近聽說手機殼中含有多種致癌物質,這是不是真的呢?手機殼到底能不能用呢?最可能有毒的手機殼是哪種呢?我們該如何挑選手機殼呢?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解答下吧。

  手機殼中致癌物的來源有哪些

  現在市面上出現的手機殼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硬殼的,還有一種就是軟殼的,其中,軟殼的主要材料是矽膠類,這種材料本身是沒有毒的;硬殼的主要材料就是聚氨脂、聚苯脂、碳酸酯等PC材料類,這種材料用的也是非常多的。

  手機殼主材料本身無毒,也無色,但為什麼部分手機殼存在甲醛呢?來源有二:1.多數手機殼的材質是塑料、矽膠和皮革,在合成過程中通常要使用甲醛,殘留甲醛會以游離形態存在於手機殼中,無論是否受熱都會向外界揮發。2.許多款式複雜的手機殼,比如皮革翻蓋式或各種卡通造型的,需要用到粘貼、印花、固色等工藝,膠黏劑中往往存在尿素甲醛樹脂,在溫度過高時就可能分解。

  塑料手機殼在常溫下是穩定、無毒的,但是隨著溫度的升高,手機殼中的「苯」、「醛」等物質會變成游離狀態,會釋放到空氣中,具有一定毒性。

  苯和甲醛對人體有何危害

  ①苯和甲醛是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的致癌物質,這兩種物質屬於易揮發性有機物,它們會從手機殼中「逃」出來。

  ②長期、低濃度接觸甲醛會引起頭痛、頭暈、乏力、免疫力降低,並出現瞌睡、記憶力減退或神經衰弱、精神抑鬱等。

  ③長期慢性接觸苯則可能損壞血液系統和神經系統。

  手機殼能延長手機使用壽命嗎

  事實上,使用手機殼並不能延長手機的使用壽命。有資料顯示,手機殼會影響手機的散熱功能,同款手機如果不套殼可以使用3年以上,而套殼最多使用2年。因此,絕大多數手機殼沒必要用。

  如果要使用,該如何選購

  如果我們非要用手機殼的話,我們在選擇的時候,先要注意它的購買渠道,然後還要一看二聞三手感。

  首先,儘量不要選擇顏色過於鮮豔的手機殼,因為顏色鮮豔的可能含有大量重金屬,經常接觸會通過皮膚進入人體,對腎臟、肝臟都有一定的破壞作用。

  其次,有刺鼻氣味的、嗆眼睛的要小心。

  最後,手感過軟或過硬的、掉色的都要慎選,這類產品生產過程中很可能殘留苯類有機溶劑。建議最好選購正規廠家生產的純皮革或矽膠材質手機殼,不要選擇塑料製品。

  此外,打電話、玩手機遊戲或看視頻,最好在通風處進行;打電話時儘量使用耳機;儘量避免兒童接觸手機殼。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哪種手機殼最可能有毒嗎?
    當今社會科技的飛速發展,八十年代前我們人和人之間最常見的聯繫就是打電話,城市與城市之間人們的聯繫就得靠書信了,那時的電話是公用座機電話,很是不方便,如今可以說我們每人手中一部手機,手機的功能也越來越多,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是你知道哪種手機殼最可能有毒嗎?
  • 手機殼致癌物超標近50倍 最貴的反而最「有毒」
    ,發現有多款手機殼有毒有害物質超出限值。經檢測發現,23款手機殼品質超出國際一流標準,沒有檢出有毒有害化學物質,佔比近八成。有5款手機殼檢出了有毒有害物質,且檢出的有毒有害物質含量超出了標準限值的要求,分別為:蘋果、小米、提亞、Q果、躍寧。
  • 又查出手機殼有毒,小米、蘋果等品牌赫然在列?
    手機基本上已經是跟我們身體接觸最頻繁的東西,那戴著的手機殼自然也一樣。如果手機殼裡含有有毒有害物質,那對用戶的傷害可就大了,特別是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開始使用手機。近日深圳市消委對於市場上的28種手機殼進行了測試。該測試參考歐盟標準,同時也基於消費者比較關心的化學問題,對每款手機殼進行了201項化學物質測試。結果發現,23款產品合規。
  • 你用的手機殼安全嗎?這5款手機殼被檢出有毒有害物質
    &nbsp&nbsp&nbsp&nbsp12日,深圳市消委會發布手機保護套比較試驗報告。報告顯示,23款手機殼品質超出國際一流標準,在201項化學物質測試中,沒有檢出有毒有害化學物質,但蘋果、小米等5款手機殼檢出了有毒有害物質,超出限值的有毒有害物質主要集中在多環芳烴、塑化劑、鉛含量上。
  • 5款手機殼有毒有害物質超標 蘋果、小米等產品上榜
    資料圖:上海手機殼交通卡。不少消費者為了保護手機或美觀,都會為自己的手機套上各種款式的手機保護套(即手機殼)。不過,手機殼中可能含有毒有害物質,這些物質一旦進入人體後無法通過正常代謝排出,將對身體產生極大的危害。
  • 小米等手機殼有毒物質超標,正視問題切莫因小失大
    然而你是否知道,這些看上去五顏六色、多彩多姿的手機保護套和手機殼卻潛伏著巨大的環保安全隱患,甚至有可能是一顆「毒物炸彈」,潛伏在你的身邊蠶食你的健康。結果顯示:蘋果手機殼多環芳烴含量超標近50倍,小米手機殼增塑劑含量超出限值,躍寧手機殼多項化學測試結果超出標準限值,其中透明粉色水鑽中的鉛含量為155000ppm,超出標準限值1550倍。
  • 蘋果小米被點名…這些手機殼真的有毒!有你用的嗎
    視頻來源:廣東電視臺日前,深圳市消委會對28個品牌的30款手機殼進行比較試驗發現,有5款手機殼存在有毒有害物質,且含量超出標準限值的要求,包括蘋果等大品牌。有毒有害物質主要集中在 多環芳烴、塑化劑、鉛含量上。其中,女生喜愛的「水鑽閃粉彩膜」保護套鉛含量竟超出標準限值1550倍! 深圳市消委會提醒,越漂亮的手機殼可能越「有毒」。
  • 如何選擇手機殼?哪種最抗摔?
    編輯:晴晨 手機殼具體是哪一年問世的小編已經記不清了,不知道各位看官是否能答上來。記得手機殼推向市場時,很多人持反對意見,認為手機殼影響手機散熱,所以一度被忽視,好端端的手機幹嘛非要加個殼?
  • 有毒!蘋果288元手機殼強致癌物超標近50倍,同樣上「黑榜」的小米...
    手機殼越漂亮越有「毒」日前,深圳市消委會對28個品牌的30款手機殼進行比較試驗發現,有5款手機殼存在有毒有害物質,且含量超出標準限值的要求,包括蘋果等大品牌。有毒有害物質主要集中在多環芳烴、塑化劑、鉛含量上。其中,女生喜愛的「水鑽閃粉彩膜」保護套鉛含量竟超出標準限值1550倍!深圳市消委會提醒,越漂亮的手機殼可能越「有毒」。
  • 有毒!蘋果288元手機殼強致癌物超標近50倍,同樣上"黑榜"的小米這樣...
    有毒有害物質主要集中在多環芳烴、塑化劑、鉛含量上。其中,女生喜愛的「水鑽閃粉彩膜」保護套鉛含量竟超出標準限值1550倍!深圳市消委會提醒,越漂亮的手機殼可能越「有毒」。比較試驗依據消費者關心的化學安全問題,結合消費者實際使用場景,參照國際標準和行業要求,旨在制定全球最嚴苛的手機殼化學測試指標。
  • 有毒!蘋果288元手機殼強致癌物超標近50倍
    站長之家(Chinaz.com)註:手機殼是消費者每天高頻使用和接觸的物品,女生都喜歡買各式各樣的手機殼來裝扮自己的手機,那麼我們平時用的手機殼到底安全嗎?據珠江電視臺報導,4 月 12 日,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對 30 款手機殼進行檢測,發現有多款手機殼有毒有害物質超出限值。價格高達 288 元的蘋果手機殼被檢出強致癌物超標近 50 倍,女生喜愛的「水鑽閃粉彩膜」保護套鉛含量超出標準限值 1550 倍。
  • 手機殼「黑榜」蘋果小米在列 這些手機殼好看也別買
    但是,有5款手機殼檢出了有毒有害物質,且檢出的有毒有害物質含量超出了標準限值的要求,包括蘋果、小米等較大品牌。小米、蘋果公司對此進行了回應。30款手機殼23款合格小米、蘋果「有毒」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的報告中指出,全國手機殼近七成來自深圳,年產值約200億元。深消委消費質量比較研究部副部長周珏表示,項目前期調查顯示,九成以上用戶喜歡使用塑料保護套。塑料手機殼中可能含有大量有毒有害化學物質,而我國尚無相關的標準或法規。
  • 面對琳琅滿目的手機殼,到底哪種才是最適合果粉的呢
    放眼望去,iPhone都長的一樣不說,連手機殼也這麼沒有特點,寶寶真的不開心,要讓自己的iPhone與眾不同還要靠實力說話。從不缺創新的今天,手機殼推陳出新,也成為人們炫耀的資本。不同的材質讓手機殼呈現出不一樣的特性和功能,到底哪種才是最適合果粉的呢?
  • 蘋果6s手機殼哪種好 最新款搭配推薦
    1蘋果6s手機殼哪種好 最新款搭配推薦     手機殼具有保護手機作用,以防硬物在手機屏幕或機身上留下劃痕,手機殼上可以DIY上各種各樣圖案,有美容、時尚的作用!現在市場上琳琅滿目的手機殼,蘋果6s手機殼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 288元的蘋果手機殼,有毒物質超標50倍!可引起多種癌症病變!
    最近,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委託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參考國外標準對幾十款塑料手機殼進行了化學指標測試,發現部分手機殼含有有害物質。深圳:手機殼測評多款產品含有害物質此次檢測的塑料手機殼涉及28個品牌,共30款,檢測標準參考歐盟、德國及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相關法規和標準。檢測的結果發現,23款手機殼品質超出國際一流標準,沒有檢出有毒有害化學物質,佔比近八成。
  • 水鑽手機殼鉛超標,蘋果手機殼也未能倖免,如何選購才放心?
    你的手機殼帶水鑽?那可要小心了,沒準手機殼上有毒物質超標,「隨手中毒」可不是開玩笑。今日(4月13日)深圳消委會對比檢測了市面上各品牌、款式的手機殼產品,發現其中23款手機殼「無毒」達標,5款手機殼檢出有毒有害物質,幾家大品牌也被牽扯。
  • 劣質手機殼有刺鼻味? 有甲醛
    網友熱議:手機殼釋放苯對人體有害央視真相調查小組選擇了塑料、矽膠以及皮革這三種常見材質的手機殼,分別在流動攤販處和商場各購買了3個,流動商販銷售的手機殼都沒有標註生產廠商的名字,而商場購買的手機殼都是品牌信息齊全的產品。這些手機殼在正常使用過程中會釋放苯嗎?調查小組帶著這6個手機殼樣品,來到清華大學建築環境檢測中心進行實驗。
  • 劣質手機殼或有刺鼻味 專家:氣味明顯的不能要
    手機殼釋放量最大的有毒物質是甲醛,而非網友們熱議的苯。無論是在流動商販處購買的雜牌手機殼,還是在商場裡購買的品牌手機殼竟然都釋放出了苯,釋放量在0.0191mg/m3到0.0494mg/m3之間,與國家空氣品質標準對苯的濃度限制規定是0.011mg/m3相比,這個測試結果顯示苯的釋放量總體來看並不大,沒有傳說的那樣恐怖。那麼,有些手機殼上的刺鼻氣味難道來自甲醛?
  • 手機殼定製軟體,讓定製手機殼更簡單!
    定製手機殼以上的個性化私人定製產品,是不是比普通的無圖,手機殼更具有消費購買力呢?答案是肯定的。而在我沒有接觸到手機殼定製軟體之前,我看到最多的就是UV印表機哪種先做圖修圖再列印的操作,而對於手機上直接操作的還是沒有看到,當看到手機上可以編輯的軟體時還是有一定的驚喜。
  • 為「有毒」手機殼辯解,不是「用顯微鏡看品質」的小米該有的樣子
    [ 釘科技述評 ]相對於智慧型手機的日益標準化和規範化,配件的表現卻並不盡如人意:近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發布了《2018年手機保護套比較試驗報告》,按該機構此次採用的標準,抽樣的30款手機殼中有5款檢出有毒有害物質,其中小米手機殼塑化劑超出限值。人民日報、環球時報、新京報等媒體均通過官方微博表示了對事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