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工業園,我們的生活蒸蒸日上」(共建一帶一路)

2020-12-20 光明網

  中企在烏幹達興建多座工業園,創造巨大經濟社會效益

  「有了工業園,我們的生活蒸蒸日上」(共建一帶一路)

  本報赴烏幹達特派記者 呂 強

  中國(廣東)—烏幹達國際產能合作工業園大門。本報記者 呂 強攝

  在烏幹達天唐工業園內,當地工人正在床墊廠車間工作。本報記者 呂 強攝

  ■「烏中合作興建工業園可以帶來深層次變革,是烏幹達經濟貿易發展的重要動力。」

  ■2017—2018財政年度,來自中國的投資佔到烏幹達所有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的40%,涉及水電站建設、輸變電、公路交通和通信等民生領域,創造了超過3.5萬個就業機會。

  東非國家烏幹達正在致力於推進「2040年遠景規劃」,將大力發展工業園區視為推動製造業發展、工業化進程的關鍵舉措,中國企業的投資發揮著重要助推作用。

  近一年來,烏幹達總統穆塞韋尼分別視察中烏國際產能合作工業園、姆巴萊工業園、遼瀋工業園、天唐工業園等中企在烏興建的工業園,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表示,中國企業為非洲發展帶來豐厚投資,發展工業園有助於增加就業、促進經濟、改善當地居民生活水平,「雙方優勢互補,烏中合作充分釋放當地工業發展潛力」,並呼籲烏各界向中國投資者提供支持,促進國家經濟增長。

  「引領我們城市發展」

  記者從烏幹達首都坎帕拉驅車1個多小時,來到中烏遼瀋工業園。園區內的旺康陶瓷車間,一塊塊瓷磚從流水線上運到包裝工人面前,他們正在趕製一批出口到肯亞的訂單。

  這是烏幹達第一家、也是至今唯一一家陶瓷企業,已吸收近1000人就業。26.5萬平方米的工廠擁有原料儲存、燒制、加工、包裝環節,全流程作業。目前,工廠已有一條流水線,未來還將增加一條。

  工廠90%的原料來自當地,近50%的產品出口國外,銷往剛果(金)、盧安達、蒲隆地等周邊國家,每年可以節省外匯3500萬—4000萬美元,創匯1000萬美元。旺康陶瓷董事長楊震說:「我們把中國的裝備、技術、管理引進來,讓『烏幹達製造』走向世界。」

  園區內還有很多類似的出口企業。禾木緣食品廠依託當地豐富的芒果資源,加工後的產品全部銷往中國;即將投產的哥克塔服裝廠,則將出口方向對準歐美市場。「烏幹達正在努力縮小貿易逆差,工業園的建設是烏幹達邁向工業化的一次重大機遇。」烏幹達投資與私有化國務部長伊夫琳·阿尼特說,「烏中合作興建工業園可以帶來深層次變革,是烏經濟貿易發展的重要動力」。

  位於穆科諾區的天唐工業園建於2009年,是最早一批由中國企業建設的工業園,鋼鐵、電纜、家具等領域的多家企業入駐。當地人說,「有了工業園,我們的生活蒸蒸日上。人們有了工作,收入提高了,治安也好了,一座城市正拔地而起。」中國企業投資的工業園都能享受原材料及機械設備進口免稅、免徵基礎設施建設稅、免徵10年企業所得稅及印花稅等優惠政策,烏政府將海關、註冊、商檢等部門派駐工業園辦公,為中國企業打造「一站式」服務中心。

  中烏姆巴萊工業園2018年3月奠基,是烏國家級工業園,目前園區正在緊張施工。姆巴萊市長瑪法比·贊德亞在自己的社交媒體帳號上大力宣傳:「讓我們一起擁抱工業園吧,它將帶來大量的工作機會,引領我們城市發展。」

  「感謝中國作出的努力」

  在中國(廣東)—烏幹達國際產能合作工業園內,一座佔地9萬平方米的全自動化選礦廠讓烏幹達外交官參觀團駐足許久,「運用尾礦幹排系統,無廢氣汙染」「實現廢水循環利用」「尾礦可作磚,精礦可作肥料」……這些介紹讓參觀者連連稱讚。

  烏幹達駐聯合國人居署常駐代表菲比·奧塔拉是該工業園所在地託羅羅區的投資顧問,她對記者說,「我在這個工業園裡看到了烏幹達工業化光明的未來,中國企業願意結合當地的礦產資源現狀,挖掘潛能,與我們進行產能合作」。她表示,要把這些經驗向聯合國其他官員介紹,這是非洲工業的希望。

  依託託羅羅區蘇庫盧多金屬礦,國際產能合作工業園形成數條完整產業鏈,一期項目已經於去年10月建成投產,二期和三期計劃將分別於今年9月和2021年投產。園區內將會建成東非第一座全流程鋼鐵廠和烏幹達第一座玻璃廠,填補烏幹達工業發展的空白。項目全部投產後,每年能為烏節省4億多美元的外匯支出。

  園區化肥廠內,工人在嶄新的機器前忙碌。據廠長張明前介紹,生產過程非常注重環保,由於是第一家化肥廠,烏政府希望以此為範本,參照中國經驗和國際規範制定自己的環保標準。

  28歲的安吉洛已經來到化肥廠3個月了,之前,她只能在其他地方打零工,現在收入翻了一倍。安吉洛表示,因為能學習到技能,「我們很喜歡在中國工業園上班」。據了解,該工業園可吸收當地3000多人就業。

  穆塞韋尼在國際產能合作工業園一期工程投產儀式上留言:「這是一項偉大的工程,烏幹達永遠感謝中國作出的努力。」

  「將有效惠及非洲國家」

  去年,穆塞韋尼接見了在烏幹達的中企代表,並承諾保障在烏中企的安全。他指示向每一家中國投資的工業園和工廠派駐武裝警察和士兵,日夜巡防,確保中國投資者的安全,同時在各地區與中國僑團建立警民安全聯絡機制。這一舉措被當地媒體評價為「罕見」,「體現了烏幹達政府對中國投資者的高度重視」。

  記者多次到烏幹達採訪,發現當地的中餐館不斷增多,有的直接懸掛出中文招牌。和當地人聊天時,總能聽到又有中國企業來烏投資建廠的消息。烏幹達投資局投資促進部主任希拉·瑪格耶奇對記者說:「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來到烏幹達,為當地創造就業、拉動出口,讓烏幹達看到實實在在的改變。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烏幹達有『2040年遠景規劃』,戰略對接將有效惠及非洲國家。」

  據了解,中國已成為烏幹達第一大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國。2017—2018財政年度,來自中國的投資佔到烏幹達所有外國直接投資總額的40%,涉及水電站建設、輸變電、公路交通和通信等民生領域,創造了超過3.5萬個就業機會。

  烏幹達遼瀋工業園張氏集團董事長張皓告訴記者,中烏企業間合作可以用「方興未艾」來形容,「歡迎中國投資,是包括烏幹達在內的非洲各國從政府到民間的共識」。

  (本報坎帕拉電)

[ 責編:袁晴 ]

相關焦點

  • 古絲綢之路與共建一帶一路
    古絲綢之路上不同文明和國家、地區之間的交流互鑑給我們帶來深刻的歷史啟示,對於我們今天共建「一帶一路」、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仍然具有重要歷史借鑑意義。古絲綢之路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人民共同奮鬥、為促進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鑑和共同進步、從而為整個人類文明發展作出巨大歷史貢獻的偉大之路。世間萬事萬物總是千差萬別的。
  • (受權發布)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
    值此「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召開之際,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發起者,中國發表《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以期增進國際社會對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進一步了解,展示共建「一帶一路」的豐富成果,增進各國戰略互信和對話合作,為攜手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訪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
    「『十三五』期間,與我國籤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數量大幅增加,到目前已有138個國家和31個國際組織與我國籤署了201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學院執行院長、經濟學教授胡必亮說。胡必亮表示,這既大幅度拓展了我國對外開放的廣度,也加深了對外開放的深度。
  • 「柬中共建一帶一路富有成效」
    他表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提高了柬埔寨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柬埔寨創造了難得的發展機遇。2016年6月,柬埔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心在金邊皇家大學成立,佔達利·尼克擔任中心主任。「柬埔寨有句諺語:『花朵需要授粉才能結果,樹木需要澆水才能成長。』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共建『一帶一路』對柬埔寨的重要性。」
  • 牽手「一帶一路」 共建美麗鄉村
    原標題:牽手「一帶一路」 共建美麗鄉村  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莊俊康 祁玉潔 實習生 吳風穎  12月22日,以「牽手『一帶一路』·共建美麗鄉村」為主題的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在隴南康縣長壩鎮開幕。
  • 共建「一帶一路」!上市公司前景廣闊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黃靈靈)12月20日,以「攜手應對挑戰,合作促進共贏」為主題的2020年全國上市公司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在深圳舉行。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樂江致辭時表示,希望廣大上市公司拓展國際視野,主動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抓住發展機遇,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優勢產能合作,加強科研和產業合作,使「一帶一路」成為創新合作的高地;堅持合規共贏,遵守所在國法律和國際規則,堅持綠色發展、共享發展。
  • 國家發改委:中國非盟「一帶一路」合作規劃將推動共建「一帶一路...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琳):近日,中國與非洲聯盟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中國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6日表示,《合作規劃》的籤署,將有效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非盟《2063年議程》對接。
  • 關注丨共建「一帶一路」 柬埔寨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他表示,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提高了柬埔寨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為柬埔寨創造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的踐行者:西哈努克港經濟特區2016年6月,柬埔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心在金邊皇家大學成立,佔達利·尼克擔任中心主任。「柬埔寨有句諺語:『花朵需要授粉才能結果,樹木需要澆水才能成長。』這句話很好地詮釋了共建『一帶一路』對柬埔寨的重要性。」
  • 牽手「一帶一路」 共建美麗鄉村 ——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
    【專題】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   原標題:牽手「一帶一路」 共建美麗鄉村  ——2020「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側記
  •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展、貢獻與展望》報告全文
    共建「一帶一路」跨越不同國家地域、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歷史傳統、不同文化宗教、不同風俗習慣,是和平發展、經濟合作倡議,不是搞地緣政治聯盟或軍事同盟;是開放包容、共同發展進程,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小圈子或者「中國俱樂部」;不以意識形態劃界,不搞零和遊戲,只要各國有意願,都歡迎參與。
  • 從習近平主旨演講看共建「一帶一路」新圖景
    新華社記者 侯俊 攝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標誌著共建「一帶一路」開啟新的徵程。習近平主席的演講描繪了共建「一帶一路」的新圖景,指明了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邁上更高水平的新方向。   從新起點上再出發,乘勢而上,順勢而為,把目標變為行動,把圖景變為現實,中國必將與各國並肩書寫共建「一帶一路」的壯麗篇章。
  •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進展、貢獻與展望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更屬於世界;根植於歷史,更面向未來;重點面向亞歐非大陸,更向所有夥伴開放。共建「一帶一路」跨越不同國家地域、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歷史傳統、不同文化宗教、不同風俗習慣,是和平發展、經濟合作倡議,不是搞地緣政治聯盟或軍事同盟;是開放包容、共同發展進程,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小圈子或者「中國俱樂部」;不以意識形態劃界,不搞零和遊戲,只要各國有意願,都歡迎參與。
  • 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央企如何共生共贏?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主題為:共建「一帶一路」、開創美好未來。「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機遇和成果屬於世界。 2013年至2018年,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90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完成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超過4000億美元。
  • 習近平:共建「一帶一路」開展更多互利合作
    習近平:共建「一帶一路」開展更多互利合作 2018-02-07 | 來源: 新華社 習近平會見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  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2月7日在中南海會見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和王后馬克西瑪。
  • 加強國際合作 共建「一帶一路」 實現共贏發展
    習主席關於主辦高峰論壇的這段講話勾勒出我們辦會的總體設想,指明了辦會方向。  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秋天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旨在通過加強國際合作,對接彼此發展戰略,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共同發展。3年多來,「一帶一路」相關合作穩步推進,受到各方普遍歡迎和積極參與。現在,「一帶一路」建設處在全面推進的關鍵節點,我們主辦高峰論壇就是要總結過去、規劃未來。
  • 中國與非洲聯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日前,中國與非洲聯盟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合作規劃》的籤署,將有效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非盟《2063年議程》對接。本期非洲觀察聚焦這一規劃的主要內容及其重要意義。
  • 江蘇企業家共建「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舉辦
    人民網10月30日蘇州電  (李彥彬)在全國人民全面領會、深入學習十九大會議精神之際,10月28日,由中國安華集團一帶一路文化經貿中心主辦的江蘇企業家共建「一帶一路」蘇州高峰論壇在美麗的蘇州金雞湖畔成功舉行。該活動得到了國家部委有關領導、專家和蘇州市人民政府大力支持,江蘇省民營企業家積極參與。
  • 中國與格瑞那達籤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
    新華社墨西哥城9月19日電聖喬治消息:19日,中國駐格瑞那達大使趙永琛與格瑞那達外交部長彼得·戴維分別代表兩國政府在格瑞那達首都聖喬治籤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
  • 共建「一帶一路」 攜手闊步前行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健康絲路助力抗疫 近日,中國援建的位於衣索比亞首都的非洲疾控中心總部項目舉行了開工和揭幕儀式,這既是中非團結抗疫和中非友誼的見證,也是中國與非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健康絲綢之路」建設的象徵。 享有健康是全人類的共同願望,「健康絲綢之路」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國政府與非洲聯盟籤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與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籤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截至目前,我國已經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籤署了202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