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高端訪談
各區教育局負責人面對面
2017年河北區教育熱點
民辦幼兒園多元發展形成特色
小升初民辦校自主招生
多種合作辦學模式深化推進
特色校建設進一步提升
天津北方網訊:河北區一直堅持促進學生就學公平。2017年幼兒園招生工作即將展開,河北區在保障區域內適齡幼兒的幼兒園學位問題上有哪些新的探索?在打造優質民辦幼兒園方面有哪些突破?
劉穎霞局長:2017年,河北區小區配套海韻家園幼兒園正式投入使用,幼兒園坐落於學前教育資源短缺的北站地區,我們將其委託辦成了一所高質量、低收費的普惠性民辦幼兒園——金寶貝幼兒園,可增加學位270個,現已開園,即將招生,受到周邊家長的普遍歡迎。坐落於新開河地區的新建樓盤大河宸章配套幼兒園和南口路地區臺扇廠配套幼兒園均已竣工,兩園可再增學位540個,將有效緩解適齡兒童「入園難」的問題。
2017年,我們全面強化了對民辦幼兒園的規範化、制度化管理;依託各國辦一級園教師培訓基地,組織民辦幼兒教師到國辦一級園參與每人80課時的跟崗系統學習,完成對民辦教師教育實踐能力的考核,受益教師70餘人;完善「國辦帶民辦」的聯動發展機制,組織管理、教學、衛生保健方面的專家上門服務。與此同時,我們積極落實普惠性民辦園的各項獎補政策,實施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安全提升項目。現在河北區既有引進新加坡優質品牌、具有國際視野的才兒坊幼兒園,有天津市一級幼兒園華夏未來北岸華庭幼兒園、歐文幼兒園,也有普惠性民辦園小太陽、七彩陽光、博雅藝諾和金寶貝幼兒園,民辦學前教育呈現健康有序、規範優質、多元特色發展的局面。
2017年河北區小學招生政策是否與去年保持一致?
劉穎霞局長:2017年河北區小學招生政策原則上與去年保持一致,仍然保持免試、就近、劃片入學。
2017年河北區小升初招生政策有否變化?民辦初中的招生計劃是否確定?具體的招生流程是怎樣的?學生小學階段的成績表現對面試民辦初中有多大影響?
劉穎霞局長:2017年河北區小升初招生政策預計不會有太大變化。
民辦初中的招生計劃還未確定,在等待《市教委關於2017年天津市初中招生工作的指導意見》發布後,結合我區實際來細化我區招生方案,其中會包含各校的招生計劃。我區民辦學校面向全區採取綜合素質測量、面談錄取方式自主招生,應屆小學畢業生均可自願報名。
2016年我區民辦校招生流程主要有三步:第一步是報名資格審查,按照招生計劃1:2的比例遴選品學兼優的學生參加面談。第二步是綜合素質測量、面談。第三步是公布錄取結果。第一步考慮學生的綜合素質,其中學生小學階段的成績表現是考慮條件之一。第二步完全依據綜合素質測量、面談結果進行錄取,小學階段成績無任何影響。
2017年是招考制度改革實施之年,也是眾多家長的關注焦點。今年我區在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方面,將有哪些安排?有哪些亮點值得期待?
劉穎霞局長:今年是高考改革的第一年,我們對此高度重視。為此,我們今年將全面落實《天津市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推進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在提供選擇性課程、實施特色化教學、推行「走班制」教學組織方式等方面大膽實踐,為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去年專訪時,您談到我區育嬰裡教育集團、南普小學與外大附小合作辦學以及望海小學與天津市實驗小學合作辦學等種種創新舉措,得到了家長們極大關注。2017年,這些項目又將得到哪些提升?在加強教育質量、加大對外交流方面,今年我區還將進行哪些探索?
劉穎霞局長:今年我們還將在深化辦學體制機制改革方面繼續實踐和探索:一是進一步推進育嬰裡教育集團內教師專業水平的高位均衡,開展教育科研主題論壇活動,發揮骨幹教師科研引領作用;二是進一步做好外大附校骨幹教師與南普小學教師師徒帶教工作,外大附校外籍教師定期參與南普小學學生活動;三是進一步做實做好市實驗小學外派骨幹教師教學指導工作,開展網絡同步教學、教研及學生活動。此外,在深化學校聯盟建設方面,我們也將落實各學區片工作計劃,穩妥開展分層教學的實踐探索。
在提高教育質量方面,我們將繼續落實《天津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的意見》、《天津市學前教育五年發展規劃》、中小學教學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
小學階段我區將探索開展學生單科專項測試,開展「定點跟進式」「診斷式」調研工作,縮小校際間課堂教學水平的差距;中學階段繼續開展高效低負教學模式的探索研究,開展「蹲點式」專題調研活動。中山志成職專做好市級「基礎能力建設項目」評估驗收準備工作,做好天津市中等職業學校提升辦學能力項目建設,繼續推進「一區二十一園」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城市職業學院做好「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等6個骨幹專業建設,啟動第三批「教學做驗收課」驗收;充分利用「E家園」終身學習網,提高社區教育的廣度和深度;做好普通學校特殊教育資源教室的使用、管理,提高殘疾兒童少年隨班就讀質量。
今年,我們還將繼續擴大教育對外交流。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教育專項規劃》,與北京市優質中小學開展跨區域合作辦學,實施校長、教師跟崗培訓與示範講學交流計劃。組織參與京津冀中學生漢字聽寫大賽;積極爭取境外教育機構來我區考察和學習的機會,推進我區學校與國外學校的校際合作。完成國家漢辦、國僑辦外派教師推薦選派工作。做好澳大利亞華裔青少年「尋根之旅」春令營來訪接待工作。此外,繼去年第二中學成功申報後,我們將繼續指導第十四中學在今年申報中美「千校攜手」項目。
特色校建設一直是各區教育工作的重點工程。我區在特色校建設方面收穫了哪些經驗,還將進行哪些提升?
劉穎霞局長:學前教育階段我區以《幼兒園自主發展中的特色與文化創建》國家級課題為研究載體,目前健康教育、藝術教育、科學啟蒙教育、綠色教育、生活教育、生態環境教育、操作學習等不同特色幼兒園協調發展,「一園一特色」「全區多品牌」的發展態勢進一步凸顯。
義務教育階段,一是我區被認定為全國書法教育實驗區、書法教育示範區,成為天津市首家獲此殊榮的單位。我區將「書法進課堂」課表化、制度化。成功舉辦「李澤藝和她的夥伴們硬筆書法作品展」、3屆中小學書法節等活動,10萬餘名學生受益;二是我區以育嬰裡第二小學為主陣地,將剪紙特色工作輻射到全區各小學,目前已成功舉辦「剪刀上的智慧」——河北區剪紙特色展示活動,每所小學均成立了剪紙社團,育嬰裡第二小學被教育部命名為首批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三是發展了足球特色項目。截至目前,我區有16所學校建立了足球代表隊,7所中小學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四是發掘了科技特色項目。截至目前,我區近20所學校開設了科技類校本課程,8所學校被評為天津市科技特色先進學校,近百名學生在市級以上科技競賽中獲獎。
普通高中教育階段,我區承擔的市規劃辦重點課題《整合資源,區域推進特色高中校的實踐研究》順利結題,並被評為A類課題。9所國辦高中學校全部高標準通過現代化建設評估驗收,初步建成了具有學校自身特色、滿足學生多元選擇的課程體系,促進了學生全面、主動而有個性的發展。其中,二中「自主發展教育」、外大附校「開放教育」、十四中學「全面發展,科技見長教育」以及五十七中學「融情教育」4個特色項目被天津市教委批准為特色高中實驗項目。全市共計50所,我區獲批數量居全市前列。目前全區初現了學術型、人文型、藝術型、外語型、科技型等5種特色學校類型,初步形成了普通高中學校多樣化發展的新格局。另外,我區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工作體系,制度化、常態化推進學生責任教育。
但從整體上看,我區各學校辦學特色建設的發展還不平衡。為進一步推進我區學校的辦學特色建設,促進全區教育的特色發展,促進教育質量全面提升,我區已制訂《河北區學校、幼兒園辦學(園)特色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6年8月—2019年8月)》,持之以恆地推進辦學特色建設,在堅持中調整,在堅持中發展,在堅持中創新。
優質校舍是開展優質教育的硬體保障,今年河北區將有哪些校舍投入使用,哪些校舍正在施工建設或即將開工建設?
劉穎霞局長:2017年,我們將繼續優化教育資源空間布局。今年,我區將有1所民辦幼兒園——金寶貝幼兒園(海韻家園幼兒園)將投入使用。今年,我們還將繼續推進新開小學改擴建項目、四十八中學改擴建項目建設,力爭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同時,還要在今年啟動中醫二附院規劃學校建設項目和河北八幼異地重建這2個建設項目。
實行小升初改革後,校長輪崗制度和教師交流制度已經成為重要的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舉措。2017年,河北區還將為老師們的職業發展提供了哪些便利條件?
劉穎霞局長:今年,我們將繼續深入落實《河北區教師專業發展三年規劃(2014年9月—2017年8月)》,並做好總結工作。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我們將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擺在首要位置;大力宣傳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進一步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探索多方參與的師德監督體系,完善師德考核體系,將師德表現作為年度考核、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評優獎勵的首要內容。同時,我們著力構建多層次的教師培訓框架,今年將繼續做好我區第二期骨幹教師培訓班培訓工作。推薦優秀教師參與市「追求卓越」幼兒師資培訓、「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第四期培訓、未來教育家行動計劃、學科領航教師培養工程等項目。開展第六周期教師全員培訓。在教師輪崗交流方面,2017年我們將進一步擴大交流教師範圍,啟動普通高中教師交流工作,提高交流教師層次,促進我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作為學校踐行教育理念的代言人,校長的責任與使命十分重要。在您看來,一個好校長應該具備哪些素質與能力?
劉穎霞局長:陶行知先生說過,「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在我看來,一個好校長,首先需要具備凝聚人心和引領方向的素質和能力。凝聚人心是一門管理藝術,校長凝聚人心,就是要凝聚教師之心、學生之心、家長之心、社會之心。凝聚教師之心,可以讓教師自覺形成「不用揚鞭自奮蹄」的教育使命和擔當;凝聚學生之心,可以促進學生主動而有個性地發展;凝聚家長之心,可以形成家校共同育人的強大合力;凝聚社會之心,可以讓形成社會共同支持學校發展的強大動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而後才是教育行政的領導。」引領方向是一名校長必須具備的能力,可以說校長的教育思想觀念直接決定著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前途,校長應站在學校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高度,切實找準學校發展的著力點、切入點,準確定位學校的育人目標並引領全體教師為實現共同目標而努力,這樣的校長,才是我心中的好校長。
新報記者劉德勝 通訊員陳立芹 攝影谷嶽 北方網編輯周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