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泌陽微幫編輯部報導,昨天下午,在泌陽南河發生一起落水事件。
4月7日下午14點左右,泌陽南河,水深3米的地方,一位15歲的男孩不慎落水,水文站職工熊文東先生、還有在水文站幹活的農民工們火速前去救援。在水文站幹活的一位60歲農民工衣服都沒脫,直接跳入水中救援。(據悉,下水救人的60歲老人叫劉世林,是泌水辦事處李樓村人,大泌陽一位普通的農民工人...)
孩子被救上岸後,家長表示重金感謝,卻被見義勇為的人們婉拒。
【安全提醒】警鐘長鳴-防溺水!
為做好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同學們能按照學校的要求宅在家裡學習和生活。但隨著氣溫的回升,一些同學可能再也坐不住了,說不定偷偷出去玩水,這就非常危險了!疫情當前,除了防疫,也不要忘記安全教育哦!
牢記防溺水措施」六不準」·
1.不準私自下水遊泳。
2.不準擅自與他人結伴遊泳。
3.不準在無家長或老師帶隊的情況下遊泳。
4.不準到不熟悉的水域遊泳。
5.不準到無安全設施、無救護人員的水域遊泳。
6.不準不會水性擅自下水施救。
哪些地方容易發生溺水?
一般發生溺水的地點通常在:遊泳池、水庫、水坑、池塘、河流、溪邊、海邊等場所。每年夏天都有遊泳溺水身亡事故發生。在溺水者當中,有的是不會遊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會遊泳、水性好的人。
七種跡象辨別溺水者
溺水者的營救黃金時間是事發30秒。如能及時發現溺水跡象,生命或可挽回!如何辨別溺水者?牢記這7種跡象。
1. 溺水者的嘴會沒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沒有時間呼救。
2.溺水者手臂可能前伸,但無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動。
3. 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掙扎20-60秒之後下沉。
4.溺水者眼神呆滯,無法專注或閉上眼睛。
5.溺水者的頭可能前傾,頭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看起來不像溺水,只是在發呆,但如果對詢問沒有反應,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7.小孩子戲水會發出很多聲音,一旦安靜無聲要警醒。
4月3日
國務院教育督導辦發布
2020年1號預警:
強化防溺水工作,確保學生生命安全
圖源:教育部官網
全文如下
強化防溺水工作 確保學生生命安全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
2020年第1號預警
近期,全國各地氣溫迅速回升,汛期即將來臨,溺水事故進入高發期,雲南、海南等地先後有多名學生溺亡,令人痛心。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特發布2020年第1號預警,提醒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要高度重視,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強化防溺水工作,確保學生生命安全。
一是加強聯防聯控。提請當地黨委政府,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明確職責分工,定期通報情況,落實工作舉措,形成聯防聯控機制。
二是加強隱患排查。在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會同有關部門關注重點時段、重點水域、重點人群,定期發布預警信息,全面排查安全隱患,完善安全警示標識,配置安全防護設施,認真組織巡查值守,及時做好應急處置。
三是加強宣傳教育。結合疫情防控形勢和本地實際,會同有關部門通過廣播電視、微信微博等多種渠道開展防溺水安全教育,介紹預防溺水安全常識,強化溺水警示教育。學校要在放學、放假前等關鍵時間節點,做好防溺水「六不」宣傳,教育學生自覺遠離危險水域,了解熟悉防溺水知識,增強自救自護能力。
四是加強家校溝通。學校要通過家訪、電話、微信、印製《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等線上、線下多渠道、多形式,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聯繫,引導學生家長增強責任意識,切實擔負起監護責任,重點做好放學後、周末和節假日等離校時段的監護陪伴,預防溺水事故發生。
泌陽縣融媒體中心
天 氣 預 報
今天白天晴天到多雲,今天夜裡陰天,東北風3級轉4到5級,氣溫8到25度,空氣汙染氣象條件等級預報二級,較好,較有利於空氣汙染物稀釋、擴散和清除;10日陰天有小雨;
11日小雨轉多雲,10-11日偏北風4到5級,氣溫下降明顯;12日晴天間多雲;13日多雲;14到15日多雲間晴天。
泌陽縣氣象局 2020年04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