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剛誕生的時候,它還是木材打造的,隨著時代的發展,金屬成為汽車的主材料。高強度全鋁車身、碳纖維複合材料為汽車輕量化做出了很多的貢獻。但是,沒那麼簡單,從紙殼到織物再到羽毛,汽車的材質可是五花八門。
當跑車插上羽毛——羽毛版邁凱倫570GT
鳥兒因為羽毛的幫助可以翱翔天空,跑車因為羽毛的幫助可以加快速度,這絕對不是胡說。因為邁凱倫真就開發了一款羽毛版570GT。沒錯,羽毛版邁凱倫570GT是邁凱倫的定製中心的工程師們花費了300小時靜心打造的。
能夠想到用羽毛來幫助汽車輕量化,邁凱倫的工程師們腦洞開得也確實是大。當然此羽毛也非彼羽毛,它是一種碳纖維材質的人工羽毛每根羽毛精確為2.76英寸,具有珠光漆,並可以根據車輛行駛方向來優化空氣動力效果。這臺570GT足足被貼上了10000片人工羽毛。
麥拿輪570GT採用一臺與570S相同的3.8升雙渦輪V8M838TE發動機,最大功率和峰值扭矩可達570馬力和600牛米。從靜止加速至100km/h僅需要3.4秒,與之匹配的是7速雙離合變速箱。加上羽毛,速度能快多少,官方並沒有公布數據。
當然,在霧霾天裡開一圈,羽毛般麥拿輪570GT如何清洗問題,官方也沒做解釋。
汽車的彈性皮膚——BMW GINA
想像過嗎,汽車也會和你一樣擁有柔軟而富有彈性的皮膚,2008年,寶馬就推出了一款織物材料的概念跑車,它真的和你一樣,擁有柔軟的皮膚。因為車身材質使用無縫織物材料,覆蓋整個金屬結構。駕駛者可以隨意改變車的外形。
採用高彈性的無縫織物面料對車身蒙皮,寶馬顛覆傳統,也是這個品牌第一輛外材料採用柔性織物的車輛。布料的拉撐後覆蓋在可移動的汽車架構上,就連前大燈也被隱藏其中,只有在使用的時候,它才會顯現,車燈突出來,就像打開了衣服拉鏈。
GINA由BMW的設計總監克裡斯·班格勒(Chris Bangle)所帶領的團隊設計,他將之稱為「挑戰現有的原則和常規工藝」。他還表示GINA設計理念的一項基本原則是將新型材料以及開創性創新結構的潛力謹慎地融入到具有獨創性的設計流程中,並挑戰現有製造方法和材料概念。
卡紙打造的汽車——雷克薩斯Origami Car
也許小時候你也玩過用紙折汽車的遊戲,但是長大了你還想過汽車是用紙造的嗎?5位雷克薩斯的工程師就完成了這個「遊戲」。當然,這個用紙打造的汽車是能開的,它的名字是雷克薩斯Origami Car。
5位工程師用了整整3個月的時間,採用了目前最先進的雷射切割技術製作這款汽車的紙板,它除了表面外,內部的座椅、方向盤都是由1700個可回收的紙板製成,而且是全尺寸1:1複製的雷克薩斯IS300h。
之所以這輛紙殼車可以開起來,是因為在卡紙下,藏有一個金屬層,發動機也是安裝在這上邊的!雷克薩斯的高管Ruben Marcos表示,這輛車不會出售,它存在的意義是為了向世人展示雷克薩斯高超的汽車製造工藝,同時以這種方式,來尋找雷克薩斯目前可能會存在的一些問題。
回歸木器時代——豐田Setsuna電動概念車
汽車剛誕生的時候,就是木質結構為主的,現在要想找到木頭車那只能去博物館了嗎?不,豐田用86塊目的打造了一款車,還是電動驅動車。取名Setsuna 來自於日語,是佛經裡的「剎那」之意。
Setsuna車身長 3030 mm ,寬1480 mm ,軸距 1700 mm,高 970 mm。它的外形像一艘船,由86片木頭純手工打造而成,不同的部位採用了不同種類的木材。外部的車門板取材於日本雪松,而車架部分選擇了日本的樺木。
負責這一項目的工程師 Kenji Tsuji 說,Setsuna的裝配仍然採用了被稱為「okuriari」的日本傳統細目工藝技術,類似於中國的榫卯結構,在整個過程中並沒有使用任何的釘子、螺絲或者膠水進行固定。動力方面將搭載一臺先進的電動動力系統,還有一套用以保證其收藏價值的百年儀表。
陶瓷不怕碰——布嘉迪威龍Grand Sport L'Or Blanc
碰瓷兒這詞兒用在布加迪威龍這款陶瓷車上再合適不過了。能想到用陶瓷作為汽車的主材料,也只有布加迪這樣愛嘗新的品牌做得出來了,布加迪認為陶瓷有著強大的抗腐蝕性與輕便性,對於減輕車身重量,提高發動機熱效率,延長耐磨損件時間等等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儘管布加迪並沒有詳細解釋他們究竟在哪或者如何使用的陶瓷,但是陶瓷細節在車身內外隨處可見,對車身整體做了很好的點綴。布嘉迪上在運用陶瓷材料方面得到了柏林廠商Knigliche Porzellan Manufatur(KPM)的技術支持。
這輛車搭載的是一臺8.0四渦輪增壓W16發動機,最大功率1000馬力,峰值扭矩1250牛·米,匹配一臺7速雙離合變速器,百公裡加速2.5秒,最高時速407km/h!這款車還搭載了車身穩定系統,輔助轉彎系統,起步控制系統等等一系列保障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