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嬰兒溼疹難避免?教你妥善處理嬰兒溼疹
很多家長發現寶寶滿月了之後身上和臉上就起了溼疹,雖然寶寶溼疹很常見,但是我也想要告訴大家,寶媽切勿大意輕敵,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關於寶寶溼疹的科普還有我自己是如何妥善處理寶寶溼疹問題的。
嬰兒溼疹又稱之為「奶蘚」,是嬰幼兒時期一種常見的皮膚病,最早見於2-3個月的嬰兒,兩歲之後發現的概率會減少很多。嬰兒溼疹嘗嘗發生在臉頰、額部、眉間和頭部,嚴重時軀幹四肢也會出現。有些溼疹知識短期問題,但有的可能會持續很多年直到孩子成年
首先嬰兒溼疹的發現很重要,我們要了解它的症狀:
·全身性的皮膚乾燥,是人可以觸摸出來的乾燥,手足處會更加明顯。
·產生乾燥粗糙的板塊,帶有細小白色的凸起。
·紅色的受刺激的板塊,在嬰兒的肘後和膝後比較褶皺的皮膚地方容易出現嚴重的溼疹。
·嚴重的溼疹會有滲液,主要的體現就是掃眼難耐甚至疼痛。
關於溼疹出現的原因:
雖然叫溼疹但是不是因為皮膚溼潤才出現的溼疹,相反的,是真的原因是皮膚乾燥敏感的遺傳傾向和易過敏體質。
我們每天都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一些灰塵和汗水,特別是溼疹寶寶會對這些日常生活中觸碰到的東西更加敏感。注意生活中的過敏原其實很重要。
下面是我收集的一些妥善處理的方法:
局部塗抹凡士林和甘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護後期溼疹引起的皮膚乾燥狀況。
使用潤膚露、護膚霜之類的產品:建議選擇嬰兒可以用的潤膚露,在滋潤皮膚,保護皮膚。我家孩子當時一直用的就是診所推薦的這款帕芙歐珍膚膏,它是成人和孩子都可以用的,主打的就是緩解皮膚不適的問題,像是裡面還添加了一些中草藥的成分,苦參、麝香草、白蘚皮和黃柏,還有甘油和維生素E,它的止癢效果是很好的。除此之外裡面添加的冰片和薄荷腦上身的感覺是很舒服的,清涼的感覺~用這類產品的話就要每天多次塗抹,而且我建議在寶寶小時候可以堅持塗抹也起到了一個預防的效果。
哺乳期的寶媽要避免辛辣和海鮮這類有刺激性的食物。
定期消毒殺菌孩子的物品,保持室內狀況不要太潮溼、不要太悶熱。
避免讓別人摸寶寶,這點其實就是避免了接觸傳染的風險。
最後我們要記住應對嬰兒溼疹的原則就是:找出原因、對症治療、合理餵養、精心呵護、重視預防。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