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份額不足華為零頭,庫克和蘋果都慌了

2020-12-20 中國經營網

作者 荀詩林

最近一段時間裡,蘋果一直在被唱衰。

原因有很多,包括自身問題,也包括其他品牌市場份額的趕超,比如華為。

7月31日,蘋果公布了今年最新的季度財報。因為蘋果的財年是每年9月份截止,所以這次公布的是其第三季度財報。實際上,在蘋果這一季度業績公開之前,券商分析師就對其業績普遍持不看好的態度。



市場普遍認為,蘋果將達到自身指引的中點,並將預測第四季度收入同比大幅下滑。蘋果公司對第三季度的指導意見是收入為525億美元至545億美元,535億美元的中點將略高於該公司去年同期的532億美元。

湯普森路透社將對32種不同預測的調查結果歸結為分析師估計的主要平均值,平均估計為533.9億美元,這實際上低於蘋果的中點指引。

同時,在接受調查的32名分析師中,沒有任何一個預計第三季度的盈利超過蘋果公司指引的上限,但最低預測是低於預期的5億美元。

那麼,蘋果財報公布的實際結果呢?

出人意料,預測之中

有趣的是,蘋果第三季度財報一定程度上還是打破這些分析師預測的。

根據蘋果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蘋果公司第三財季淨營收為538.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32.65億美元增長1%,其中國際銷售額所佔比例為59%;蘋果公司的淨利潤為100.4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3%,每股攤薄收益為2.18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去年同期,蘋果公司的淨利潤為115.19億美元,每股攤薄收益為2.34美元。

從這一季度蘋果的財報數據可以看到,蘋果這一季度營收其實超出了之前分析師的預測,甚至與去年同期相比,營收方面還有增長,頗有出人意料之感。

但是,從蘋果這一季度淨利潤來看的話,同比下降13%,可以推測,為了拉動營收,蘋果應該是「犧牲」毛利,實際上也正是如此。

其實,從蘋果2019財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及淨利來看,其下降趨勢從未被遏制過。蘋果公司2019財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分別為843.1億美元、580.1億美元和538.1億美元,除了第三季度,其他兩季度營收均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左右,頹勢盡顯。

在淨利潤上,蘋果下降趨勢體現得更加明顯。前三季度,蘋果公司的淨利潤分別為199.7億美元、115.6億美元和100.4億美元,其中第二季度同比下降幅度達16%。

蘋果公司營收下滑,淨利潤下滑,連毛利也在下滑。2019財年前三季度,蘋果公司的毛利分別為320.3億美元、218.2億美元和202.3億美元,前兩個季度與去年同期相比,毛利下降都在5%以上,第三季度毛利下降達1%。



數據來源:蘋果2019財年財報

從蘋果公司這一季度的營收組成來看,iPhone收入佔比首次低於50%。iPhone銷售營收一直是蘋果公司最主要的營收來源,這一季度同樣沒有改變,但是其營收佔比繼續下降,這一季度銷售收入為259.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294.70億美元下降12%,收入佔比為48.3%。



蘋果2019財年Q3營收組成(圖片來源:MacRumors)

除了iPhone的營收之外,來自於Mac的淨營收為58.20億美元,iPad的淨營收為50.23億美元,可穿戴設備、家居產品和配件的淨營收為55.25億美元。蘋果公司在這三方面的營收,與去年相比,都略有上升。

有減必有增,同蘋果iPhone銷售收入下降對比的就是,蘋果CEO庫克之前一直在大力推廣的服務業務,這一季度,蘋果服務業務營收為114.55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01.70億美元,同比增長12.6%,收入佔比首次突破20%。

而眾所周知的事情就是,蘋果手機毛利率一直是業界最高的。據此前路透社的消息稱,入門級iPhone X的硬體成本為357.5美元,售價為999美元,因此這就意味著該機的毛利率為64%。根據去年第三方數據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全球手機廠商利潤報告顯示,我國主流手機的毛利率,比如vivo、OPPO和華為,毛利率尚停留在個位數。

基於這樣的考慮,蘋果手機營收佔比下降,整體毛利率下降,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對於蘋果來說,自從上個世紀90年代,蘋果上一次大虧損之後,蘋果公司其實已經很少業績不好了。之前只有在2016年的時候,蘋果實際銷售額比預期低了3.7%,同比下滑7.7%,庫克因此被降薪。

按照蘋果2019財年的業績來看的話,不知道庫克還要被降薪多少。

所以,這一季度蘋果的財報,可能在營收上略有意外,但其實還是在預測範圍之內。對於蘋果來說,業績持續下滑,或許真的成為一個不可掩飾的事實。

中國市場份額不到華為的零頭

仿佛,庫克越接近中國市場,越難免沾染上一些可能原來沒有的風氣。

庫克開始變得願意講故事了。



面對這樣的財報數據,庫克表示:「我們創下了公司歷史上最高的第三財季營收紀錄,原因是受到服務業務營收創紀錄、可穿戴設備業務加速增長、iPad和Mac業務表現強勁以及iPhone銷售趨勢顯著改善的推動。在公司業務覆蓋的所有地區,業績結果都是很有希望的,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2019年日曆年的剩餘時間將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期,我們的所有平臺都將有重大產品推出,新服務和多種新產品將會問世。」

庫克內心的真實想法,或許不得而知,但他嘴上說的,總是積極。

在電話會議上,庫克還表示,今年8月正式推出Apple Card,將首先在美國上市,至於推廣到更多國家,時間還不確定。

另外,之前一直在說蘋果沒有5G技術,就要掉隊了,庫克在電話會議上也算是從側面重點回應了這個事情。7月的時候,蘋果完成了10億美元收購英特爾手機基帶晶片業務,庫克大力宣傳此次收購的規模,以及它將給蘋果帶來的好處。

從交易數額來看,這是蘋果公司歷史上第二大的收購。另外,通過這筆交易,蘋果將獲得約2200名英特爾員工,而這意味著在手機基帶晶片的研發上,蘋果擁有了自研能力。

之前就有消息稱,蘋果同高通和好,會從高通手裡獲得可以用於5G的基帶晶片,從而推出自己的5G手機。在高通第三季度財報中顯示,高通有近48%是與蘋果達成和解後獲得的專利收入。

但是,庫克在這個時候,如此大加宣揚這一收購案,不知高通會做何感想。

庫克還說,蘋果認為這是一個機遇,可以加快未來產品的研發,並擁有和控制產品背後的「核心技術」。

這話,既是說給高通,也是說給自己聽的。

另外,庫克還強調了蘋果在中國地區的業務。他說:「上個季度蘋果在中國市場的良好表現,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從增值稅(VAT)降低來看,(中國)政府不久前剛出臺了大膽的刺激措施,我們也相應採取了一些定價行動。」

根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蘋果中國分公司成立於2004年,註冊資本1218萬美元,由美國完全控股。

然而,根據上周知名市場調研機構IDC公布的一份關於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報告顯示,在今年我國第二季度的手機市場上,蘋果手機的市場份額還不足華為的零頭,就這樣的數據來看,庫克也變得開始有講故事的天賦了。


圖片來源:IDC

蘋果財報會議當天,聽完了庫克和蘋果的故事,蘋果公司股價在納斯達克常規交易中下跌0.90美元,報收於208.78美元,跌幅為0.43%。

很明顯,5G來臨,庫克和蘋果,都慌了。

(編輯:黃玉璐 校對:顏京寧)


相關焦點

  • 晶片危機爆發,蘋果將華為加入換購名單,庫克此計能撐多久?
    自從去年開始美國將華為列入「實體名單」之後,開始了斷供對華為的一切領域的配件和技術支持,其中包括華為最為需要的晶片,但是華為憑藉著研究了多年的海思晶片,在去年年底推出了收款海思麒麟晶片,不但幫助華為度過了晶片斷供的難關,並且憑藉海思麒麟出色的性能,在今年一季度市場份額上超越了高通,
  • 華為市場份額高達42%,約等於OV、小米總和,蘋果份額才這點?
    華為市場份額42%創新高,約等於OPPO+vivo+小米總和!國內手機市場第三季度出貨總量為9780萬部,同比收縮3%,但華為卻逆勢增長66%。市場份額達到了42.4%,成為榜首,OPPO第二佔17.9%、vivo第三佔17.4%、小米第四佔9%、蘋果第五佔5.2%。
  • 華為晶片危機之際,庫克落井下石?蘋果手機換購計劃加入安卓手機
    但是,晶片設計軟體幾乎由美國壟斷,美國3家企業就佔據了95%的市場份額,自「實體清單」實施後,美國的EDA企業就撤出華為,不再向華為提供技術服務,此類設計晶片的軟體也不再出售給華為,而華為只能將就用著授權還未到期的EDA軟體。
  • 14家蘋果旗艦店被迫關停,庫克無奈:離不開中國市場
    提像蘋果不得不說的就是iPhone4和賈伯斯,在2010年的時候發布的iPhone4可以說是蘋果手機中最成功的,是賈伯斯最得意之作,也是最後的作品。iPhone4剛勁有力,用賈伯斯的話就是猶如一臺萊卡相機,完美。滿大街都是諾基亞的時候,iPhone4科技感十足,經典的四方弧邊設計加上背部玻璃,而且4S價格高達8000元,江湖人稱「腎機」。
  • 哈佛專家再批羅永浩鯊魚皮技術;庫克:蘋果最大對手是華為和三星...
    德國電信運營商宣布將採用華為設備建設5G網絡雷鋒網獲悉,西班牙電信的德國分支機構周三表示,選擇了華為和諾基亞提供第五代手機網絡升級服務。德國政府目前正在為該國5G網絡的擴展制定安全指南,此舉預計將要求對天線和基站等設備進行認證。
  • 中國5G手機銷量全球第一 Q2華為份額最高蘋果增速最快
    「中國5G手機六月份佔整體市場銷量的40%,而北美和西歐滲透率在10%到15%。預計5G iPhone發布以後,2021年5G能在主要發達國家進入較快發展期,2022年或以後有望在部分發展中國家(如東南亞國家)進入發展軌道,新冠疫情的控制情況對5G發展也會產生影響。」唐叮對記者說。從各個品牌二季度的具體銷量來看,華為達到了中國有史以來的最高份額。
  • 打壓華為的「反作用力」來了,蘋果和高通慌了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小沫,非常開心可以準時和大家見面,自從2018年美國盯上華為和中興後,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被美國企業限制,例如360、哈工大和大疆等等,尤其是華為,在各方面都備受壓力,可是中國有一句古話叫「物極必反」。
  • 上半年高端機排名公布:小米以4%排名第三,和華為蘋果差距較大
    不過,相信大家也都知道,各大廠商的實力是完全不同的,取得的成績自然也是各有千秋。根據調研機構公布的數據,2020年上半年國內的6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場,華為和蘋果分別佔據了44.1%和44%的市場份額,接近九成。
  • 蘋果概念股又集體飆升,瑞聲科技大漲逾12%
    蘋果此前在中國調低了iPhone的價格,該公司CEO庫克本周稍早接受媒體採訪稱,其本周將前往北京,主要是了解降價後iPhone的銷量,同時與政府官員會談,欲將更多的蘋果服務引入中國市場。第二,蘋果將舉辦發布會,存在炒作預期。
  • 三星中國市場份額不到1%,世界成功的三星為什麼不受中國待見?
    一、備受中國冷遇的三星  今年年初在三星S9 預售的時候,幾乎令人意外的是這款在全世界範圍內都賣的相當不錯的手機,在中國市場卻是非常不受中國消費者待見,當時根據媒體報導顯示,三星S9的預售幾乎只有幾千的預定訂單,這個結果和之前的S8、note8幾乎如出一轍。
  • 蘋果5G三重門 歐盟令蘋果改type-C接口 中國院士發聲禁售蘋果手機
    蘋果5G遇到麻煩越來越多。在美國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引發大規模騷亂中,美國本土一些蘋果商店成為了抗議者們的目標,這些店面遭到不同程度破壞,抗議者們砸開玻璃,進入到店內進行搶劫,很多蘋果手機和其他一些電子產品,都被洗劫一空。
  • 華為遭遇打壓,連蘋果專賣店老闆都看不下去了,彪悍口號力挺華為
    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殊時期的時候,全球範圍內其他的手機廠商基本上都出現了手機銷量暴跌的影響,但是華為不僅沒有出現銷量下跌,反而手機的出貨量還保持著穩步的增長,這一筆筆訂單其實都是國內消費者對於華為的支持。在2020年第一季度,華為在國內的手機份額也達到了42%,已經接近一半了。
  • Booking遭遇酒店不可預訂風波 中國市場份額不足
    近日,王女士在Booking上預訂了一家四川的酒店,但之後卻被突然告知必須取消,原因是酒店目前並沒有和Booking合作。實際上,在Booking上預訂酒店後遊客無法順利入住的事件並非第一次發生,此前Booking就曾發生過多起因後臺與酒店無法順利對接,導致遊客被迫取消的情況。當前Booking在國內市場份額上較低,酒店在與Booking合作後產生不了宣傳效果和訂單量,很容易頻繁解約。
  • 二季度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華為領跑,市場份額達 27.2%;上海、北京網...
    數據顯示,華為繼續領跑,市場份額也達到歷史新高的 27.2%,OPPO, vivo 分列第二,第三位,出貨量同比增長 5.5% 和 24.3%。小米位居第四,出貨量同樣擁有 2.0% 的同比正增長。蘋果排名第五,出貨量同比下滑 12.5%。 IDC 認為,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馬太效應日趨明顯,市場競爭也已由單點競爭轉變為平臺競爭。
  • 最受歡迎高端旗艦機排行,華為力壓蘋果,小米被甩到看不見
    近日知名的市場調研機構IDC發布了關於2020年上半年中國高端智慧型手機的市場份額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華為手機以44.1%的份額排名第一,成為最受歡迎的高端旗艦機。第二名蘋果以0.1%的微弱差距名列第二,兩家公司瓜分了中國高端智慧型手機市場88.1%的份額,而居於第三名的小米僅佔4%,被華為和蘋果甩到看不見。
  • 上半年中國高端手機市場 華為份額超蘋果排名第一
    原標題:上半年中國高端手機市場 華為份額超蘋果排名第一   近日,IDC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中國600
  • 蘋果達成萬億市值成就!然而庫克財富還沒亞馬遜CEO的一個零頭
    就在數月前,全球還在討論誰會是第一個達到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當時最有希望的幾個企業分別是蘋果、亞馬遜和微軟,其中蘋果以9000億美元的市值最有希望率先突破,沒想到,僅僅過去幾個月,在一波科技企業股價大漲的情況下,蘋果終於迎來了歷史性的突破,在今天順利突破1萬億美元,也成為了美國股市歷史上第一支突破萬億美元大關的公司
  • Drexel Hamilton:華為將取代三星 成為蘋果最大敵手
    根據IDC的數據,華為已經是全球第三大智慧型手機生產商。去年第四季度,蘋果和三星在智慧型手機市場都佔有18%左右的市場份額,華為的份額則是11%。不過童士豪同時表示,蘋果相對三星華為仍有自己的優勢,因為其設備上軟硬體的控制權都在自己手上,「蘋果把軟、硬體結合起來就能產生真正的差異化,但三星做不到這一點,」他說。他還說,為了贏得市場份額,智慧型手機廠商必須建立自己的生態系統,蘋果、三星、華為,乃至小米,都在努力。
  • 別再跟iPhone比銷量,蘋果不是一家死磕銷量生存的公司
    根據IDC公布的2018年第二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各個廠商表現情況來看,蘋果iPhone的出貨量確實被國內手機廠商華為給超過了。即華為手機憑藉當季5420萬臺的出貨量拿下了全球第二名,終於取代蘋果贏得屬於自己的輝煌戰績。由此,很多業界人士分析認為,華為手機代表著國產手機廠商的崛起和勢頭,未來還可能會繼續超越蘋果。
  • 蘋果公司十五年首次整財年營收下降 大中華區降30%
    對於大中華區營收的大幅下降,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給出的解釋是這樣的:「2015年,我們在中國的手機銷售量驚人,iPhone6和iPhone6s都賣的很好。在中國的銷量增速比其他地區要高出很多。所以,以這個增長速度看2016年,今年在中國的手機銷量回落到正常值。所以,這是大家覺得中國的銷量降幅明顯的原因之一。」   儘管庫克的理由也算理由之一,但來自用戶的評價給人更直觀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