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中國老齡產業協會第二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在京召開。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全國老齡辦黨組書記、中國老齡協會會長王建軍,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呂曉莉蒞臨現場會並發表講話。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健康司監察專員王謙、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黨建部調研員張峰出席了會議。會議採用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同時同步進行,在京的80餘位會員代表在主會場、其餘會員代表在各自所在地參加了線上會議。會議由中國老齡產業協會副會長曹炳良主持。
中國老齡產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曾琦代表第一屆理事會做工作報告。報告系統回顧了協會十年來自身建設和活動開展情況,總結了取得的經驗,也分析了存在的問題,並對協會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和建議。中國老齡產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靜芳向大會作了財務報告。中國老齡產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就修改協會章程和會費收繳及管理辦法等情況作了說明。
大會審議並通過了第一屆理事會的工作報告、財務報告、《中國老齡產業協會章程》、《中國老齡產業協會會費收繳及管理辦法》和《中國老齡產業協會第二次全國會員代表會選舉辦法》,選舉產生了第二屆理事會理事、常務理事、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和第一屆監事會監事、監事長。曾琦當選為中國老齡產業協會第二屆理事會會長,曹炳良、曾北川、劉劍、李松林、焦國翔、牟坤林、張建紅當選為中國老齡產業協會第二屆理事會副會長,劉金剛當選為協會第二屆理事會秘書長,張士文當選為第一屆監事會監事長。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黨建部調研員張峰向當選的第二屆理事會負責人表示祝賀,並頒發了證書。
新任會長曾琦同志做了表態發言。他衷心感謝會員代表們的信任和支持,表示將帶領新一屆領導班子,團結全體會員和社會各界力量,積極統籌謀劃,切實履職進責,從堅持政治引領、增進班子團結、促進資源整合、提升服務能力等方面,全力推動協會工作深入開展,繪製老齡產業發展的宏偉藍圖,開啟中國老齡產業的輝煌未來。
呂曉莉同志代表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向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並對中國老齡產業協會今後的工作提出了四點建議:一是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自覺,團結廣大會員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推動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實施,在融入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大局中,努力實現協會的更好發展。二是進一步強化宗旨意識,扛起使命擔當,嚴格按照社會組織管理的法規政策和協會的組織章程,堅持為政府服務、為行業服務、為會員服務、為社會文明進步服務的宗旨,搭建平臺、匯聚力量、樹立品牌、引領希望,持續推進多業態融合,使老齡產業發展更充分、更平衡、更具活力。三是進一步發揮組織優勢,引領行業進步,以促進行業高質量成長為動力,引領廣大會員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從優化產品供給與引導合理預期兩端發力,著力增加適老產品和服務的真實供給,著力促進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著力構建更加符合老年人生存、生活、生產多層次需要的老齡產業體系。四是進一步履行社會責任,強化自身建設,始終保持砥礪奮進的信心和定力,堅持發展與規範並重,制定管長遠的行業指引,實施見實效的行業舉措,創造好品質的行業平臺,融智、融資、融商、融才,營創更好的養老、孝老、敬老社會氛圍,實現迭代創新、高階發展,走出一條符合協會特色的成長道路。
王建軍同志代表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和中國老齡協會,向新一屆理事會表示熱烈祝賀。他充分肯定了中國老齡產業協會十年來成績,稱讚中國老齡產業協會已經成為貫徹國家老齡產業政策的好助手、培育老齡產業市場的助推器和服務老齡產業市場主體的娘家人。他表示相信,在以曾琦同志帶領下,中國老齡產業協會一定能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
王建軍指出,人口老齡化是一個世界性、歷史性的重大課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國家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今年,我們將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歷史目標,從而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與此同時,我國面臨著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內形勢,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加上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肆虐全國的洪澇災害,嚴峻的考驗著我們的執政能力和水平,對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戰略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我國老齡產業的發展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約。
在這複雜多變的大背景下,王建軍對中國老齡產業協會及其新一屆領導班子提出了殷切期望:一要高站位。「望遠能知風浪小,凌空始覺海波平。」要深刻理解黨和國家的老齡政策,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系列重要論述,學懂悟透,做好宣傳解讀,並成為帶頭貫徹執行的榜樣和示範。要深刻洞察我國老齡化國情,科學分析老齡社會的經濟發展脈絡和市場運行規律,準確把握我國老齡產業的發展方向,進而科學的指導和引領行業發展。要具備高度的使命意識和擔當精神,在工作中歷練黨性,在奉獻中彰顯忠誠,將自己的榮譽和價值,與黨的老齡事業和產業緊密的聯繫在一起。二要寬視域。「若有人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我們對老齡產業的認識是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老齡產業不同於其他產業形態,很多領域都與傳統的國民經濟行業門類緊密結合在一起,難以截然拆分,是老齡社會這一嶄新社會形態在經濟上的鮮明體現。協會應據此拓展視野和思維,從寬處謀篇布局,從大處勾勒中國老齡產業的宏闊藍圖。協會作為老齡產業演變的見證者和推動者,要時刻保持開放的心態、寬廣的視角、科學的判斷力,敏銳的洞察力,準確把握老齡市場新動向,善於發現老齡產業新業態,及時總結產業運營新模式,從而更好的指導市場實踐,推動產業發展。三要多舉措。「條條大路通羅馬。」要注重藉助外腦,善於利用外部的智力資源,不斷提高專業研究能力,增強自身的核心業務競爭力。要注意與研究機構和學者加強聯繫、密切協作,共同解決制約產業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創新成果,向政府部門提出政策性建議,為市場實踐提供支持。要注重整合資源,發揮協會公信力,進一步加強與各方的聯繫,引導政府、市場、科研單位等的資源有效對接,促進政產學研有機融合。要注重學習借鑑,虛心學習先期老齡化國家發展老齡產業的成功經驗,為國內的市場實踐提供借鑑。要注重開拓創新,牢固樹立創新意識,打破傳統思維定勢和既有知識局限,認真梳理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加強產業理論創新研究,不斷提出新問題、剖析新矛盾、尋求新對策、採取新舉措,引導老齡產業健康發展。四要大作為。「做事先立拏雲志,當許人間第一流。」協會要服務於國家「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服務於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決策,下大力氣,出大手筆,有大作為。要積極參與老齡產業政策制定,推動完善老齡產業的準入、規範和標準制度,推動老齡產業創新發展,推動構建老齡產業人才培養體系。
王建軍最後強調,中國老齡產業協會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初心使命,發揚光榮傳統,以飽滿的激情,昂揚的鬥志,同心同德,凝智聚力,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在推動我國老齡產業發展的偉大徵程中,發揮更大作用,取得更大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