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個環節提升穩評質效 全市群體性事件逐年下降
中國甘肅網11月15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張爍)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建設順利實施,與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細化、紮實的開展密不可分。同時,該工程的順利修建也是我市近年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成效的一個縮影。11月13日,記者從蘭州市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近年來,蘭州市全面推進「兩個全覆蓋」,通過「五個環節」的強化,為著力提升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質效」,注入磐石之力,取得了明顯成效。
據了解,2012年至今,全市評估重大事項2214件。今年1至10月,評估重大事項409件,重大決策42件,其中重大項目341件,重大活動26件。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源頭防範、化解矛盾糾紛的作用日益明顯,全市群體性事件發生起數連續多年下降,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和諧穩定的環境。
剛性約束未評估不決策
市委、市政府先後出臺《關於在全市建立和推行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的意見》等一系列規範性文件,建立穩評備案等八項制度,印發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操作指南》,將穩評納入重大決策、重大政策、重大改革、重大項目、重大活動審批的前置程序,強化剛性約束,做到了未經風險評估的事項不上會、不研究、不決策、不實施,正確處理了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關係。
責任細化專家庫「坐診」
市、區(縣)、鄉鎮(街道)三級分別成立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領導小組,由行政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形成了維穩部門協調指導、主管部門具體負責、屬地政府配合督促、第三方機構積極參與的工作體系。抽調各類專家學者、群眾代表、社會人士組建「專家庫」,「一般評估」程序評估的事項,科學選取「專家庫」專家召開評審會多方「問診」。積極開展穩評業務培訓,不斷提升穩評工作的能力與水平。動態監管科學確定風險等級自主研發啟用了「蘭州市三維數字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信息系統」,將「評估程序」嵌入操作流程,科學設置了計算方法和參數配置,由信息系統自動確定事項風險等級,自動生成表格文件,深化「最多跑一次」要求,實現了網上申請、網上流轉審批、網上監管指導、網上報備。
規範評估成立行業協會
按照「積極培育,逐步規範」的原則加強對第三方評估市場的監管,對全市開展穩評業務的35家第三方機構登記備案,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積極指導成立蘭州市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行業協會,目前,協會已發揮初步成效。責任追究風險評估納入考核市委、市政府印發了《蘭州市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各區、縣也結合實際制定了實施細則,各級分別將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納入目標考核範圍,定期開展專項督導活動,重點督辦、跟蹤問效,推動全市穩評工作深入開展。
◆典型事例
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順利實施
穩評「功不可沒」
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的實施,建設周期長、投資規模大、社會影響深遠,涉及多個利益群體,是蘭州經濟活動中的重大事項,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因此,需對社會穩定風險進行評估,這一點至關重要。評估過程中廣泛聽取意見,全面分析論證,科學客觀評估,並針對性地採取措施加強宣傳引導,降低風險隱患,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同時把評估結果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實現決策的依法性、科學性以及民主性,達到項目建設的最終目標,促進社會經濟全方位穩定發展。針對此次風險評估工作,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成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小組,由公司領導直接管理,各相關處室負責協調配合,委託中國地鐵工程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具體承擔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中國地鐵工程諮詢有限責任公司接受委託後,成立專題項目組,制定評估方案。經過收集資料、現場走訪、組織問卷調查、專家座談、定量定性分析等調研環節,按照國家和地方相關文件、法規、制度的要求,編制完成《蘭州市城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項目報告》。據了解,調查人員向擬建線路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的企事業單位職工、學生、沿線居民區群眾及街道社區居委會、學校、醫院、研究院、社會組織等有關單位負責人介紹了工程情況,並發放問卷調查表,共發放《蘭州地鐵一號線公眾意見徵詢表》2396份,回收有效調查表2365份,回收率為98.7%,其中團體調查表發放330份,回收有效調查表319份,回收率96.7%。對群眾反映的拆遷安置、環保、交通等問題,制定詳細工作方案,及時協調化解,在較短時間內完成了28萬多平方米的拆遷安置任務,沒有發生一起群體性上訪事件,取得了較好成效。完善的社會穩定風險評估體系是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