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歷史悠久,文脈悠長。博大厚重的黃河文化、鍾靈毓秀的運河文化、質樸敦厚的齊魯文化和慷慨豪放的燕趙文化在此交融積澱,賦予了德州人淳樸、誠實、慷慨、仗義的文化品格和德州「厚德、包容、創新、圖強」的城市精神。沿著5000年脈絡,如今德州中芯整體南移,以全新的姿態擴張發展。
九達天衢·脈絡中熠熠生輝的地域名片
德州,幽燕京畿之地的南方門戶,扼漕運之咽喉,是明代京杭大運河「四大漕倉」之一,為「京畿達九省御路」所必經,有「九達天衢」之說,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明朝在德州設立德州衛與德州左衛,屯宿重兵,屏藩京師,故德州有「神京門戶」之稱。
德州,地區居齊晉之交,「控三齊之肩背,為河朔之咽喉」,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南鄰齊國要衝——重丘,西襟晉國屏障——東武城。戰國時期,德州成為各國會盟的一處要津。今齊河縣城——晏城一帶是春秋時齊國正卿、 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晏子(晏嬰)的封地;而今武城一帶則是趙國政治家、平原君趙勝的封邑。
現如今,德州是山東省的北大門,是山東首個列入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的城市,承擔著建設「京津冀產業承接、科技成果轉化、優質農產品供應、勞動力輸送基地和京津冀南部重要生態功能區(一區四基地)」的重大使命。
德水安瀾·脈絡中向前發展的文化底氣
德州地居黃河衝積平原,因黃河而生;德州位於運河之畔,因運河而興。南北大運河為德州的城市歷史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形成了兼容並包、獨具特色的運河風情和地域文化。
五千年前,德州作為龍山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和大禹治水導河入海的主戰場,先民從魯東、魯中地區遷居德州一帶,留下龍山文化遺存,大禹導河,留下「鬲津」、「馬頰」、「覆釜」、「鉤盤」、「徒駭」五河故道。更是留下了「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傳世佳話。
戰國時,德州居趙齊之間,兩國都把心腹重臣分封在這裡,他們則起到了文化使者的作用。其中齊國外交家晏子主張「仁政愛民」,他將「厚德仁民、崇禮尚義」的儒家文化帶給了德州,趙國政治家趙勝則在自己的封地傳揚了「慷慨悲歌、好氣任俠」的燕趙之風,齊魯文化與燕趙文化的交融,鋪就了德州文化底色。
秦始皇以秦為水德,將中原最大的河流黃河改稱為「德水」。漢初在今德州市陵城區的「德水」之陽置安德縣,取「德水安瀾」之意,意為黃河安晏、不興波瀾,這就是德州之名「德」的濫觴。
德州,是儒學宗師董仲舒、滑稽之雄東方朔、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狀元孫伏伽、唐代著名詩人孟郊和宋代著名詞人李之儀的故鄉;
德州,有保存完好的世界文化遺產——有著「九曲十八彎」之稱的中國大運河—南運河德州段。曾經,乾隆皇帝下江南,行至德州,九龍十八彎,九望德州,現在仍有九龍灣公園。
德州,矗立著書法大師顏真卿的不朽之作——東方朔畫贊碑;
德州,長眠著一位來自異國他鄉的友好使者——蘇祿國東王巴都葛·叭答刺;
德州,還有黃河故道、運河漕倉、宋代瓷窯、乾隆行宮等眾多的古代文化遺址;
德州,還有德州扒雞、德州雜技、德州黑陶、運河號子、「一勾勾」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些既是德州源遠流長的文化脈絡,也是德州向前發展的文化底氣。
向南而生·脈絡中日新月異的發展潮流
千年風雅的德州,是老城,也是新城。進入新世紀,老城德州迅速擴張發展,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於批准德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德州確立了東拓南進的發展方向。
回望近十年的德州,國家政策層面,德州被列為京津冀一體化城市,與首都經濟圈共謀合作發展;
2014年李克強總理來到德州視察,德州市步入京津冀經濟圈的戰略布局;
山東省新進出臺濟南都市圈規劃,德州作為濟南都市圈重要城市,省會泉城與德州協同發展,再次為德州帶來政策利好。
現在的德州城市配套升級,主城面積擴大了兩倍以上,商圈配套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遍地開花,從單一的德百商圈,到如今德百、澳德樂時代廣場、萬達廣場三足鼎立,德州未來發展,誰將成為新的城市中芯,誰又能執掌城市中芯,牽動著所有德州人民的希冀。
2015年,德州萬達廣場開業,填補了德州區域內無全國性商業中心的空白,作為一張嶄新的城市名片,南城再次成為德州焦點。
2018年4月,德州市規劃局發布《岔河兩側外堤整體改造建設工程設計規劃公告》,作為德州的母親河,岔河貫通德州市區南北全境,整個岔河兩側城市綠軸,總面積136.8萬平方米,如今已成為一處市民健身、休閒、活動的重要區域。
在德州,一條湖濱大道,攬勝德州城市精華,從北到南,依次經過德州市教育局、德城區人民法院、銀座商城、德州市植物園、德州市中心廣場、德州百貨大樓、德融購物中心、萬達廣場,集政治、經濟、商業、文化於一體,是名副其實的德州主城大動脈,南北向德州城市中軸。
如今南城發展向好,萬達商圈一片的發展潛力不可估量,岔河一帶休閒娛樂設施完備,誰將成為新的城市中芯,誰能執掌城市新中芯,南城還需更多的龍頭企業鼎力加持,共築美好生活願景。
距今一萬年以前,今德州區域還是一片茫茫淺海,奔騰咆哮的黃河在此匯入渤海,距今5000年前,德州德州逐漸開始了刀耕火種的原始農耕定居生活,以得天獨厚的優勢繁榮發展,現在的德州如一則醇美的詩篇,經得起時間推敲,越讀越美好。
文/速豹新聞網·山東商報 記者 阮 嫻
圖/速豹新聞網·山東商報記者 周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