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10日,海德堡大學孔子學院成立10周年紀念活動在海德堡大學老禮堂(Alte Aula)舉行。由於新冠疫情原因,活動採用網絡直播形式,孔院理事會成員和數位藝術家參加現場活動。
海德堡大學校長伯恩哈德 • 埃特爾教授(Prof. Dr. Dr. h.c. Bernhard Eitel)、上海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楊振斌、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趙靈山、中國駐德大使館教育處公使銜參贊劉立新博士分別發來視頻致辭,海德堡市家庭、社會事務和文化市長約阿希姆 • 格納博士(Dr. Joachim Gerner,孔院理事會成員)和海德堡大學孔子學院理事會理事長梅嘉樂教授(Prof. Dr. Barbara Mittler)出席並講話。活動由海德堡大學孔子學院德方院長丁蕾博士(Dr. Petra Thiel)主持。
埃特爾對海德堡孔院十年來所取得的優異成績表示感謝。他表示,十年前孔院成立之初沒想到會發展得如此之好。埃特爾強調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認為不僅要加強學術領域的交流,還要通過語言和文化的學習,來增進對中國,對亞洲的了解。
楊振斌充分肯定了海德堡孔院在中文教學、中德文化交流、服務城市以及促進兩校合作交流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稱海德堡孔院是兩校友好合作交流的成功典範。他感謝海德堡大學和海德堡市政府及各界對孔子學院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並祝願海德堡孔院為促進兩校交流與合作,推動中德兩國人民的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貢獻。
趙靈山代表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對海德堡孔院成立十周年表示祝賀。他讚揚海德堡孔院大力發展漢語教學,為打造本土的師資隊伍,推廣漢語和中國文化,培養中德友好傑出人才,助力中德兩國教育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表示,今年6月成立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是由北京語言大學等27家機構發起、成立,在中國民政部註冊、登記的民間公益基金會。基金會的宗旨,就是通過支持世界範圍內的中文教育,促進人文交流,增進國際理解,為推動世界多元文明交流互鑑,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其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運作和管理孔子學院的品牌,支持孔子學院的發展。基金會將與中德各界朋友一道,全力支持海德堡大學孔子學院的發展進步。
劉立新充分肯定了海德堡孔院以漢語教學為基礎和載體,積極宣介中國文化和中德友好故事,促進海德堡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教學與科研合作和學術交流,促進兩國教育和文化交流所取得的積極成果。他表示,中德兩國都是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大國,兩國加強語言教育合作,並由此而促進兩國文化和人文交流,增進兩國人民間的溝通理解,符合兩國人民的願望,符合兩國利益。他希望海德堡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繼續大力支持孔子學院發展,將孔子學院打造成為海德堡學習漢語的基地、了解中國的窗口,增進中德友好的橋梁。
格納引用《論語》名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向因疫情無法到場的孔院理事會上海交通大學的理事們致意。他感謝孔子學院十年來成功的跨文化工作:孔院促進海德堡市與中國開展對話,與海德堡人民一起慶祝最重要的中國節日,孔院還成為了海德堡華人社區的「文化之家」。
梅嘉樂理事長從典禮中演奏的音樂和朗誦的文學作品切入,談到了不同文化相遇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以及跨文化交流中存在的困難與障礙。認為需要通過交流不斷學習和了解對方,闡述了保持與中國的跨文化對話的重要性。
理事會成員、孔院團隊及藝術家現場合影
活動通過網絡吸引了多方人士關注,增進了社會各界對海德堡孔院的了解。活動內容的豐富,對音樂文學作品的精心選擇,更是受到一致好評。「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海德堡孔院藉此總結過去,同時也開啟了新的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