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界
作者| 市界 王帥國
編輯 | 朗明
資本市場陰晴難定,但從來不缺「好戲」。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2016年,佰利聯強勢收購兩次上市失敗的龍蟒鈦業,在化工行業打造出又一家「巨無霸」。龍蟒佰利一舉成為國內最大的鈦白粉製造商,公司鈦白粉總產能達到56萬噸,約佔全國總產能的16%。在國際上,龍蟒佰利位列第四大鈦白粉企業,僅次於科葛、亨斯邁和科斯特。
幾年過去了,曾經的龍蟒鈦業創始人家族正悄然套現離場。接盤者河南焦作首富許剛成為了那個執掌牛耳的新人。
舊人退出江湖
11月17日盤後,國內鈦白粉龍頭股龍蟒佰利(002601.SZ)發布公告稱,持有公司7.66%股份的股東李玲計劃減持公司股份合計不超總股本的6%。
市界梳理發現,李玲的身份並不一般,她是四川富豪龍蟒集團「掌門人」李家權的女兒。而上市公司名稱「龍蟒佰利」中的龍蟒也正是來源於李家權家族的龍蟒礦業。
公開資料顯示,1985年,李家權在四川創建綿竹縣遵道純鹼廠,1988年公司更名為綿竹縣龍蟒河化工廠,開始涉足開發飼料級磷酸氫鈣。之後,李家權通過收購德陽市磷化工總廠,進軍磷製品市場;與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合作,進軍生物化工產業;2000年,李家權成立四川龍蟒鈦業有限責任公司,涉足鈦白粉領域。
2009年、2014年,龍蟒鈦業兩度衝擊IPO未果。2016年,已經成為國內行業第一的龍蟒鈦業被行業老二佰利聯(於2011年在國內上市)作價90億元收購。
當時的收購方式為:佰利聯向李玲、王澤龍以及公司董監高許剛、譚瑞清等10名股東發行股份募資102.6億元,其中90億元用來向李家權以及其控制的龍蟒集團、龍蟒投資購買龍蟒鈦業。收購完成後,李玲作為李家權家族代表,持有龍蟒佰利13.95%,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
然而,在外界看來,將龍蟒鈦業出售給佰利聯後,李家權卻對控制這家上市公司沒有任何興趣。李玲除了作為公司股東外,不在公司任職,也不任董事。
2019年9月,3年限售期剛過,李玲就開始了減持計劃。彼時,龍蟒佰利披露股東李玲、王澤龍、湯陰縣豫鑫木糖開發有限公司及高管靳三良擬合計減持3.88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9.07%),其中李玲擬清倉減持公司股份。
截至今年4月19日股份減持期限屆滿,李玲第一次合計減持比例為4.12%,剩餘持股比例為9.83%。按照彼時最低減持價格11.5元/股估算,李玲套現超9.62億元。
此後,李玲決定繼續減持公司股份。在近5個月內,李玲累積減持公司2.1675%股份,剩餘持股比例為7.66%,減持價格區間為17.52元/股至30.30元/股。按照最低減持價格17.52元/股估算,李玲套現約7.72億元。
近期,龍蟒佰利股價屢創新高,李玲或將加快減持步伐。根據公司最新股價計算,李玲此次減持套現金額最高將達到38.41億元。若加上她此前兩次減持所得,李玲將共計套現51.75億元。
對此,有網友表示,「李玲的一步步清倉減持,代表著權利和影響力的徹底移交」。
新人執掌牛耳
佰利聯收購龍蟒鈦業時,許剛已在佰利聯擔任董事長一職長達14年,收購完成後其持有公司20.50%股份,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完成「吞象」後,許剛開始一步步吃下產業鏈上大大小小的企業,持續完善產業鏈布局。
2017年3月,龍蟒佰利斥資1.9億元收購了上遊鈦加工企業瑞爾鑫。資料顯示,瑞爾鑫具有10多年鈦礦採購、加工及貿易經驗,年加工能力18萬噸。2018年4月,龍蟒佰利又花費2.4億元,收購了攀枝花龍蟒礦產品有限公司7.2%的少數股東股權,持股比例由84%提升至91.2%。
2019年4月,許剛再次出手,用8.29億購得新立鈦業68.10%股權。這一舉動被外界視為龍蟒佰利補齊高端海綿鈦產能的關鍵一步。資料顯示,新立鈦業成立於1999年,是一家集採、選、冶及深加工於一體的鈦產業鏈公司。該公司下屬兩家全資子公司,分別建設有6萬噸/a鈦白粉和1萬噸/a海綿鈦項目,以及25萬t/a鈦鐵礦精選廠項目和80kt/a高鈦渣及配套礦山採選項目。
在鈦產業之外,許剛還在尋找其他優質資產。2019年末,他為公司制定了「鈦鋯共生,兩翼發展」新戰略。
2019年11月,通過公開競購,龍蟒佰利受讓了中核集團持有的東方鋯業15.66%的股權,成為東方鋯業的第一大股東。資料顯示,這家成立於1995年的公司從事鋯系列製品研發、生產,是全球鋯產品品種最齊全的製造商之一。
今年4月,龍蟒佰利認購東方鋯業8500萬股,並與東方鋯業核心管理團隊成員馮立明、黃超華、譚若聞籤訂了一致行動協議。發行完成後,龍蟒佰利、馮立明、黃超華和譚若聞合計持有東方鋯業2.32億股股份,佔總股本的29.55%,成為東方鋯業控股股東。
同月,龍蟒佰利宣布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許剛。近日,許剛再次鞏固了自己的控股股東與實控人地位。11月10日,龍蟒佰利披露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許剛將認購公司205,517,241 股股票,交易完成後,許剛的持股比例將由之前的20.50%升至27.81%。
根據20.50%的持股比例計算,這位河南焦作的首富目前的身家為130億元。
業績增長跌宕起伏
行業頭部兩家公司的合併,也讓龍蟒佰利一舉成為國內最大的鈦白粉製造商,而龍蟒佰利的業績一度高歌猛進。
2016年,龍蟒佰利營收同比大漲57%,達到41.36億元,淨利潤同比大漲297%,達4.42億元,總資產翻了3倍多,達180.49億元。2017年,公司發展勢頭更猛,營收超過百億,淨利潤達到25億,翻了5.6倍。
進入2018年,公司發展步伐急速放緩,以至於全年營收增速不到2%,淨利潤更是負增長。龍蟒佰利在2018年年報中表示,鈦白粉行業總體運行情況良好,供需基本平衡,價格維持穩定,產能利用率有所攀升,逐漸步入平穩的常態化發展時期。
2019年,龍蟒佰利業績逐漸好轉,實現營收114.2億,同比增長8.20%,淨利潤25.94億,增長13.49%。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在營收增長19.52%的情況下,淨利潤同比下滑了5.62%。
與龍蟒佰利業績隨之跌宕起伏還有公司的股價。但進入今年下半年,公司股價隨行就市,一路攀升,總市值超600億,較今年5月底大漲300多億,在不到半年時間內實現翻倍,與收購完成時(2016年9月)相比,市值已漲了1倍。
價格後期還會漲?
龍蟒佰利股價的持續攀升主要得益於其所處行業市場環境的持續向好。據上海證券報報導,今年下半年以來,國內鈦白粉市場已進行5輪集中發函調漲。近日,眾多鈦白粉大廠更是「無函」調漲。目前鈦白粉現貨供應仍較為緊張,包括A股上市公司在內的相關生產企業處於滿產滿銷狀態。
同花順資料顯示,進入11月以來,鈦白粉板塊指數報1313.64點,大漲24.13%。尤其是11日至18日的6個交易日,鈦白粉板塊指數直線拉升。相關概念股也成為近期A股風口,18日收盤,鈦白粉板塊收漲2.13%,板塊中比較有代表性的金浦鈦業已經實現6連板。
市界了解到,鈦白粉此輪持續漲價的原因包括,在供應端,原礦產量減少、原料端鈦礦大廠陸續開始檢修導致鈦礦供應減少;在需求端,目前正處於鈦白粉行業旺季,房地產交付壓力增大,汽車銷量逐月增加,鈦白粉的國內需求量持續大增,導致整個市場供不應求。統計數據顯示,國內鈦精礦價格從6月中上旬的1150元漲至10月末的1950元,漲幅達69.57%。
此外,今年以來海外鈦白粉巨頭產能受到疫情影響,開工率不足,這也為國內鈦白粉企業出海搶佔市場份額提供了機會。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2020年9月,鈦白粉出口量同比增長33. 45%。1月-9月累計出口數量相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長22.75%。
國金證券認為,需求端,國外出口以及國內需求情況均較好,出口多為現貨現金交易,廠家訂單較多;供應端,國內市場供應偏緊,部分型號鈦白粉目前處於缺貨狀態;原料端,上遊鈦礦價格高位,企業尤其銳鈦型鈦白粉企業壓力較大,原料價格高位支撐鈦白粉價格。鈦礦價格高位下鈦白粉現貨仍然緊張,預計短期鈦白粉價格仍將穩中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