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不需要歌詞我們就能感受到那或美麗憂傷,或輕靈歡快,或激昂艱辛的情緒。思緒隨著旋律而起伏,心中莫名就有一種感動,無法用詞語表達,無言卻勝過萬語千言。
一、《Luv Letter》
Luv letter即情書的意思。出自Dj Okawari的《Mirror》專輯的第二首曲子《Luv Letter》,鋼琴和電子鼓的結合,開始很緩和,接著節奏開始有跳躍感,中間那段的轉折,慢慢的升華,有很美妙的感覺。
很多人結婚的時候司儀都會播放這首音樂作為背景,那優美動人的旋律仿佛訴盡了戀愛中情侶的思念,期盼、幻想以及種種情緒。縈繞的旋律讓人仿佛又回到了那動人而青澀的初戀之中。
二、《故鄉的原風景》
原名《故鄉の原風景》,是日本陶笛大師宗次郎的曲目,透過清新悠揚的陶笛樂音,闡述他對於自然萬物與山川土地的感懷。宗次郎先生師從香山久先生,學習陶笛是在栃木山的一個村莊裡,學成之後移居到栃木縣東部的茂木町居住,那裡的自然風景是很美的,那裡有美麗的淡水河那珂川,盛產鯰魚。說到故鄉的原風景的創作背景,和自然風景是分不開的,還有另一點,是充滿禪意的生活方式,如同禪宗的「自性清淨」說,講究的是最上之禪,從空出有,如蓮花之清淨不染,SOJIRO(即宗次郎先生)在遠離塵囂的環境中,自己製作陶笛,並且進行耕田,種植等農作(他還說過陶笛就是對空氣的耕種)才會有這樣出塵的作品誕生。
《鹿鼎記》(陳小春版),《神鵰俠侶》 (古天樂版)等許多影視劇中都作為背景音樂而出現。
三、《日本人はるかな旅》
中文名《日本人的遙遠旅途》。這是NHK綜合放送的一部關於日本人起源的記錄片BGM的OST。由於眾多名家和合力出演,讓本專輯的層次達到一個無與倫比的境界。相比其他的 Pacific Moon (和月系列) 音樂來說,本專輯有著更獨特,更濃鬱的風味。每一首好像都有自己的故事,向人們訴說著日本人旅途中的艱辛、快樂、和發生的故事。配樂方面運用了二胡、三味線、箏、篠笛等東方獨有的樂器。
空靈縹緲是這張專輯的主旋律,其中也不乏具有現代感的節奏和民族化的韻律,總之是一張可聽性極高的專輯,甚至可以稱的上無與倫比。
四、《夜的鋼琴曲》
夜的鋼琴曲是作者石進從2006年開始,歷時3年半創作的31首樂曲。首首都是不同的心情,記錄著一個又一個夜晚,歡樂的、憂傷的、難過的、當然也包括幸福的。是以治癒係為主。夜的鋼琴曲中的每一首曲子都靜謐舒緩,讓彼此心靈詩意地棲息。在這裡,每個人總會找到一首屬於自己情感的樂曲。(個人比較喜歡聽五和九)也經常作為抒情的背景音樂
聽眾感悟:
給不了你需要的愛,還不清我欠你的情。這支曲子像水,像詩,像夢,更像是一個奇蹟;此時此刻,能讓我知道,在世間的某一個角落,有一個人,數著來臨的歲月和逝去的韶華,傷似乎是求之不得,憶起當年還是這首始終動聽的歌。
怎麼算成全,你問我,我也很想知道;不是我,能救贖了這世,不是我,能圓你的夢想。緣由天定,情由心生,因為懂,所以殘酷;音如鳳,字如凰,如果你,也能如我這般沉靜,若是孤影便展開雙翼,若是傾情便自斷了一翅;怎麼飛,都能到天堂,不要給我怨恨,也不要給我原諒;隔著玻璃障,你和我,何曾際遇過,不要以我和你的愛為敵;求與不予,恨與不堪,有時候,都是無辜。沒有永生放不下的感情,沒有永生化解不了的難和劫,為了我,學著釋懷;惟此,許多年後思及,你和我才能感到感激,感激能在最美的年華遇到你,感激能與你一起分享我最美的年華。你見過我的笑容,我見過你淚眼,縱然聚散匆匆,這依然是我生命中的幸運。
擁有過便是一生的幸福,如若相逢無法拉長到一生,不如在還在一起的晚上,聽夜的鋼琴曲,划過心弦,靜靜相思,靜靜遺忘。
聽過《夜》,有小記四句
夜月清涼耐人尋,竹影稀疏形相吊。
晚塘幽幽映幾何,寥寥數語話相思。
五、《琵琶語》
《琵琶語》出自二零零三年的專輯《琵琶相》,某年林海和朋友相約至江南,流連其間而忘返。他們在水鄉茶館中聽評彈,那是第一次,他被琵琶的單色打動,開始有了做琵琶音樂的一種衝動。平時我們聽到的琵琶曲,以表現「武」為主,如十面埋伏,而林海想表現的,是一種能動人的「文曲」。於是有了《琵琶相》。
賞析:
初聽《琵琶語》,從聽到的那一刻起,該曲就把我帶入到一種悽清婉轉的情緒裡,流連忘返。
靜聽林海創作的《琵琶語》。反覆的前奏,將人帶入一種纏綿悱惻、欲說還休的境界,淡淡憂傷的琴鍵聲,加上東方樂器琵琶所獨有的 「泣泣私語訴衷腸」 之特點,感情就這樣一步一步被牽引,最終讓人沉醉在音樂意境裡而欲罷不能。其間,小提琴、中提琴、鋼琴、洞簫、時隱時現,很好地完成了和聲的作用。既突出了琵琶如歌如泣的特點,又進一步豐富了曲目的表現力和思想感情。此曲最精彩、最令人感到新奇的,還是曲子中間那一段,也許是林海對鋼琴總有著一份割捨不斷的情感,這時鋼琴突然變成主奏,琵琶變成伴奏。配上龔琳娜那一段有如天籟般吟唱的女聲「啊……啊……」,在琵琶聲泣泣的背景下,將琵琶欲表之情展露得淋漓盡致!曲尾,再度重複的起始旋律,悠悠的琴聲過後,私語的夜幕就隨著水鄉的日落詩意般降下了,情感的宣洩得到了一個完美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