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證語文面試教案:《父親的菜園》
《父親的菜園》是人教版第八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為幫助考生備考語文教師資格證,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網特整理該課教案,供各位考生參考!
父親的菜園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讀課文,最大限度地促成每個層面的學生,都能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學習從課文內容體會思想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文中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結合上下文進行理解,從中體會父親在開墾菜園的過程中付出的艱辛勞動,感受父親身上表現出來的那種堅毅、自信、勤勞的品格,知道要想獲取成功必須勇於克服困難,堅持努力奮鬥的道理。
3.在讀悟結合、豐富言語實踐活動中,發展歷練學生語言,在讀中提升情感,喚起對父親的崇敬。
【教學重難點】
能懂文意,能領悟「文似看山不喜平」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看課件認識農具。
2.由農具引入課題,讀題。
二、學習首尾段
1.讀了課題你想到哪些問題?
2.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讀第一自然段,感受問題的嚴重。
3.讀最後一段,感受父親的菜地長勢之好。
三、深讀2-5自然段
過渡:看來父親的菜園跟我們家的菜園沒有什麼不同啊,是這樣嗎?他的特殊之處就在那誘人的翠綠的下面的(菜地),這是父親開闢出來的菜地,就你們的經驗說說,想在山坡上開闢菜地會(很難)。
1.默讀課文,畫出體現開闢菜地之難的語句,並批註難在哪裡。
2.生交流匯報。
3.自由讀畫出的語句,深刻體會開闢之艱難,並討論這是怎樣的一個父親。
4.生朗讀,交流,板書體會,師適時指導朗讀。
四、精度9—10自然段
過渡:父親不畏艱險開闢出來的菜地是貧瘠的,看著這個板書你有什麼問題想問呢?
1.生自主提出問題。
2.指名一生朗讀9、10自然段,生思考:父親用什麼方法讓這貧瘠的土地上長出這誘人的翠綠。
3.生交流,一切都是為了(肥土)。
4.師提問:可這第一種肥土方法我有些疑惑不解,誰來替我說說這不解是什麼。
5.指名讀父親解釋的話,並思考對「我」說和對豌豆說分別會是怎樣說。
6.這一「翻」,翻掉了(),但同時翻出了()。
五、情感升華,點題總結。
過渡:在父親的精心伺候下,貧瘠的菜地變得黑亮,父親的菜地呢
1.齊讀「遠遠望去,父親的菜園就像一塊比率的翡翠,嵌在荒涼的山坡上。」
2.看到這碧綠的菜園你就想到了(父親的艱辛……),為有這樣的父親我是多麼的(驕傲、、)帶著這份理解再讀課題。
以上為《父親的菜園》一課教案,改課記敘了父親在一片荒涼的山坡上開墾一塊土地,使它成為「我家」菜園的事,表現了父親勤勞、堅毅的品質,體現出作者對父親、對土地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