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字裡面到底是兩橫還是三橫?網友們都蒙了

2020-12-15 騰訊網

本文來源於 觀觀雅集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這兩天,小編經過一玩具店,門店上偌大的「具」字讓我產生了錯覺。這「具」字怎麼看都覺得像錯別字,中間有三橫!!!嚇得趕緊用手比劃了一下,試圖憑藉著肌肉記憶,找回這個字的筆畫。

回來在網上一查,發現網友們也曾因為這個問題發起過全網大討論。

玩具的「具」,框框裡到底是幾橫?

許多網友信誓旦旦地說從小老師教的就是兩橫。但是打字出來卻明明白白地顯示,這個字中間是三橫。於是,大家忽然驚悚了,懷疑自己寫了幾十年的錯別字……

還有網友懷疑,漢字是不是偷偷改革了?不用做一個通知的嗎?

到底誰才是對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群體性記憶錯亂的情況呢?

瑟瑟發抖的網友趕緊翻出了家裡珍藏多年的字典。《康熙字典》上的具字,可明明白白是三橫。

不管是哪一年出版的《新華字典》和其他書籍,無論是具、俱、直還是真,裡面都是三橫!

02年的《現代漢語詞典》裡「具」字裡的三橫也是被安排得很明白,三橫!

此外,《辭海》、《新華大字典》、《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古漢語大詞典》等九種不同版本、不同出版社的工具書,記錄的都是三橫寫法的「具」字。

其實早在2008年就對此有所爭論,《南國早報》還進行了報導。在報導中,說明了兩橫的「具」字,是錯別字!

所以你們就老老實實承認吧,證據確鑿,容不得狡辯,「具」就是三橫。

那麼,為什麼會有人認為「具」字只有兩橫呢?

經過網友的啟發,大概可以總結為兩種可能:

輸入法的誤導

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高科技的使用,我們用筆寫東西就少了,大多使用輸入法打字。許多輸入法在顯示「具真置」等三橫字體的時候,有時候會因為字號變小而將三橫簡略成兩橫甚至一橫。

大家看多了,久而久之就被影響了,導致提筆忘字。

當然,這麼大規模寫錯字的原因,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在座的各位都是隱藏多年的近視。

而且主要近視人群,集中於80和90後。

那些牢記「具」是三橫的人,可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

所以,你們這些認為「具」字只有兩橫的,看來還是作業做得少啊!

即使知道了真相,一些心眼大的網友仍然不思悔改,當大家都疑惑於兩橫三橫的時候,有位不嫌事大的網友表示:

吵吵啥,

豎畫代之也能看懂啊!

再一想,這位看似無聊的網友,也許道出了20世紀「群體謀殺橫畫」事件真相:

有可能因為在日常書寫時,許多人會將三橫簡寫為兩橫,久而久之,以錯傳錯。

世上本來沒人寫錯,錯的人多了,也許就沒有錯了。

畢竟還有一豎帶過的人。

其實,這麼多年來,你寫過的錯別字還不止具字一個。

請問,你知道冒險的冒字怎麼寫嗎?

你覺得上面是個曰,下面是目?

看吧,又錯了。

「冒」字的上面並不是「曰」,而是——「冃」。

這個字堪稱「天下第一錯別字」。

古文字中的「冃」是個象形字,就是畫了一頂古人的帽子,那兩橫是帽子上的裝飾物。

由「冃」組成的「冒」,上面是一頂帽子,下面是一隻眼睛,帽子蓋在眼睛上,這隻眼睛其實是代表了整個的腦袋瓜。

再來一個,周朝的周字怎麼寫?

「周」字「口」上部是「土」,而不是「士」,是不是又發現已經寫錯了多少年......

受打擊了吧?

還有呢。

尷尬倆字你敢默寫一遍嗎?

一個九加監、介?

錯!!!

人家可不是九字,是尤字少了一點,不能一筆帶過哦。

考字的下半部分怎麼寫?

與字少一橫?

你也是這樣想的吧?

才不是呢。人家是「巧」的右半部分,所以應先寫橫,然後豎彎鉤,我知道你和我一樣寫了倒筆畫,別不承認。

中國漢字博大精深,一筆一划都凝聚著祖先的心血,一筆一划皆有來歷,我們作為後人切不可臆造,必須深刻理解漢字的含義,才能認真寫好規範字。

文章投稿轉載請聯繫:

相關焦點

  • 細思極恐,「具」字裡面到底是兩橫還是三橫?
    今天,一個漢字的寫法讓不少網友爭論不休,甚至細思極恐,感覺自己這麼多年可能寫了錯字。——玩具的「具」,框框裡到底是兩橫還是三橫?許多網友信誓旦旦地說從小老師教的就是兩橫,後來發現是三橫,懷疑中國漢字偷偷改革過。
  • 「真」字裡面到底是兩橫還是三橫?難道真的是集體記憶混亂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真"、"具"兩個字,記得讀小學的時候,老師就會要求我們一筆一畫拉直了練字,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有兩個字——一個是"真",一個是"具"。從小到大,我的印象裡,"真"字裡面都是兩橫,一直到前不久,我都是這種想法。
  • 「小學老師告訴我『具』字裡面有兩橫,現在你卻告我有三橫?」| 沸話
    已經8102年了,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早就不是生與死,也不是中秋節與國慶節,而是我說「具」字裡面有三橫,你卻告訴我裡面有兩橫。近日,漢字「具」的寫法一下子引起網友的爭議。「具」字裡面到底有幾橫?許多網友一口咬定,具字裡面只有兩橫。
  • 「具」字裡面到底有幾個橫?網友吵翻:細思極恐
    (原標題:細思極恐,「具」字裡面到底是兩橫還是三橫?)今天,一個漢字的寫法讓不少網友爭論不休,甚至細思極恐,感覺自己這麼多年可能寫了錯字。——玩具的「具」,框框裡到底是兩橫還是三橫?嚇得趕緊用手比劃了一下,試圖憑藉著肌肉記憶,找回這個字的筆畫。寫完之後發現,仍然有人兩橫有人三橫,還有人直接一豎帶過,從來不知道到底有幾橫……有網友分析說,可能是年代問題,寫兩橫的都是70後80後。
  • 為什麼小時候學的「具、直」裡面是2橫,現在成了3橫?
    「具」和「直」這兩個字裡面到底是2橫還是3橫?今天,一個很普通的漢字被網友們爭論不休,今天是中秋節,我睡前翻看手機,讀了和菜頭的一篇叫《中秋快樂》的文章,應時應景,可是在翻看評論的時候,卻發現一個有意思的回覆,在寫中秋團圓的文章下面有人問和菜頭,為什麼我們小時候學的「具、真、直」等字裡面都是2橫,現在成了3橫?
  • "具"裡兩橫三橫傻傻分不清?老師:沒改 一直是三橫
    老師:沒改,一直是三橫) 現代快報訊 如果要選2018年最火的漢字,當選的應該會是"具"字了。因為這兩天,關於"具"裡面是兩橫還是三橫,網友發起了大討論,將這個字送上了熱搜。
  • 玩具的「具」三橫還是兩橫?這些「二簡字」你還認識嗎?反正牛牛君...
    也有許多網友和牛牛君站在統一戰線信誓旦旦的認為從小老師教的就是兩橫後來發現是三橫懷疑中國漢字偷偷改革過知乎網友更是將這件事列為「經歷過的細思極恐的事」之一……默默地在桌上比劃了一下試圖依靠肌肉的記憶找回這個字的筆畫
  • 「具」字中間究竟幾橫?網友:明明記得小時候學的是兩橫!
    該回答者稱,他清楚地記得小時候老師強調過「玩具」的「具」字裡面是兩橫,而且教科書上也確實是兩橫。可直到後來被另一個老師糾正,裡面應該是三橫,而且電腦打字也確實是三橫。甚至開始懷疑漢字是不是曾經改革過了。該回答一出,許多網友紛紛表示:「什麼?具竟然有三橫?
  • 玩具的具是幾橫來自哪裡?玩具的具中間三橫還是兩橫怎麼寫
    玩具的具是幾橫是什麼梗,玩具的具到底有幾橫呢?這個最近風靡了微博的話題,究竟講的是什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玩具的具到底有幾橫  這其實是一個網友在微博上發的一條說微博,很多網友在看到了這個問題之後第一反應是三橫,然而有的說是三橫
  • 「具」字裡面到底有幾橫?網友吵翻,有人懵了…
    今天,一個漢字的寫法讓不少網友爭論不休,甚至細思極恐,感覺自己這麼多年可能寫了錯字。——玩具的「具」,框框裡到底是兩橫還是三橫?嚇得趕緊用手比劃了一下,試圖憑藉著肌肉記憶,找回這個字的筆畫。寫完之後發現,仍然有人兩橫有人三橫,還有人直接一豎帶過,從來不知道到底有幾橫……有網友分析說,可能是年代問題,寫兩橫的都是70後80後。
  • 玩具的「具」到底是幾橫?網友懵了…
    玩具的「具」,框框裡到底是兩橫還是三橫?許多網友信誓旦旦地說從小老師教的就是兩橫,後來發現是三橫,懷疑中國漢字偷偷改革過。寫完之後發現,仍然有人兩橫有人三橫,還有人直接一豎帶過,從來不知道到底有幾橫……有網友分析說,可能是年代問題,寫兩橫的都是70後80後。
  • 人民幣符號是一橫還是兩橫?
    人民幣符號是一橫還是兩橫?一、有人說是"一橫¥",主要因為:1、最權威的就是1994年2月3日《中國銀行關於統一使用人民幣貨幣符號的通知》 ,各個網站轉載的該通知顯示出來中國銀行規定的人民幣符號就是「一橫¥」。
  • 德字到底有一橫還是無一橫?
    除此之外,「德」字最早的寫法,見於周代的青銅器《麥彝》,「雙人旁」的半邊,只寫個「四」字,上無「十」下無「一」無「心」。而在周代的《散氏盤》中,其寫法已與後代的寫法相近,但「德」字中間無一橫。這種寫法從先秦至漢魏六朝至隋至唐初,在大篆、小篆、竹簡、帛書以及漢隸、魏碑中,「德」字中間無一橫的寫法都一貫未變。
  • 「具」字中間幾橫,一場心理學測試
    2018-10-08 08:57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具」字中間到底有幾橫?這個問題最近在網上引起熱議。一部分網友認為,「具」字裡面有兩橫,因為上學的時候,老師就是這樣教的;一部分網友認為「具」字裡面是三橫,不信可以查字典。「具」字中間到底有幾橫?這個問題最近在網上引起熱議。一部分網友認為,「具」字裡面有兩橫,因為上學的時候,老師就是這樣教的;一部分網友認為「具」字裡面是三橫,不信可以查字典。
  • 吳雲青:「具」字中間有幾橫?一場心理學測試
    「具」字中間到底有幾橫?這個問題最近在網上引起熱議。一部分網友認為,「具」字裡面有兩橫,他們說上學的時候,老師就是這樣教的;一部分網友認為「具」字裡面是三橫,不信可以查字典。我不知道有多少網友是真的堅信「具」字裡面有兩橫。講道理,「老師是這樣教的」當然不等於信息絕對正確。課本可能出錯,老師也可能出錯,何況時間會讓記憶變形,記憶本身也常常會錯位;而字典出錯的概率極低,且不受時間、記憶的操縱。所以從邏輯上說,「兩橫派」的所謂論據並不紮實,本來不足以與手持字典的「三橫派」一爭。
  • 德雲社的「德」字為什麼少一橫?是錯別字還是有什麼特殊含義?
    說起現在最火的相聲演員,不少年輕的網友會想到郭德綱、嶽雲鵬、張雲雷這樣一連串的名字,這三位都來自同一個相聲社團——德雲社。曾經沒落的相聲在德雲社的大力弘揚之下漸漸有了起色,擺脫了瀕臨滅絕的地步,成為現在年輕網友們非常接受的一種娛樂形式。
  • 「吞」字起筆是「橫」是「撇」?字典教參打架,溫主編回復惹爭議
    眾所周知,在所有的基礎學科中,語文教學是重中之重,而小學語文教學又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特別是漢字的書寫又是基礎中的基礎,每一筆每一畫都要準確,不能模稜兩可。有一網友發現「吞」字的第一筆是「橫」還是「撇」,教參和字典明顯不同,而語文教材主編溫儒敏的解答更是惹得網友爭議不斷。
  • 每天8個字,「生」橫宜短,先豎再最後兩橫
    今日8個字:天、生、德、於、予、桓、魋、如天:第二橫比第一橫只能略長一些;撇稍直,捺宜長。生:三橫宜短;先寫豎再寫最後兩橫;豎要比撇高,豎要靠右。德:雙人旁豎要短,兩撇和豎右對齊;右側第一橫與雙人旁齊;心上的長橫往左伸長,要與豎銜接;心的最後一點要超過臥鉤。於:第二橫要比第一橫長,左側長更多些;豎鉤靠橫右側,鉤可稍往左下斜出尖。
  • 輕鬆一刻:木字少一橫,是什麼字?果然還是需要統籌兼顧啊!
    輕鬆一刻:木字少一橫,是什麼字?果然還是需要統籌兼顧啊!茶餘飯後,人寂寥。夜色冰涼如水,讓人感到孤獨。這時候,幽默搞笑的故事就仿佛是強心劑,來一篇就開心。沒有人給小編講幽默故事,小編只好自己講給大家聽。
  • 為什麼有的字「橫長豎短」好看,有的字「橫短豎長」好看?
    書法創作時,什麼時候「橫長豎短」,什麼時候「橫短豎長」呢?一「橫長豎短」當獨體字中有橫豎組合時,「橫長豎短」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第一,當豎畫下端有橫且未穿過橫時,一般「橫長豎短」。代表範字有「業、土、上、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