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歲的楊茂春。
杭州望江街道近江西園社區有這麼一位「板凳伯」——楊茂春。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他,憑藉年輕時學來的木匠手藝,15年來用撿來的廢舊的木料、破舊的桌椅等,敲敲打打,修修補補,為有需要的居民免費做了2000多件生活用具。小板凳、小木架子、小椅子……只要是「楊氏出品」的那就一定是「優質良品」。
楊茂春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作為一個有著60年黨齡的老黨員為民服務的永久承諾。他說:「人這一輩子,總要有段時間為別人活著。」
捐贈了2000多件生活用具
87歲的楊茂春,年輕時當過工人,做過農民,幹過公安,按他的說法是「工農兵都幹過」,但楊茂春最喜愛做的還是木工活兒。
自從2000年入住近江家園八園以來,只要一有空,楊茂春就喜歡利用廢舊家具、裝修廢料做點小板凳、小木架子、小椅子等小型家具,化腐朽為神奇。時間一長,還真是做了不少,楊茂春就琢磨著想送給社區裡有需要的居民。
200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楊茂春到社區和黨委書記談心,既想為鄰裡做點好事,也想把自己的手藝傳承下去。在社區的引導下,受楊茂春的感召,不少熱心黨員、居民志願者和青少年學生一起組建了以楊茂春為中心的「近江西園社區流動木工坊」。
楊茂春有一個筆記本,上面詳細記載著做過的小木凳、木架子、小椅子等物品,至今有2000多件,大多都是為鄰居們免費做的,只有耗材特別大的家具,他才會收點木料錢。
在一次街道舉辦的「愛心超市」義賣活動,他們捐出了25張小木凳。杭州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缺少坐椅,他忙活了整整3天,甚至忙得顧不上吃飯,終於趕在新年前送去了親手做的50張小板凳。
鄰居王師傅是位殘疾人,他的助行車架子不容易固定物體,楊茂春得知後馬上做了一副新的車架送去;居民付大媽是一位類風溼患者,手腳嚴重萎縮,上衛生間成了付大媽的大難題,楊茂春二話沒說,為她量身定做了一個座便器……他用自己的木匠手藝,無償贈送給鄰居、兒童福利院的孩子、不認識的老年人,為大家送去一份份溫暖和關懷。
他是鄰裡的「求助熱線」
「我就是一個勞碌命,不做點事渾身不舒服。」比起感謝的話語,鄰居們真誠的微笑更能讓楊茂春覺得開心,「你幫我幫,大家才會都快樂,我不需要什麼回報,大家需要我,我就很高興。」
只要居民家中木質物件出了問題,楊茂春一定有求必應,做到令人滿意為止。曾有一次,社區居民張某不小心損壞了一件考究的家具,心疼得不得了。楊茂春得知後,跑了6趟家具市場,找到相同的款式,一筆一筆記下各處細節,連夜幫他修復原樣。
楊茂春樓上住著一位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叫郝玉鳳,楊茂春每天都會敲郝玉鳳的家門,問問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地方,每次出門買菜或買日用品,也都會給老人捎上一份。有一次,楊茂春給郝玉鳳送去加工好的蚊帳架子,敲了半天門,郝玉鳳才出來,楊老伯發現她正發著高燒,連站都站不穩,趕緊將她送去了醫院。經過急救,郝玉鳳轉危為安,所以現在郝玉鳳逢人就說是楊茂春救了她的命。
楊茂春雖至耄耋之年,但熱心真誠的他顯然已是鄰裡眼中的「求助熱線」。睦鄰友好,收穫喜悅,「贈人玫瑰,手留餘香」,他把為別人解決煩惱當成一種樂趣。
掃描下載大浙網手機端頁卡 隨時隨地悅讀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