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俠結論:這還是職業規劃的問題。
我遇到很多類似的案例。
有像你一樣剛畢業一兩年的,有還沒有畢業找不到未來方向的,甚至還有已經40多歲仍然感到迷茫的。
他們身上有個非常相同的特點,那就是從沒做過職業規劃。
從長遠來說,職業規劃就是你自己未來的一段非常重要的人生規劃。
從眼前而言,職業規劃就是你未來三五年的成長目標計劃。
我經常跟別人交流一句話:「沒有規劃的人生,就如同行屍走肉。」
或許我們會在自己規劃好的路上遇到種種阻礙,但是只要你大方向沒變,我認為都是可行的。
所以就你問題本身而言來分析,我們來提煉兩個關鍵點:畢業兩年、做過客服工作。
先說畢業兩年的問題。
從你的描述中,我大概能猜測到你畢業這兩年的情況。
1、沒有方向。
所謂沒有方向,從你畢業兩年之後從事的工作有關係。
你大學專業學的什麼?為什麼會找不到跟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我認為你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方向。
不知道自己要幹嘛,不知道自己能幹嘛,不知道自己該幹嘛。
2、沒有計劃。
之所以兩年了辭掉工作找工作半個月,還覺得自己什麼都幹不了。就是因為你沒有一份詳細的計劃。
什麼叫計劃?說簡單點,就是你辭職之前就要想好接下來要走什麼路的構思。
只有在計劃之後,你才知道應該去找什麼工作。
計劃就是根據你自身的條件和情況來分析,然後找到適合也匹配你計劃的工作,完成你的第一步「找工作」計劃。
之後再在這個計劃上,開始著手第二步的計劃。
3、沒有目標。
這個道理很簡單,如果你連計劃都沒有,那麼你就談不上什麼目標的問題了。
我喜歡用「倒推法」來做計劃,就是說我們在制定計劃前,需要先把目標定好了。然後圍繞這個目標,倒推回來做相應的計劃。
案例分享:
之前我幫一位剛畢業的朋友做過一次規劃計劃。她情況跟你類似,所以我把這個案例分享給你。希望能夠對你有所感悟。
情況了解:
這位朋友大學的時候學的是財務方面的專業,畢業之後在父母的安排下,到了親戚的公司做財務工作。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專業對口,算是比較合理的安排。
但問題是,這個人本身從來就不喜歡財務專業,更不喜歡財務工作了。
經過溝通了解才知道,原來她去念財務專業,是父母的意願,之後到親戚公司上班也是父母的安排。
所以,她一直以「父母」為藉口來排斥自己的工作。
而她自己本身是喜歡攝影的,想要從事藝術類的工作。
解決辦法:
在了解完她的情況和意願後,我給她做了三個方面的指導參考意見:
1、心態方面:
我認為之所以她這麼排斥,其實關鍵還是在於「父母」這個問題上。我開導她,我們作為子女的,應該需要體諒父母的好意。可能他們是基於自己的想法,基於自己的見識來給你做了安排和選擇。但是既然已經接受了,那麼需要有「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
因為至少,在父母的安排下,你能夠順利的工作,能夠有工資收入,能夠賺錢養活自己。而這是很多跟你同樣畢業的人不曾享受過的待遇,要珍惜。
2、職業規劃方面:
調整好心態之後,要學會接受事實。目前的情況是,你不能輕易的辭職,不管是父母管束也好,還是親戚公司對你的信任也好,包括你自己為自己考慮,也不能輕易辭職。
反而要做好當前職業的規劃,要給自己制定一個短期目標,圍繞目標來制定成長計劃。當你有了計劃,有了目標,有了方向之後,你才不會每天都沉浸在「我不喜歡這個工作」的不良情緒中而無法自拔。
這樣做既可以讓你的職業生涯更有方向,還可以讓你和你的家人之間溝通交流更和諧。
3、興趣方面:
我從來不贊成把「興趣」當成職業來做。因為職業需要的是更專業的水平,會面臨更多困境。如果因為把興趣當做職業來做了,那麼在遇到很多困難的時候,可能最終不僅職業沒做好,反而還賠上了自己的「興趣」。
因此我建議她把「攝影」當做一種興趣來做,可以嘗試投稿、做自媒體、參加攝影大賽等等,既能展示才華,又能獲得成就感的方式。
興趣的培養固然重要,那是一個人在工作之餘提高精神追求的東西。但是如果在興趣方面不能有所成就感,那麼這個興趣也不會持續多久。
最後這位朋友按照我說的去做了,目前狀態挺好。隨時還能在朋友圈看到她的攝影作品展示。雖然目前還不算小有名氣,但至少在他們公司裡,她的攝影作品經常被發布到公司內部平臺上。
她現在積極工作,跟家人也沒有怨恨,興趣才華也得到認可和展示。
我認為,她已經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方向了。
也許未來還會有很多其他的問題,但是只要有了做規劃的習慣。我認為她就已經很成功了。
所以,我舉這個案例分享給你,其實也是希望能夠讓你有所參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