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前幾天,我的一個朋友小紅生了小寶寶,我去她的家裡看望她,正好她的婆婆也在家,兩人相處的氛圍很好很融洽。
小紅婆婆跟她說小寶寶的眉毛很淡,要不要用土方法把它剃掉,這樣的話長出來的眉毛就會很濃密,我聽完之後就在想小紅會怎麼應對呢?
然後小紅不急不慢地對婆婆說:小孩子的眉毛淡一點其實很正常的,我們倆的眉毛就不是屬於茂密的那種,遺傳給了寶寶,再說,新生兒剛剛出生的毛髮就是非常的淡的,寶寶的肌膚也嬌嫩,剃掉毛髮可能會容易會傷到毛囊,到時再長出來可就難了。
小紅婆婆也非常的講道理,聽完這樣的說法之後就欣然接受了,也沒有固執的想要剃掉寶寶的眉毛。
這樣的情景讓我感到非常的舒適,不僅僅是因為他們這樣的相處模式,如此通情達理的婆婆,讓我想起了那個堅持己見要給滿月的孫女剃眉毛的奶奶,那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小孫女剛剛滿月,但是眉毛卻非常的淡,於是奶奶就想用老方法給他剃掉了眉毛,想著過一段時間就會重新長出來,而小女孩的媽媽則是堅決反對的。
但是這位奶奶沒有尊重媽媽的意見,就擅做主張剃掉了寶寶的眉毛,因為這件事兩個人還鬧得非常的不愉快。而後來果然發生了意外,這個小女孩的眉毛被剃掉之後,很久都沒有長出來。
2個月之後家裡人就開始著急了,去看醫生,醫生則表示,孩子的眉毛毛囊已經被損壞,再要長出新的毛髮就比較困難,於是小寶寶就變成了無眉星人,奶奶也十分的後悔,而這件事自然也成為了婆媳之間的一個隔閡。
奶奶給滿月孫女剃眉毛,2個月後後悔不已,網友:太迷信。
其實在很多老人的傳統觀念裡面都會有許多老舊的思想,雖然說這一些思想本質上出發是好的,是對孩子著想,為孩子的未來而有所擔心,但是方法未必是科學的。
所以,當老一輩出現一些不太恰當的舊觀念時,年輕人的做法,除了要讓老一輩的人信服自己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學會溝通,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拒絕。
尤其是在婆媳關係,這樣比較微妙的關係之中,學會交流和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好的婆媳關係裡面兩個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各自的觀點和立場是相處的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這也是新時代的思想與傳統思想。
婆媳之間存在思想觀念上的碰撞也是非常正常的一個現象,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大家也不必感覺到不知所措。
如果一旦不可避免的發生了兩種思想碰撞,之後出現的問題也不必要太過於劍拔弩張,只要是問題就可以解決,辦法總比問題多,因此要懂得溝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圍。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C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