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幾日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川普將在6月16日禁止中國客運飛機飛往美國的操作嗎?
消息發布後,川普政府朝令夕改,一再改變政策。
好在我們最終等到了一個好消息!!!
美國時間6月5日,美國政府宣布將放棄禁止中國客運航空公司飛往美國的計劃,並且立即生效。
圖源:CNBC
根據美國媒體CNBC的報導,川普政府在周五取消了一項禁止中國客運航空公司飛往美國的禁令。
根據報導,這項規定很有可能與中國方面放寬政策,稱外國航空公司如果遵循相關規定,則可以飛往中國有關。
國航工作人員佩戴口罩,嚴防新冠病毒的傳播
圖源:Getty Images
不過,就在禁令撤銷後不久,美國運輸部宣布修改之前命令,
將現有的中國航空公司每周4班飛往美國的航班限制為2班。
美國交通運輸部方面的理由是,這是「恢復美國和中國航空公司在定期客運服務市場競爭平衡和公平和平等機會」所必需的。
目前中國航空公司的4條中美航線為:
- 中國航空:北京 - 洛杉磯 - 東方航空:上海 - 紐約甘迺迪 - 南方航空: 廣州 - 洛杉磯 - 廈門航空: 廈門 - 洛杉磯
根據美國交通運輸部的文件,中國可以自定由哪些航空公司執飛這其中的兩個航班。
航空博主@北美票帝發表評價,稱目前航班仍舊未定。
隨後該博主更新最新信息:
因此,目前在「五個一」政策下買了航班的乘客,也有面臨航班了被取消的結果。
然而這一番變動,最後的結果似乎仍舊與之前一樣:
此前達美航空和美聯航向中國民航局申請恢復飛往中國的客運航班,雖然仍未獲得明確批覆。
但根據現有的規定,這兩大航空公司的航班恢復如若獲得批准,那麼其每周將各有1班往返美中的航班,總計每周2班。
加上美國交通運輸部目前生效的法令,將現有中國航空公司每周4班客運飛機削減為2班。
也就是說,兜兜轉轉每周一共還是4個航班。
而且增加了不確定因素。
我們先釐清一下關於中美航權的來龍去脈——
1.由於疫情影響,美國航空產業遭到巨大的衝擊,虧損嚴重。
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和美國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一直想要快速恢復飛往中國的航班。
圖源:路透社
在新型冠狀病毒爆發後,這兩家美國大航司首先暫停了飛往中國的航班服務。
當時,三大航將重點全部放在了「薪資支持計劃」即PSP(payroll support program)上。
希望,通過美國出臺的臨時政策,拿到航班補貼。
但這個如意算盤沒有成功,美國疫情全面爆發,航空業面臨極大壓力,入不敷出。
PSP的補貼杯水車薪。
於是,
在中國疫情逐漸平穩的當下,達美航空和美聯航為尋求更快恢復經濟創傷,想要重啟飛往中國的客運航班。
但截止本周早些時候,這兩家航空公司還沒有得到中國方面允許重啟在華航班所需的批准。
2.川普政府於6月3日突然表示:將禁止中國航空公司飛往美國,從6月中旬開始。
圖源:美國交通運輸部文件
命令中明確表示,美國政府對該命令「可以隨時修改或撤銷本命令,而無需聽取意見」。
在美國方面發出禁令後,這兩家航空公司並沒有發表有關評論。
特殊時期,中美兩國面對客運民航之間的博弈,引發外界諸多猜測。
3.中國方面對美國突如其來的民航客機禁令迅速反應,中國民航局也是在第一時間內作出回應:
將從6月8日起,在「五個一」政策的基礎上,實施航班獎勵和熔斷措施。
民航局的官宣,說明了在保證防疫的情況下,將有條件的開放國際客運航班。
雖然這則新規定加上了「航班熔斷」這一不確定因素,
世界對冠狀病毒的不同反應造成了當前安全和風險的差異。隨著各國試圖重整旗鼓,恢復國際航空飛行,這些各國之間不同的標準變得越來越有爭議。
圖源:福布斯
而從民航局頒布的文件上看,中國民航局將對全球飛往中國的實行獎懲措施。
根據中國民航總局6月8日生效的新規定,如果有5名乘客在飛往中國的航線上檢測出COVID-19呈陽性,該航空公司將暫停航班一周。
如果感染人數達到10人,航空公司將不得不暫停航線四周。
感染情況是綜合計算的,並不局限於某一天的航班。計數器不會隨著每次新飛行而清零。
這種所謂的「融合措施」伴隨著一種激勵措施。如果某一航線連續三周無COVID-19陽性乘客,航空公司可以增加航班。
4.6月4日,在中國發布新的「五個一」政策之後,美國又改了。
根據路透社北京時間6月4日下午的報導,美國政府和航空公司官員稱,美國交通運輸部有計劃在未來幾天發布一項修訂後的命令。
該命令可能將允許部分中國客運航班繼續飛行。
報導稱,這一變化應能讓中美之間從6月8日起恢復此前一周一次的航班,但航班數量仍遠低於美國政府所說的與中國航空協議所允許的水平。
大家有沒有發現——
中美兩國來來回回,改了又改,相互試探,彼此較勁。
討論誰先鬆口這件事兒,已經無所謂了。
這不是所謂的「矮化」國家形象的問題,而是涉及到「民權」。
關於中美航權的問題,其中牽扯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利益,黨派與黨派之間的利益。
但沒有人關心,受航權問題影響最深的就是廣大留學生。
有人將美國的禁飛令比作「在足球場長的假動作,虛晃一槍」。
但踢球的人,有考慮過球的感受嗎?
網上有人這樣比喻大國之間的博弈:
美國的確有兩張王,但是沒有4個2,或者說有4個2也不能當炸彈出,而且手裡還有一把連不起來的「廢牌」。俄羅斯是一把廢牌,但是手裡有大小王,自己走是走不了,但也不能讓別人走。中國手裡3到A全都有,但沒有出牌權,要等美國把王和2都打了,才可以出。
紙牌在現實中可以這樣理解——
美國的兩個王:
一個是美元,一個是航母。
還有一大堆文化輸出,個人英雄主義的電影。
俄羅斯:
經濟雖然落後,但是軍事強硬。
中國:
無可厚非的基建和工業體系。
手裡的牌都挺順的,就是沒有輪到我們出牌。
航權的問題可以看作是政治博弈的一個縮影。
不光是中國與美國,美國各黨派也在為航權問題明爭暗鬥。
美國航空公司一直都與川普不睦,選票上也沒有傾向於共和黨。
對川普來說,不如趁機打壓三大航,讓他們服從於整個商界的意志(也是川普本人的意志)。
川普管用的招數就是「愛國」。
三大航極力想和中國通航,在川普看來就是為了錢可以出賣美國的利益。
對三大航有極強的輿論幹涉。
對和華為合作的美國公司,川普也是如此打壓。
從全局來看,
中美航班只是一個小小的問題,不會成為大問題。
這只是雙方的一次「博弈」,恢復通航是早晚的,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就像美國交通運輸部在公布「斷航」時說的那樣,這些規定並不會長期實施,而是在特殊時期,希望中美雙方對等。
也許在不遠的未來,中美兩方在民航飛行方面能夠有更大的突破進展。
一波四折,買了高價機票回家的留學生依然無法放下懸著的一顆心。
對於諸多留學生來說,這次的回國之旅無疑是坎坷不平、荊棘密布,
希望有關回國航班的消息能夠及時作出調整。
日報君在這裡祝所有的留學生都能夠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