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父母來說,最大的願望無非是自己的孩子能夠平安幸福地度過一生,不希望他受到任何的傷害。
然而,不少孩子因為缺乏足夠的安全意識而不幸受傷,甚至是失去生命。可見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
有的家長覺得,孩子還小,等他長大了,再慢慢教他這些事關生命安全的知識,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
要知道,危險並不會因為孩子還小而不存在。培養孩子安全意識這種事情,越早開始,孩子越早受益。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交通安全,時刻牢記
不管是哪個階段的孩子,都很有必要掌握一定的交通安全知識,因為這樣才能讓孩子在外出時有保護自己人身安全的意識和能力。
不過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家長想要用枯燥的說教方式教育他們是很難取得良好效果的。
家長可以藉助一些有趣的小玩具,比如小汽車的模型等來教他一些基本的交通知識。
同時家長也別忘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行動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過馬路要走斑馬線、出行要乘坐安全座椅等。
多多溝通,建立信任
有些孩子的膽子比較大,平時做事情經常是不考慮後果,比如即使家長反覆囑咐不可以做危險、刺激的事情,他們還是會趁大人不注意去做這些事情,以此來表現出自己勇敢地的一面。
面對孩子的這種叛逆心理,家長從日常生活中著手解決,平時和孩子之間多多地溝通,從而建立親密的關係,這樣孩子才會非常信任家長,對於父母交代的一些嚴肅的事情才能嚴格遵守。
同時,家長也不要主動帶孩子去一些危險係數較高的地方,比如沒有防護措施的水邊、燃放煙花爆竹的場所、施工場所等。
如果想要帶孩子出門玩耍,家長可以帶他到附近的小公園或者遊樂場。同時家長可以給孩子背上一個防走失書包,避免孩子一不小心就離開家長的視線。
親自示範,樹立榜樣
孩子天生好動,並且有著強烈的好奇心。當他們年紀還小時,對周圍存在安全隱患的事物並沒有非常清晰的認知。所以家長就要及時提醒孩子,不要接觸危險的事物,也不要到危險的地方玩耍。
不過,家長僅僅通過講授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是很難讓孩子理解「安全」的真正含義的,所以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實踐就變得很有必要。家長可以親身示範一些能夠提升孩子安全意識的行為,比如不玩尖銳物品、不在危險的地方玩耍等。
家長最好準備一個收納箱,把家裡危險的物品比如插線板、鋒利物品都分門別類地收納好,不給寶寶接觸的機會。
遇事沉著,理智應對
除了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識,家長還得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能力,以免孩子處於危險境地時不知該如何處理,只會著急驚慌。
家長可以通過一些情景模擬來教育寶寶如何自我保護,比如家長可以模擬壞人在屋外敲門,讓孩子逐漸知道除了父母至親外,其他人一律不能開門。如果壞人一直不肯走,孩子可以報警或者向鄰居求助。
這樣的親子互動不僅能讓孩子增長自我保護的能力,還能有效地提升親子之間的感情。此外,家長在平時也可以多和孩子一起讀一些關於自我保護方面的繪本,讓孩子知道各種危機發生時應該如何處理。
孩子的健康安全是一家人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家長是孩子最親近的人,所以對他的安全負責是非常有必要的。不過,現實中,孩子遇到的安全問題還很多,家長要履行自己的職責,積極引導孩子懂得避開危險,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點讚轉發一下吧。在育兒的路上,我們都是新手,如何更好照顧孩子,可以關注我,和我一起探討育兒路上那些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