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畫幅和裁切係數的真相後,你還真的需要全畫幅嗎?

2020-12-27 巨人攝影

我想您一定聽說過「剪裁係數」這個攝影術語。如今市面上有著非常多不同的相機系統,讓這個特殊的術語經常出現在各種產品規格列表和商家的營銷材料中,當然該術語在攝影有關的文章和書籍中也經常有所提及,您甚至還可以在攝影師之間的對話中聽到。如果您不了解它的真正含義,可能在鏡頭和相機的選擇中,難免會出現一些誤區。

關於裁切係數有很多困惑,而且很難去解釋,但在我們深入討論之前,讓我們先帶著兩個關於「裁切係數」的誤區進入文章。

較大的裁切係數會換取較長的「焦距」裁切係數會影響光圈我想在您翻到屏幕底部留下相反的評論之前,不妨讓我通過本文解釋一下「為什麼「。

裁切係數產生的背景

在數字攝影普及之前,35mm膠片是一種參考格式,因為在當時它被使用的最為廣泛。如果在單反膠片相機上使用50mm鏡頭,每個人都可以大概的知道所產生的視角和對應的呈現效果,因此理解和討論不同的鏡頭和焦距是很容易的。到了從膠片攝影和數碼攝影的過渡時期,為了讓用戶可以簡單地更換他們的膠片相機機身,而不用擔心重新購買鏡頭和其他配件,更多的廠商選擇了繼續沿用35mm尺寸用作傳感器格式,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全畫幅。由於技術的挑戰和高製造成本,使所有數位相機傳感器的尺寸都與35mm膠片的尺寸相匹配是不切實際的,因此相機製造商開始在數碼單眼相機中使用更小的傳感器。

但是這也迎來了一個新的問題,所產生的視野與之前相比狹小可很多,因為圖像的角落得到「剪裁」。

深入了解裁切係數

如您所見,鏡頭投射出來的影像是圓形圖像(通常稱為「成像圈」),但傳感器僅記錄場景的矩形部分。因為傳感器所記錄的是成像圓投射圖像的一部分,所以更改傳感器的大小會改變該鏡頭的視場,因此在圖像傳感器成像以外的部分既被稱為裁切係數的「裁切」部分。

然而傳統上由一個特定鏡頭產生的視場,是不會以度數進行測量的,而是被描述為鏡頭的焦距,我們需要將裁剪後的視場轉換為一個等效的鏡頭焦距。例如,如果您將一個50mm鏡頭附加到一個小於全畫幅傳感器的相機上,您將必須將該50mm鏡頭的焦距乘以一個由傳感器的大小差導出的係數來計算等效焦距。這樣你就可以根據新的等效焦距計算出鏡頭的視場。這是裁切係數的「係數」部分。

誤區#1:較大的裁切係數會換取較長的「焦距」

焦距也稱為焦長,是光學系統中衡量光的聚集或發散的度量方式,指從透鏡中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亦是照相機中,從鏡片光學中心到底片或CCD以及CMOS等成像平面的距離(通常是由相機上「Φ」符號表示)。具有短焦距的光學系統比長焦距的光學系統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

變焦鏡頭可以改變鏡頭的物理焦距。有時這種運動在鏡頭內部完成,鏡頭體積在物理上不會改變,我們稱之為內變焦,有的鏡頭會改變它的大小,我們稱之為外變焦。

然而,無論你在鏡頭後面放置什麼樣的傳感器,都不會因為傳感器的大小而改變鏡頭的實際焦距,我們所謂的焦距變化其實為「等效焦距」,稍後我們將在文中進行詳細解釋。

誤區#2:裁切係數會影響光圈

光圈代表著鏡頭上光通過的孔徑大小,大多數鏡頭有可變光圈,以控制進入鏡頭的光量。這個孔徑的大小是通過由葉片組成的膜片調節的。在攝影中,光圈的大小參數直接表示為焦距與孔徑之比,這個比例是基於物理測量的,完全獨立於相機傳感器的大小或拍攝的膠片的大小。傳感器的尺寸對景深有影響,但並不是因為它改變光圈。

如何計算裁切係數

導出裁切係數的公式計算非常簡單。只要知道傳感器的物理尺寸,使用勾股定理(a+b=c)計算對角線,然後將數字除以裁剪傳感器的對角線即可。以下是推導出佳能APS-C傳感器裁剪係數的示例:

35mm /全畫幅對角線:36+24=1872,因此對角線為43mm佳能APS-C傳感器對角線:14.8+22.2=711.88,因此對角線為26.6mm裁切係數:43 / 26.6 =1.6

為了得到較小的佳能APS-C傳感器提供的新視場的「等效焦距」,我們需要將鏡頭的真實焦距乘以1.6x。假設在佳能的APS-C相機上安裝50mm鏡頭,其視野相當於在全畫幅相機上安裝80mm鏡頭。

在我們的例子中,如果您一開始不熟悉50mm鏡頭的視場,這並不重要。但是,如果您熟悉50mm鏡頭的視場,您就會知道同樣的鏡頭如果放在更小的傳感器前面,視場會比你的正常視場更窄。如果在比全畫幅小的相機上使用變焦鏡頭,可以通過等效焦距進行換算。例如,一個70-200mm的鏡頭在1.6x APS-C傳感器上將變成了一個等效的112-320mm鏡頭。

常見的裁切係數喝等效焦距

讓我們來看看上圖了解下常見的焦距和裁切係數的關係,以及由此產生的等效焦距。對於許多攝影師來說,這可能會感到一定的困惑。鏡頭的焦距是物理特性,無論相機的傳感器如何,焦距都不會改變。

所以當我們看上表的時候,一定要記住,較小的傳感器並沒有神奇地把你的鏡頭變成較長的鏡頭,它只是剪切了大量的圖像。

全畫幅與裁幅的爭論

裁切係數的討論不可避免地將我們引向全畫幅與相比較小傳感器之間的爭論。

綜上所述,全畫幅相機是拍攝風景的理想選擇,因為它沒有裁切係數,廣角鏡頭保持了廣角視野。小型傳感器相機給鏡頭一個虛擬的遠攝效果,這對於一些運動和野生動物以及為微觀攝影帶來一定優勢,兩種格式都有優點和缺點。

內容延伸:傳感器尺寸與解析度

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我們不應該忘記,那就是傳感器的解析度。因為每個數位相機的傳感器都是由數千萬像素組成的,所以使用一個更小的傳感器應該轉化為更少的像素嗎?答案肯定不是,如果傳感器是由物理上更小的像素製成的,那麼較小與較大的兩個傳感器可能具有相同的解析度,甚至會具備更高的像素。

例如尼康D4的全畫幅傳感器為36.0 x 23.9mm,像素為1600萬,尼康D7000的APS-C畫幅是23.6 x 15.6mm傳感器,像素也為1600萬。由於傳感器尺寸差異如此之大,但像素數相同,兩者的區別就在於每個像素的物理尺寸。尼康D4有著更大的像素測量7.3m,D7000像素僅有4.78m要小得多,所以這些像素基本上是緊緊挨在一起的。這就導致了較小的像素在圖像中轉化為更多的噪點和更少的動態範圍,所以尼康D7000相比尼康D4在同樣的低光照情況下圖像質量要差很多。這就是為什麼製造商如此熱衷於談論像素,而不是傳感器尺寸!他們想讓我們注意到花哨的像素參數,他們不想提及傳感器實際上有多小。你的手機攝像頭可能和你的單眼相機像素辨率相同,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兩款機器的圖像質量相同。

結語

裁切係數真的非常簡單。但是令人困惑的是,正如我之前所說,存在的問題是將角度測量(視場角度)虛擬轉換為線性測量(毫米鏡頭焦距)。我認為這在許多方面都很有用,但多年來我見過許多攝影師試圖理解和解釋這個概念,但是在網上一些關於改變焦距和光圈的錯誤解釋,讓許多攝影師產生誤解。

這裡是巨人攝影,攝影愛好者心中的「哈佛」,感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佳能全畫幅相機鏡頭和半畫幅相機鏡頭能互換使用嗎?
    攝影:最近在攝影群裡,有一位朋友和我聊天時提到,自己剛開始學攝影的時候買了一個佳能的半畫幅相機,如今想升級全畫幅相機,但是又不捨得將之前的鏡頭丟掉,想問一下,佳能的半畫幅相機和全畫幅相機的鏡頭可以互用嗎?相信很多攝影新手都有這樣的疑問,那麼今天,作者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 全畫幅相機相比APS-C畫幅相機的4大優勢
    從APS-C畫幅規格的相機切換到全畫幅規格相機,無論是對產品性能、功能和成像質量,都是有質的提升的,也為攝影師提供了更好的創作工具,適用於更多方面的拍攝。而由於APS-C畫幅規格的相機系統的局限性,例如在廣闊的景觀或建築攝影中因裁切細數的而縮減了鏡頭等效焦距視角,以及因通光量損失和視角變化帶來的低光照拍攝性能下降等,都使得用戶在探索新的拍攝手法和攝影類型時,收到了限制。
  • 全畫幅配得上所有的營銷炒作嗎?
    過去一兩年,很多主流電影攝影機品牌都發布了自己的全畫幅機型,比如佳能的C500 Mark II,阿萊的ALEXA Mini LF,索尼的PXW-FX9。與我們習慣的S35相比,這些全畫幅攝影機真能大幅度的升級嗎?或者全畫幅只是最新的市場炒作噱頭?今天我們就來對比一下。
  • 為什麼佳能的APS-C畫幅鏡頭 不能用在全畫幅單反上
    通常,我們將全畫幅的鏡頭安裝在APS-C畫幅機身上時都能正常使用,雖然有焦距換算的問題,但對成像質量也不會有什麼影響。雖然大部分品牌的機身都能支持自家卡口的APS-C畫幅鏡頭,但當我們像將APS-C畫幅鏡頭裝在全畫幅相機上使用時,由於鏡頭設計問題,鏡頭像場並不能覆蓋整個全畫幅傳感器,如果直接使用就會發現我們拍攝的照片會有部分區域沒有圖像(一片黑),為此大部分廠家的機身提供了自動裁切畫面的選項,使得我們能在全畫幅機身上使用APS-C畫幅鏡頭拍攝同時免去了後期裁切的麻煩。
  • 重新定義全畫幅:ARRI發布全新大畫幅數字攝影機和鏡頭
    有意思的是,當其他家都用全畫幅為自家產品貼標籤的時候,ARRI卻用了「大畫幅格式」這個原本泛指的詞來為新款攝影機命名,LF是Large Format的簡稱。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次命名將使得大畫幅的定義由「泛指比S35大的畫幅」具象為全畫幅/FF、VISTA VISION畫幅之類的格式。
  • 科普:全畫幅比中畫幅大嗎?你想多了!
    相信很多玩攝影的新手小夥伴都會覺得全畫幅相機的coms比中畫幅相機的coms大!事實上真的是這樣麼?這次也許你真的錯了!不過很多讀者對於現有傳感器的認識還存在不少誤區,不少網友依舊認為像素是決定照片質量的唯一要素,因此也鬧了不少諸如「手機拍照完爆單反」、「全畫幅比中畫幅大」等類似的笑話。那麼在這篇文章中筆者就來科普一些關於畫幅的基本常識。首先要說的一個問題:畫幅究竟是什麼意思?
  • 攝影知識論述:淺析畫幅、視場角、焦距、成像圈、照明圈的關係
    不過習慣上裁切係數都四捨五入到小數點後一位而變成1.5,所以一個C畫幅用的18-200mm 鏡頭的視場相當於全畫幅中的27-300mm (27 = 18 × 1.5 ,300 = 200 × 1.5 ),而全畫幅的28-200mm 鏡頭則相當於C畫幅機身上的18.7-133mm (18.7 = 28/1.5 ,133 = 200/1.5
  • 索尼FX6是不是全畫幅?有沒有4K/120p?會賣多少錢?
    圖中搭載的是FE 24-105 F4 G OSS鏡頭 所以,FX6是全畫幅的可能性最大,結合它的尺寸和定位,你可以將其看作是全畫幅版本的FS5
  • 真相解惑:全畫幅相機景深真的更淺嗎?
    本文的目的是讓大家更詳細的了解景深、透視和虛化。一、名詞解析以下先為大家分析一下景深、透視、虛化三個名詞。不過,我覺得大家會完完全全看下去的不多,但筆者還是建議大家能把以下的基礎知識來看一下,對這些攝影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了解。1、景深
  • 現在入手全畫幅微單相機是不是有點早
    2013年,索尼發布了全球第一款全畫幅微單相機A7。時隔5年之後,佳能、尼康、松下紛紛發布了自家品牌的全畫幅微單相機。當然這裡不討論徠卡的原因是一般人真的買不起。實際上,現在的全畫幅微單市場除了索尼之外,其餘廠商都還處在起步階段。那麼現在就出手購買全畫幅微單相機是不是有點早?現在入手全畫幅微單相機是不是有點早?
  • 從半畫幅單APS-C反升級到全畫幅單反,你的感受是什麼?
    的確以單眼相機的出色成像品質以及高昂的價格來說,在市面上的確佔著主導,並且不可替代的存在,而對於已經入手單眼相機的玩家來說,從半畫幅單反升級到全畫幅單反,最大的感受是什麼呢?佳能(Canon)EOS 90D 單眼相機 單反套機(EF-S 18-200mm f/3.5-5.6 IS 單反鏡頭)然後,從畫質上看,殘幅升級到全幅,高感是鐵定會提升的,除非你買的是早就停產的二手古董全幅,但是其他方面的提升就要看具體情況了,解析力的提升不光要看傳感器,還需要看鏡頭,寬容度的話
  • 進擊的6100萬像素 索尼全畫幅微單α7R IV評測
    首先C1和C2之間的凸起消失了、其次電源開關設計了凹槽、第三曝光補償按鍵終於加入鎖定按鍵了、第四後撥輪不再採用隱藏式了。當然拍攝模式轉盤仍然配備轉盤鎖,用戶需要按住該撥盤鎖,才能轉動拍攝模式撥盤。此外,相機還具備425個對比度檢測對焦點,為低照度和其他需要採用對比度檢測對焦方式的拍攝環境,提供更高的準確性。索尼α7R IV具備更高的AF傳感器密度和優化的追蹤算法,顯著提升了追蹤性能。針對拍攝對象的複雜運動和突然發生的運動,實現比以往更可靠的追蹤性能和更高的對焦精度。
  • 佳能全畫幅單反哪款好 單眼相機全畫幅和半畫幅有什麼區別【詳解】
    選擇全畫幅相機的人還是不少的,特別是佳能這個品牌,世界有名,旗下的全畫幅相機型號眾多,下面我們就來看下佳能全畫幅單反推薦,單眼相機全畫幅和半畫幅的區別。 ,還具備了多張拍攝降噪的功能。二、單眼相機全畫幅和半畫幅的區別 1、感光元件全畫幅相機的感光元件尺寸在36*24mm,半畫幅相機的感光元件尺寸在22.7*15.5mm,全畫幅的感光元件尺寸基本上是半畫幅相機的2.3倍。
  • 松下S5:全畫幅版的 GH5,一
    2020年9月2日松下終於推出了第二臺全畫幅微單相機S5,機身首發售價11998元、搭配20-60鏡頭的首發售價是14998元,值得購買嗎?雙原生ISO,普通拍攝時為ISO100和ISO640,使用V-Log的時候是640和4000,通過Dual Native ISO技術實現了記錄最大的ISO51200的暗光環境視頻,在同類型相機中有著不錯的表現。雙SD卡插槽,這一點是加分項,給好評。
  • 搭配8K視頻的全畫幅新款微單推薦:佳能EOS R5震撼來襲
    佳能最近公布了一款正在研製當中的全畫幅新款微單相機——佳能EOS R5。這款相機是首款搭載8K視頻拍攝功能的民用級相機,單單8K視頻拍攝這個字眼就讓廣大熱愛攝影的朋友們震撼不已,作為一款民用級相機它更是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2020年全畫幅微單推薦 佳能EOS R5視頻拍攝功能大放異彩!
    2020年全畫幅微單推薦 佳能EOS R5視頻拍攝功能大放異彩!前不久,佳能官方宣布旗下的一款全畫幅微單EOS R5即將上市。在已公布的參數信息中可以看到,這款全畫幅微單所搭載的8K視頻拍攝功能十分強悍,可實現29.97fps 無裁切的機內錄製,非常值得推薦給身邊愛好視頻拍攝的朋友。
  • 買相機選APS-C還是全畫幅 新手小心被騙錢
    相機,就是拍照專用的器材,手機優化的再好,也會受制於傳感器尺寸得大小,因此畫質不可能和相機相提並論。現在的用戶選擇相機,普遍會在APS-C畫幅和全畫幅中機型選擇。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聊聊什麼是相機的畫幅,新手買相機是選APS-C畫幅還是全畫幅。畫幅是什麼?畫幅是什麼,其實畫幅指的就是傳感器的尺寸,或者說傳感器的大小,或者說傳感器的面積。
  • 大畫幅、中畫幅、全畫幅、殘幅傻傻分不清楚?
    中畫幅相機也很貴動輒10萬左右,除了預算無上限的攝影發燒友,大多數攝影師、攝影愛好者都不會去碰。③全畫幅全畫幅大家就比較常見了,全畫幅相機的傳感器尺寸大概為36mm×24mm大小。全畫幅相機的傳感器尺寸不僅很好的平衡了相機體積與畫質,所以全畫幅相機在攝影師、攝影愛好者當中都是最受歡迎的。
  • 尼康D780全畫幅單眼相機京東價格真值
    尼康D780單眼相機是今年發布的新品,它採用了2420萬像素的全畫幅傳感器設計,是替代D750成為全新入門級全畫幅單眼相機的產品。D780可以在全畫幅情況下,拍攝無裁切的4K/30P超高清視頻。編輯看法:    尼康D780在在對焦、連拍、續航、視頻、機身操控上,都有很大升級。對於用戶來說,這臺相機的表現非常均衡,不論是攝影師還是發燒友都很合適。
  • 從單反到微單 講述佳能全畫幅相機的歷史
    尤其是佳能旗下的全畫幅相機,更是口碑和銷量雙收。佳能的全畫幅相機目前主要分為1D、5D、6D和EOS R四大系列,每一個系列都有自己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講述佳能全畫幅相機的歷史。01 極限攝影的1D系列談起極限攝影,比如體育賽事、國際新聞採訪、戰地等環境,大家都會想起佳能的EOS 1D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