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門街道互助西裡社區3號樓2門
中山門街道互助西裡社區有45幢樓,203個門棟。自2007年以來社區始終堅持創建特色樓門活動,創建了互助、學習、安全、團結、廉潔等68個特色樓門。
3號樓2門,是社區建立的首批文明樓門,這個樓門的值日牌已經懸掛了近20年,每個樓層都有值日牌、墩布、掃帚,這個值日牌按周輪,每戶輪流做一周本層的衛生(掃地、擦地、擦樓梯扶手),多年來,無論這樓棟更換了多少房主,輪流值日的制度直到現在都沒有變。
居住在二樓的一戶居民告訴記者:「每層三戶,樓道的衛生,不用人督促,隨手我們就做了。樓道收拾利索,家裡也乾淨!」
2門的居民還自己動手布置樓道,自覺對樓道內的環境進行維護,主動承擔起各項工作。每層樓道窗都擺放著一盆裝飾花卉。有一些熱愛書畫的熱心居民積極響應,拿出自己書畫作品裝飾樓門。
互助西裡社區黨委書記張妍說:「讓居民自己動手裝飾樓道,這是我們主推社區建設的一方面,目的就是讓居民了解並參與進來。」
在3號樓2門的引領下,互助西裡創建了學習型樓門、文藝型樓門、文體型樓門、最清潔樓門、文明和諧樓門、團結互助樓門、文明衛生樓門、溫馨祥和樓門等,樓門文化應運而生。
「特色樓門的創建大大提升了居民對創文創衛工作的認同感、對特色樓門的歸屬感。」張妍說。
東新街道鳳歧裡社區11號樓1門
東新街道鳳歧裡社區11號樓1門住戶鄰裡之間互幫互助,在樓門長的帶領下,積極、自發的組織起來,清整樓道雜物,窗明几淨。為了不讓不法商販佔用牆面,亂貼亂畫,張寶泰大爺不但將自家的裝飾畫鑲嵌在一樓的牆壁上,同時粘貼溫馨提示語,樓內防盜門隨手關閉,美化了樓道環境,維護了樓內安全。樓內住戶之間團結互助,誰家有事,大家都熱心的幫助,對老人謙讓有加,平時老人們都聚在樓門前打打撲克,下下象棋,談天說地,對樓棟內的特定人群、弱勢群體,予以更貼心的幫助,增進了鄰裡之間的感情,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
二號橋街道福中園35號樓3門
推開二號橋街道福中園35號樓3門的樓門,整潔乾淨的樓道讓人眼前一亮,原來樓道裡堆積的雜物和積滿灰塵的自行車,全都不見了蹤影。一年多前,福中園35號樓3門還和大多數樓門一樣,一些居民把不捨得丟棄的東西都堆放在樓梯間。今年「創文創衛創城」期間,社區動員居民對自家樓道內堆放的雜物先進行自行清理,居民們主動清理堆物堆料,積極配合社區工作。短短一年多時間,在樓門長陳寶盛的帶領下,35號樓3門的居民們都能自覺愛護樓內衛生,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隨時保持樓道的整潔衛生,共同營造一個環境優美、乾淨整潔的樓門。
原創:河東區融媒體中心
轉載須註明來源盯東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