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每位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充滿著期待。父母對孩子的口腔健康也尤為關注。一般寶寶幾個月長牙齒?幼兒長牙的順序是什麼?出牙有什麼症狀?換牙應該注意什麼?
兒童牙齒萌出的時間和順序是什麼
嬰兒的乳牙大約在6個月大時開始萌出,至兒童6歲左右在生理上會逐漸脫落,直到大約12歲時全部被恆牙所取代。一些嬰兒已經在4或5個月大時開始出牙,而有的嬰兒則爆發到很晚,在1歲左右才開始出牙。父母不用擔心。如果超過一周歲後以上的乳牙還沒有爆發,並且3歲以上的乳牙還沒有全部萌發為乳牙遲萌,那麼有必要在此時找出原因排除是否存在「無牙畸形」。
一般來說,牙齒萌出有一定的時間和順序。左右牙齒對稱爆發。同名的下頜比上頜稍早。牙齒萌出的順序如下:12435;通常,大約6個月,下頜中切牙首先爆發,在7個月大時,下頜側切牙爆發,其次是上中切牙和側切牙,第一乳磨牙,犬齒和第二個乳牙磨牙。相繼萌出,基本上,每4個月會萌發一組新牙齒。從一歲到兩歲半,有些孩子的牙齒以錯誤的順序長出,但最終不會影響牙齒的排列,因此不需要治療。
嬰兒出牙有什麼症狀
牙齒萌出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無不適感,但長牙期間寶寶可能會有以下幾種異常表現:
牙齒萌發是正常的生理現象,通常不會有不適感,但是寶寶長牙期間可能有以下異常:
1.啃、咬東西:這是由於不適而引起的,例如當牙齒萌發時,牙齦和牙齦發癢,發炎,腫脹。在此期間,可以給寶寶清潔紗布,橡皮圓棒玩具或硬食,並讓嬰兒咬這些東西以減輕牙齦發癢的不適感。
2.唾液增加:牙齒萌發時會刺激三叉神經,導致唾液分泌增加。然而,由於兒童的吞咽功能不完善以及口底較淺,唾液經常從口腔中流出,形成「生理流涎」,隨著牙齒的爆發,唾液將變得越來越多,隨著嘴底加深,流口水將逐漸消失。
3.萌發性血腫:在乳牙萌出之前,有時覆蓋在牙齒上的黏膜可能會局部腫脹,呈紫紫色。通常,沒有明顯的自覺症狀,不需要治療。隨著牙齒的萌發,它將逐漸癒合。
4.煩躁,睡覺不安穩:嬰兒可能在牙齒萌出時出現疼痛和不適,因此他經常哭泣,更易怒,睡眠不穩定,並可能在半夜醒來。有時,體溫會升高,有些甚至會引起發燒。
出生的嬰兒長牙為牙齒萌出過早,這意味著牙齒萌出的時間早於正常萌出的時間,並且萌出的牙齒的根部發育小於根長的1/3。乳牙的早期萌出有以下兩種現象,一種是誕生牙,是指嬰兒出生時在口腔中萌出的牙齒。另一種稱為新生牙,是指出生後30天內萌出的牙齒。出生牙齒和新生牙齒在下頜中切牙,並且通常成對出現。他們中的大多數是正常牙齒,有的是外來牙齒。早期萌出的乳牙由於根部未發育或根部發育很少而變得疏鬆或極度鬆動。如果鬆動不明顯,請保留它們以進行觀察,然後牙齒將逐漸變得穩定。如果早期噴發的乳牙非常鬆動,則有移位和誤吸的危險,應該及時拔除。
新生嬰兒出牙怎麼了
新生兒牙床上有白色的凸起
新生兒牙床上有白色凸起有兩種可能,一種是誕生牙,即嬰兒出生時口腔內已萌出的牙齒,若鬆動不明顯可保留觀察,牙齒將會逐漸穩固,若早萌乳牙極度鬆動,有移位和誤吸風險,應及時拔除。另一種為上皮珠或「馬牙子」,新生兒口腔的牙槽黏膜上可出現一至數個類似牙齒的白色或灰色球狀物,米粒大小,這是牙板上皮剩餘形成的角化物,並非真正的牙齒,一般不需治療,生後數周可自行脫落。
幼兒換牙注意事項
兒童換牙期是很重要的一個階段,需要帶孩子定期進行口腔檢查,以便隨時發現問題,儘早解決。
要培養兒童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每天督促兒童刷牙,父母需幫助他們用牙刷或牙線清潔一些孩子難以到達的區域,尤其是6歲左右萌出的第一恆磨牙即六齡齒。另外,兒童每次吃完食物最好漱一下口,以保持口腔衛生。
如果在更換牙齒過程中乳牙未能及時脫落,則當繼承的恆牙在舌側或頰側爆發時,應及時拔出剩餘的乳牙,以消除妨礙恆牙萌發的障礙,但並不建議拔出其他相鄰的乳牙,因為這可能會引起更嚴重的牙弓長度不足。
在飲食方面,兒童應多吃一些纖維含量高且在牙齒置換過程中具有一定硬度的食物,例如水果,胡蘿蔔,豆類,玉米等,以保持對乳牙的良好刺激作用並使其掉落。另一方面,咀嚼運動可以促進牙槽骨和頜骨的正常發育。
及時糾正兒童的一些不良習慣,例如口呼吸,吐舌,咬手指或鉛筆,用舌頭舔牙齒等。這些不良習慣會影響兒童咬合的正常發展,甚至影響顱頜面的生長發育。
此外,兒童在牙齒置換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暫時錯頜畸形,例如輕度擁擠,上前牙之間明顯的縫隙,深覆合等。如果咬合關係不受影響,不影響頜面部發育,並且有些症狀會隨著牙槽骨和頜骨的生長會改善,無需治療。但是,當兒童出現反頜,吮指、吐舌、異常唇習慣、口呼吸、偏側咀嚼、夜磨牙習慣等,需要及早糾正這些異常現象,以免出現嚴重錯頜畸形。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不錯,就請收藏或分享給好友吧。添加雅悅齒科為好友,學習更多愛牙護齒科學方法。公眾號:yyck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