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Tech星球」(ID:tech618),作者:陳橋輝,36氪經授權發布。
在線教育市場迎來一位巨頭玩家。
10月29日,字節跳動高調宣布,其教育業務正式推出全新的獨立品牌「大力教育」,字節高級副總裁陳林出任CEO。
教育市場風頭正勁。不久前,猿輔導完成了G+輪22億美元融資,估值達155億美元;好未來今年Q2的淨利潤扭虧為盈,從去年同期的淨虧損2352.7萬美元變為盈利1496.9萬美元;新東方則準備回港二次上市。
如今,當今日頭條原CEO陳林,宣布自己的新身份「大力教育CEO」時,字節跳動重押教育的決心就已經顯現無疑,市場格局是否會顛覆,引發行業震動?
當然,字節跳動並不是唯一進場教育的網際網路巨頭。就在今年,騰訊推出了教育中臺騰訊教育應用平臺,阿里推出了作業解答App「幫幫答」,淘寶宣布「一億新生計劃」,進軍教育領域,百度則推出「百度文庫大學生版」。
相比其他網際網路巨頭的「小打小鬧」,字節跳動則以其企業靈魂思想「大力出奇蹟」,命名了自己全新的教育品牌。
29日,字節跳動召開發布會,高調宣布啟用全新的教育品牌「大力教育」,旗下所有的教育產品都將由該品牌承接,將原來「瓜瓜龍」、清北網校、GoGoKid、開言英語等旗下教育業務集中起來,另外集權式的大力教育將對各個業務線進行資源的合理分配和優化。
此外,大力教育在當天,還發布了首款教育創新硬體產品「大力智能作業燈」。
陳林在10月29日的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大力教育的員工人數已經超過了1萬人。其中,不乏研發人員,這一部分員工集中在北京、上海兩地,而更多的員工則集中在商業化,例如專職的輔導老師,除了教學外,還會負責推銷課程,幫助新業務提升變現能力,為業務的創新和開拓提供基礎。
「大力教育」不僅員工規模龐大,更重要的是陳林,乃至字節跳動全球董事長張一鳴表態的決心。
在談到公司為大立教育定下的發展戰略時,陳林說道:「大力教育是字節跳動旗下全資子公司。三年不盈利是我們表示的一個決心,我覺得未來可能會更長時間不盈利。」
在近期傳聞抖音將獨立上市後,字節是否會把教育業務拆分出來,進行獨立的上市?
對此,陳林明確表示,「長期來看,也不排除上市的可能性,因為教育可能它是非常大的一個事情。」
此前的2019年末,字節跳動曾宣布旗下全系產品的月活已經達到了15億,這一巨大流量導入哪個垂直產業都會造成「堰塞湖」。而字節也在短短兩年時間中,通過自研和收購雙管齊下,先後拿下20多個教育項目,通過巨大流量哺育這些產品,字節在教育產業的一場大躍進已經拉開大幕。
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採訪多位在線教育行業人士,他們認為,字節的資金和資源優勢並不是最可怕的,畢竟在線教育領域也迎來過騰訊和百度兩大巨頭,也曾來勢洶洶。最重要的不同是,幾乎都在教育產業遭遇挫折過後,而張一鳴對字節教育的熱情並沒有冷卻,字節註定要在教育市場掀起「腥風血雨」。
「其實早在2016年,我們公司內部就開始關注教育了,那時候我會跟一鳴討論一些關於教育的想法。比如,怎麼用千人千面的技術提升學習效率,怎麼提高孩子的學習動力,各學科之間到底該如何融合,未來的學校會是什麼樣?每次討論到最後,大家都會覺得,教育行業充滿各種可能,在這裡面做創新非常有價值。」
在10月29日的發布會上,陳林特意談到了字節為何做教育。他和張一鳴都認為,教育產業還比較傳統,他們有機會做出顛覆性的產品和服務。
2016年,字節開始思考教育的相關問題,但是他們並沒有直接去做,真正的嘗試始於2018年,字節跳動密集部署了一系列在線教育產品。先後推出幼兒英語產品GoGoKid、智能教學平臺「AI學」、英語教育產品「開言英語」等眾多教育業務。字節的目標很明確,通過產品和技術,提升學校的教學效果,為學生減負,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學習系統。
而在字節這些突然「冒出」的教育產品中,早期真正的核心產品是GoGoKid,這款對標VIPKID的產品選擇了高舉高打的策略,在2018年5月上線後,邀請著名影星章子怡出任代言人。
據在線教育行業人士向Tech星球介紹,GoGoKid做了2億元的戶外廣告投放。而且張一鳴曾在2019年公開宣布,字節教育業務在北美已經有5000位外教,可以說字節跳動在短期內,為GoGoKid搭建了足夠好的資源。
然而,GoGoKid的發展卻並非一帆風順,外界一直盛傳GoGoKid裁員的消息。29日演講時,陳林也回應道,「外界一度認為GOGOKID要被我們放棄,這當然是誤解。明年會到這款產品的成績。」
而另外一款核心產品「清北網校」,在今年疫情期間,承接了20多個省,與近千家學校的空中課堂項目,幫助全國中小學的「停課不停學」。
陳林認為,學校的教育非常重要,清北網校開展這樣的進校業務除了做一些這樣的嘗試外,還可以讓產品給老師提供學生的學情報告,以及相匹配的教學資料,讓老師能夠更好地因材施教。陳林說,「這在以前,字節教育是很少提到的點,從這方面,足以看出字節教育的變化是巨大的,遵循教育的本質,不是技術一定要取代老師,更多是賦能老師(家長)。」
但是,隨著字節教育體量的激增,投資也成為字節的選項,涉及英語、早教、高等教育、知識付費、成人教育等領域。
字節對於教育押注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收購,另外一種是投資。如果對方在一個業務上做的很好,字節可能去投資,但是對方做的並不是特別好的業務,字節則會選擇自研,比如瓜瓜龍,以及其他對手沒涉及到的課程營銷業務「學浪」。
Tech星球獨家獲悉,字節通過戰略控股的天馬行雲公司,投資了「七天學堂」App,目前七天學堂月活躍用戶為142.69萬,行業滲透率以及使用時長都是同類產品中最高的。
而另外一款投資的產品則是雲智能閱卷,主要為教師提供線上閱卷功能;在今年5月還投資了「學小易」,幫助大學生獲取部分課件答案,以及在今年收購了啟蒙教育公司「你拍一」。通過這些產品,完善了字節教育在不同場景下的產品覆蓋。
發展至2020年,字節教育已經有20多個業務線,需要一個全新的品牌貫穿所有業務線,於是,大力教育出來了。
陳林分享其當下對教育的理解:大力教育做的事是「大教育」,這種「大」不是業務體系大,而是分為了3個層面,分別是「關注孩子成長的系統工程」、「賦能整個教育生態」,以及「關注『人』的成長」。
教育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都難以出頭,字節肯定也會思考調整側重點。一直對字節教育頗為關注的教育人士張全曾對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舉例說:一對一的VIPKID虧損嚴重,此前的abc360旗下的英語,做小班課的也沒有完全的盈利。
而強勢入局的大力教育,雖然名字「生猛」,但操盤手陳林的思考並沒有停留在流量打法層面。
此前Tech星球曾在《字節教育大躍進》一文中提到,「GoGoKid燒了10億元,瓜瓜龍英語今年計劃投入20億元資源導流。」與字節教育狹路相逢的伴魚市場總監翟磊,也向Tech星球連連感慨對手的「豪橫」。
然而,不差錢的字節跳動一直支持GoGoKid發展,「用戶對GoGoKid的滿意度(NPS)持續上升,其續費率也達到了行業一流水平」,這是陳林10月29日對GoGoKid的最新評價。
「當下相比較於成熟的是大班課模式,已經有部分公司做成了,比如跟誰學,就目前從其美股上面的股價來看,這個模式是很值得去深耕的。其次,猿輔導在最新一輪拿到了巨額融資,證明了這條賽道可行,做大班課有可能實現盈利的。 」
也正是基於此,K12教育的大班課則成為了眾多在線教育公司廝殺的主戰場,字節教育也開始傾斜資源在這一賽道,紅海競爭在所難免。
「清北網校和開言英語,是我們收購的比較早的兩個產品。我覺得K12、家庭這些場景,都是非常重要,包括進校這些場景都非常重要。而且我們這幾個團隊都不小,都在高速增長當中。」陳林也首次向外界透露團隊規模與增速,畢竟整體超萬人的規模下,還在「高速增長」,著實令人驚嘆。
「有流量不一定能做成,但是沒流量一定做不成」,負責「伴魚」市場的翟磊告訴Tech星球,頭部在線教育企業,哪天不得在抖音買個幾百萬元的流量?字節教育自然也是個狠角兒。
據「晚點Latepost」報導,2020年6月,一張字節商業化團隊的照片流出,照片上的蛋糕寫著「猿力集團 & 字節跳動日耗突破 3666 萬」,猿力集團是猿輔導母公司。
而字節內部教育項目瓜瓜龍,也在暑期定下了20億元的投放預算,「瓜瓜龍英語每天在抖音上的推廣投放大概在150-200萬元之間」,翟磊認為這點錢在特別燒錢的在線教育領域掀不起大水花,信奉「大力出奇蹟」的字節跳動,希望以高過市場幾倍的投入,快速殺出重圍。
被併購到字節後,清北網校獲得了質的提升。據一位接近字節教育的人士說道,清北網校在沒被收購之前,原來在同類產品中可能也就排在第三梯隊,現在則升至第二梯隊中不錯的位置。
相比同類型的猿輔導、作業幫、學而思網校以及跟誰學,這4家處於行業的第一梯隊。 猿輔導的全國用戶更是突破4億,清北網校仍需加足馬力。
另外,隨著各個教育子品牌相繼出線,產品的迭代也在不斷加碼。
此前,Tech星球曾預測過的瓜瓜龍語文,現已正式上線,而字節今年推出的新產品不止這一款,還包括學浪App、瓜瓜龍思維、開言英語簡單學等App,細分下的教育賽道通過產品相繼入局,為字節的突圍增加了更多的成功可能性。
在線教育企業較少涉足的智能硬體領域,如今也成為「大力教育」的一大特色。
在硬體方面,由陽陸育負責的大力教育研發團隊,和字節整合過來的原羅永浩錘子科技團隊配合。此次推出的「大力智能作業燈」,就是來自他的團隊,陽陸育認為「最後教育」一定是硬體加算法,再加上人的服務,來覆蓋全場景的一個組合的方案。
對於硬體贏利的問題,陽陸育10月29日表示,「我們是虧錢在賣,我認為硬體是一個服務載體,未來這個硬體真的解決了家長的問題,意味著這個硬體有很長的生命周期,在這個生命周期之內我們可以解決提供更多的服務。可能普通日常簡單的問題由免費的功能實現,未來有難的、需要提供專門服務的地方,我們提供收費的服務,也不排除我們跟其他的產品結合起來。」
總之,字節教育似乎終於找到了充滿希望的方向,但如何避開過去大躍進時期踩過的坑,仍是一大挑戰。
眼下,字節教育仍在探索的路上。來自作業幫的同行人士分析,只有當教育業務中的某一個跑出來,試成功了,張一鳴才會親自下來督戰。
高調推出「大力教育」獨立品牌後,最堅定的張一鳴能成功嗎?
這從「學浪」計劃或許可以窺見一二。學浪計劃通過賦能抖音、頭條、西瓜的獨立內容創新者,已經入駐了不少老師,通過在抖音上發布短視頻吸引粉絲,也可以為粉絲提供付費服務,如付費專欄,還可以給用戶上直播課、變現,賦能整個行業,形成了一個全新的運營模式。
據悉,這一模式已經打造出5位在抖音上粉絲數超過千萬,550位粉絲數超過百萬的線上名師。然而這只是字節中的一種模式,還有多條新模式在跑。
隨著字節教育業務的日益龐大,意味著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更加急迫,因此,像瓜瓜龍,甚至開言英語等子品牌,在各地大力招人。
比如,在武漢,瓜瓜龍的招聘信息在boss直聘上長達十多條,集中於招募應屆生,而在武漢江夏區的一棟字節跳動辦公樓內,字節的教育業務線所佔的辦公區域更是接近40%。大力教育的主要研發團隊則集中在上海和北京兩地,從優質人才著手,多方位為教育生態賦能。
外界對於字節的探索教育的過程,也頗有感慨。在網際網路大廠內做教育產業,最終成功上市的網易有道CEO周楓認為:我覺得字節/頭條做教育,最終有可能會做成的,但需要不少時間。因為,教育是個內容產業、系統工程,需要核心內容,展現技術、流量、運營、服務都過關才行。
時間的充分程度,也將成為字節教育為未來成敗的關鍵。
字節教育副總裁張薔也對Tech星球(微信ID:tech618)說道:「我們現在將眼光拉長到5年以上,也就是說,5年以內這些產品不一定帶來很好的收入和回本,但也沒關係,如果是長期的事情的話,是對的事情。」
此前,陳林曾經談到「字節教育可以3年不盈利」,然而在10月29日的大力教育品牌啟動發布會上,他再次重申並延長了期限,「大力教育可以更長時間不盈利。」
這意味著,大力教育也將有更多的時間,去完成產品打磨和創新上的布局。陳林的做法切合了張一鳴說的那句,動不動就說「涼涼」是很勢利的。而不勢利的做法就是,吸收真正有價值的吐槽,在正確的方向上保持旺盛的熱情,擁抱不確定性,大力出奇蹟。
這一次,能否大力出奇蹟?還有待時間來給出答案。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全新出發的字節大力教育,勢必會讓在線教育市場的廝殺再次風起雲湧。
(本文張全、張薔等採訪對象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