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說課《茉莉花》
01、教材部分
02、教案設計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演唱歌曲《茉莉花》,感受江蘇民歌的風格特點,激發學生對民歌的學習興趣。
過程與方法:通過聆聽、模仿和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體會歌曲的情緒,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
知識與技能:演唱好歌曲中的一字多音,對二聲部歌曲的演唱能夠做到和諧統一。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演唱二聲部歌曲並做到和諧統一。
教學難點:能夠用方言演唱歌曲。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視頻導入,老師引導學生欣賞2004年雅典奧運閉幕式的《茉莉花》,並通過視頻了解茉莉花,從而引入本課的主題《茉莉花》。
(二)教授新課
1.初步感知
(1)通過多媒體播放歌曲,提出問題:「歌曲是哪個地方的民歌?」(江蘇地區)
(2)老師彈唱歌曲,並提出問題:「歌曲的情緒是如何的?」(歡快的)
2.學唱歌曲
(1)老師引導學生進行二聲部的發聲練習,(老師彈琴,學生根據課本上顯示的發聲條目進行發聲練習),並強調嗓音保護的知識。
(2)老師彈鋼琴,學生跟隨鋼琴用wu進行模唱,並思考:歌曲是幾拍子的?(四二拍),之後老師引導學生用奧爾夫聲勢律動拍打歌曲節奏,並演唱好歌曲中的後附點節奏(運用生活中的例子)。
(3)老師引導學生跟隨多媒體的音樂哼唱歌譜,並注意歌曲中的反覆記號。
(4)老師引導學生分組嘗試填入歌詞,並注意歌曲中一字多音的演唱。
(5)老師與學生配合感受二聲部歌曲的魅力(老師演唱第二聲部,學生演唱第一聲部)。
(6)學生自由練習第二聲部,之後,引導學生跟琴演唱第二聲部(多次演唱並感受)。
(7)學生分組完整演唱二聲部歌曲,並注意聲音的和諧統一。
(三)音樂活動
老師引導學生學習江蘇地區的方言,學生嘗試用江蘇方言演唱歌曲,之後分組PK,學生之間進行點評,老師進行總結。
(四)課堂小結
學生集體演唱歌曲來結束課堂。
四、板書設計
03、說課稿件
開場白: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鞠躬)我是小學音樂01號考生,我的說課題目是《茉莉花》。今天我準備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難點、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八個方面對本節課進行闡述。現在開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音樂六年級上冊中的《茉莉花》一課,這是一節二聲部唱歌課,樂曲為C大調,四二拍,歌曲節奏較為緊湊,採用我國傳統的民族五聲調式,並以江南特有的委婉細膩的曲調,講述了少女們對茉莉花的喜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在了解音樂風格的基礎之上,培養學生對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熱愛,同時感受二聲部歌曲合唱的魅力。
二、說學情
以上是對教材的分析,下面我將對學情進行簡單的闡述。
小學六年級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比較豐富,求知慾和好奇心有所增強,學習興趣更為廣泛。這個階段的學生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進行演唱,並且對指揮動作做出恰當的反應。但是對作品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情感的體會與表達需要加強。以上這些是我教學中重點注意的地方。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在新課改的指導下,特制定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演唱歌曲《茉莉花》,感受江蘇民歌的風格特點,激發學生對民歌的學習興趣。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聆聽、模仿和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體會歌曲的情緒,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
知識與技能目標:演唱好歌曲中的一字多音,對二聲部歌曲的演唱能夠做到和諧統一。
四、說教學重難點
本著《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演唱二聲部歌曲並做到和諧統一。
教學難點:能夠用方言演唱歌曲。
五、說教法
我們常說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因此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教學方法。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達到歌曲設定的教學目標,我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音樂的基礎,在教學中多次運用聆聽體驗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音樂的情緒、情感以及聲音層次的豐富性。
二聲部教學是教學的難點,通過遊戲的方式在小組之間進行合作演唱,不僅能夠考查學生的音準和相互之間的配合,更能夠培養其小組合作的能力。
六、說學法
教師的教是為了更好地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我將本節課的學法確定為小組合作法和自主探究法。學生分小組進行二聲部合唱,並且以比賽的形式進行,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歌唱的積極性,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在學習本課難點知識的時候,運用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解決,可以加深學生對於知識的理解。
七、說教學過程
針對學生的特點和認知規律,我將整個教學過程設計為四個環節:激趣導入、教授新課、音樂活動、課堂小結。
(一)激趣導入
在導入環節,我將採用視頻導入的方式,通過多媒體播放2004年雅典奧運閉幕式的《茉莉花》,從而引出新課《茉莉花》。這樣的導入方式,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也可以為學習歌曲奠定基礎。
(二)教授新課
下面是本節課的核心內容,因此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1.初步感知
首先,初聽樂曲。在播放樂曲之前,提出問題:歌曲是哪個地方的民歌?學生有目的地聆聽樂曲,可以更深刻的理解樂曲。同時,我會鼓勵學生自由、大膽的發言,暢談聽後的感受,並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鼓勵性評價。之後我說出這首歌曲是江蘇地區的民歌,並對江蘇地區的風土人情進行介紹。接下來,我完整地彈唱歌曲,並提問「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學生回答後我進行總結。兩次的聆聽可以為之後的學唱歌曲做一定的鋪墊。
2.學唱歌曲
學唱歌曲前,我會引導學生進行二聲部的發聲練習,並強調嗓音保護的知識。之後,我會彈琴引導學生跟隨鋼琴用「wu」進行模唱,並思考歌曲的節拍是幾拍子的,接著我會引導學生運用奧爾夫聲勢律動的方式拍打歌曲節奏,找出難點附點節奏的。(板書:附點節奏)我會運用生活中馬蹄奔跑的特點進行形象說明。然後,我彈琴,引導學生進行歌譜哼唱,之後,鼓勵學生分組嘗試填入歌詞演唱,並啟發學生感受一字多音的演唱技巧特點。
由於歌曲是二聲部合唱歌曲,在學唱二聲部之前,我會引導學生演唱一聲部,我演唱第二聲部,運用這種師生配合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感受二聲部的合唱魅力。之後,我彈琴,一句一句帶領學生對於第二聲部進行學習,並解決音高問題。最後,學生跟隨多媒體分聲部演唱。這樣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達到二聲部合唱的和諧統一。(板書:和諧統一)
(三)音樂活動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感受民歌的音樂風格特點,我將引導學生學習江蘇地區的方言,學生嘗試用江蘇方言來演唱歌曲。同時,我設計了小組分聲部的練習形式,並且輔以比賽表演。在我的指導下,學生能夠用豐富的肢體語言,真摯、自然地聲音來演唱歌曲。最後,鼓勵學生對自己的表演進行自評和互評。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四)課堂小結
當進行課堂小結時,我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自己進行總結,談一下本節課的感受和收穫,並進行集體演唱歌曲來結束本節課。
八、說板書設計
這是我的板書設計,簡單、直觀、明了。
結束語: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考官。各位老師辛苦了!請問需要擦黑板嗎?
想要獲取更多關於考編的內容,請關注我,「17學堂「致力於為您提供有趣有用的資訊與資料,一路陪伴,助您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