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19日訊 校長們在畢業典禮上的致辭,是這個重要儀式裡的「壓軸戲」,歷來被稱為「大學的最後一課」,既是勉勵學生在各自領域不斷進取的期望,也是臨別贈與莘莘學子的「金句」。 小編搜集了部分湖南省內高校校長們在2019年畢業典禮上的講話,記下來,會讓你獲益終生。
田紅旗:以格局致遠人生
——在中南大學2019年畢業典禮上暨學位授予儀式上的講話
親愛的畢業生同學們:
今天,你們英姿颯爽,激情滿懷,即將揚帆起航!祝賀你們,祝福你們!並向你們的家長和你們的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經事明智,歷事成人。我特別高興地看到,在中南的歲月裡,你們成長得如此優秀。
湘雅醫院的張嘉雄,你是團隊在Science上發表論文的重要成員;資安院的王秉,你是安全文化研究的探索者;交通院的蔣振華,帶領團隊完成南疆鐵路專項試驗;化工院的葛鵬,發表論文總影響因子超過200……你們上下求索,書寫科技篇章!
冶環院的董慶元、蔣永嘉、鞠琨鈺、王鵬、趙天瑜,材料院的油超、曾鋼、張冬冬,學校成果三個轉化過億元的項目,蘊含著你們的奉獻!
臨床八年的陳勇健,挺身搶救陌生昏厥病人,用湘雅醫術詮釋中南擔當!
建藝院「山那邊·為愛而藝」支教團,點燃大山孩子夢想,榮獲團中央金獎!
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傲然挺進大學生聯賽全國四強!舞龍舞獅連續十二年摘得全國桂冠!
文新院的李治泓、外語院的王宸宇、商學院的宋姿慶、法學院的周奕澄、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陳力瑞、公管院的孫志成、數統院的周德儉、物電院的李譚毅、機電院的陳煌、能源院的張慧、粉冶院的王瑜文、土木院的王萌、地信院的陳彥鈞、資生院的孫敬起、自動化院的張俊俊、計算機院的安薩爾江、航空院的徐國梁、基礎醫學院的劉長紅、公衛院的李子業、護理院的柴小椏、口腔院的孫凱、藥學院的劉敏、生科院的範亮亮、湘雅二醫院的秦奮、湘雅三醫院的石堅……
還有在座的,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每一個名字,都是中南樂章的曼妙音符;你們每一步成長,都是中南故事的青春主角;你們每一項業績,都是中南大廈的堅實支撐。感謝你們,我親愛的同學們!中南因你們而驕傲!
「功名萬裡外,心事一杯中。」此時此刻,除了不舍,我更想對你們說:格局定人生,實幹方致遠!
惟大格局者,方能立心謀大事。格局是一種大情懷,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凡成大事者,必有大格局。人生最迷茫的,並不是得不到什麼,而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登高望遠,潮頭觀瀾,深度思考你與時代、你與國家、你與世界。今日之中國,正處於民族復興的關鍵階段,中南學子要立足時代坐標,心繫祖國前途、民族命運,在大局下謀劃,才能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惟真融入者,方能立身扛大事。融入是一種大智慧,理智的人使自己適應世界,不理智的人卻要世界適應自己。不融入時代,必定被替代;不融入全局,必然會出局。「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堅信你們一定會融入社會、融入集體;熟悉你的單位,講得出一二三四;走進你的團隊,拼起來同心協力;守住你的事業,做得到全力以赴。超越小我,融入大我,扛起千鈞重擔。
惟重實幹者,方能立業成大事。實幹是一個大硬核,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抱定敬業的態度,做到專業的程度,達到事業的高度。實幹是立業之本,實幹是成事之基。「言之善者,在所日聞;行之善者,在所能為。」願你們奮進的每一步,以「更」的無窮拼搏進取,以「最」的極限奮勇攀登,以「優」的品質追求卓越,在實幹中建功立業!
親愛的同學們,心有大格局,行有大擔當。衡量成功的標準很多,但為國家、為民族、為人類奉獻的人生才是永恆的!今天,歷史的接力棒已經傳遞到你們手上,讓我們一起:
弘揚報效祖國的中南精神!
永葆實幹擔當的中南本色!
傳遞追求卓越的中南力量!
母校有你!時代有你!祖國有你!
謝謝大家!
湖南大學校長 段獻忠
親愛的2019屆同學們,各位老師,各位家長親友:
大家上午好!
今天,2019屆9167名本科和研究生同學畢業了,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祝賀同學們順利完成學業!感謝各位家長和學校一起培育英才!
過去幾年裡,嶽麓山記住了你們在晨光裡的琅琅讀書聲,記住了你們在教室裡專心伏案做題的神情,記住了你們在燈光球場上揮灑汗水的身影,也見證了你們經歷青春的煩惱,在挫折中歷練,進步與成長。你們用拼搏和汗水不負青春與夢想,在校園裡寫下了無數動人的奮鬥故事,為湖南大學書寫了精彩的新篇章,學校為你們點讚!
剛才向文波校友跟同學們講了勿忘我校,發言的同學也講了奉獻、奮鬥。我也想和同學們在今天談一談奮鬥,希望大家向向文波校友學習,在今後的人生旅途中、在矢志奮鬥中實現青春價值。
同學們,畢業是離別,但更是新的人生起點。面向人生新階段的未來,我知道同學們心中充滿了期待和激情,同時夾帶著焦慮和忐忑。未來的道路有鮮花也會有荊棘,有平坦也會有險阻,在堅守夢想的道路上可能要經受寂寞和彷徨,關鍵是面對這些,要繼續保持大學時代的奮鬥勁頭,去擁抱人生道路中的各種挑戰。
半個月前學校出版的《兩院院士憶高考》這本書,記錄了包括7位湖大院士在內的51位院士矢志奮鬥、成就人生的故事,應該可以給同學們一些啟示。書中的主人公之一、土木學院的陳政清院士,大學畢業時已是35歲,他選擇走上學術道路,繼續在學校攻讀碩士學位,84年到西安交通大學攻讀博士學位,91年去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從事研究工作。正是他的執著堅守,44歲開始在英國接觸結構抗風和減震技術的前沿,從大學算起用15年的時間完成了一個現代科學技術工作者的教育與鍛鍊。厚積薄發,發明了電渦流減震技術,實現了世界減振技術的革命性突破。回首院士們的成長歲月,成功從來都不會唾手可得。只有主動融入時代洪流之中,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鍥而不捨奮鬥,才能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同學們,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擔當。40年前的大學生們,在國家發展中通過奮鬥實現了自己的青春夢想。40年後的今天,從學校畢業的你們,正趕上國家開啟強起來的新徵程,正努力朝並跑領跑邁進,為同學們成就夢想搭建了廣闊舞臺。希望同學們像77、78級、各屆學長們那樣,努力拼搏、矢志奮鬥,以奮進的姿態跑出你們的好成績,在矢志奮鬥中書寫青春風採!
矢志奮鬥,需要堅定理想,用理想之光照亮奮鬥之路。理想堅定了,腳下就有力量。我們學校的老校長胡庶華,為了學習先進技術,21歲進入京師譯學館學習德文,27歲考取公費留學德國柏林工科大學。求學期間「一戰」爆發,大部分留學生棄學回國,而他選擇了堅守,勤耕苦讀7年,成為第一位獲得德國冶金博士學位的中國人。回國後,先後擔任上海煉鋼廠廠長、漢陽兵工廠廠長、烈山煤礦局局長,決心發展中國冶金工業。實業救國遇挫後,他又踏上教育興國的道路不斷摸索、奮鬥,擔任過湖南大學等4所大學的校長,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高水平人才。雖然時局動蕩、職業轉換頻繁,但是老校長從來沒有放棄過為救國圖強奔走奮鬥的理想。同學們畢業以後,在許多節點上將面臨選擇,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就將成就什麼樣的人生。希望同學們向老校長學習,胸懷大志向,在面臨人生選擇的時候,選擇理想,選擇情懷,選擇崇高,選擇為國家、為人民奮鬥,選擇走一條有艱辛也不氣餒、有挑戰也不畏懼、有挫折也要堅持的勇者之路,選擇一個有理想、有奮鬥的人生。
矢志奮鬥,需要不斷學習。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從容應對工作生活中的未知難題。大學裡所學的知識不可能滿足今後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不學習就會落後。同學們畢業後,會不斷面對新的環境、新的任務、新的挑戰,要始終保持孜孜不倦的學習鑽研勁頭,遇到難題就去做研究,接手新項目就去查資料,晉升新崗位就去向前輩請教,碰到複雜問題就去做調研。希望同學們不要因為忙碌而放棄學習,要善於利用零碎時間見縫插針地學,每走上一個新崗位,就儘快成為新領域的行家裡手。要通過學習挖掘自身的潛力,擠出時間系統深入學習,不斷提升人生格局境界,為隨時可能到來的機會做好準備。今天我想與2019屆同學們做一個約定,希望同學們把閱讀當作一種習慣,畢業後每年至少讀20本書,一生與書為伴,蓄滿奮鬥能量。
矢志奮鬥,還需要勇於擔當。一百年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中華民族遭受著空前苦難,五四青年挺身而出、奮起抗爭,拯救民族危亡,以青春之我創造青春之中國,譜寫了浩氣長存的青春之歌。一百年後的今天,世界格局風雲變幻,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的中央,人工智慧、虛擬實境、5G技術正在掀起新的工業革命。發展起來的問題一點也不比沒有發展的時候少,中等收入陷阱等等問題等待同學們去跨越,你們這一代青年肩負的歷史重任一點也不比任何一代的輕鬆,更加需要同學們愛國奮鬥,勇於擔當。希望同學們做起而行之的行動者、做腳踏實地的奮鬥者,發揚湖大人奮鬥擔當的傳統,讓青春在為國家的前途、為人民的幸福的奮鬥盡情綻放!
同學們,奮鬥需要吃苦、需要堅守、需要擔當,但奮鬥的人生一定是幸福的、燦爛的。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在你們奮鬥的道路上,母校將永遠在這裡守望你們,祝福你們,等待你們回來,一起分享青春奮鬥的精彩!
祝同學們畢業快樂!
2019年6月16日
湖南師範大學校長蔣洪新
親愛的2019 屆畢業生,老師們、家長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個難忘的日子,我們在這裡隆重舉行2019 屆畢業生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向全體畢業生同學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祝福,向關心幫助你們的親友和師長們致以衷心的感謝。
今天也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你們是我擔任校長迎來的第一屆本科生。四年前,我在開學典禮上說,自從你們踏進二裡半的校門,從此我們就是一家人,這所讓人引以為自豪的大學將永遠陪伴你們成長。你們把最美好的青春時光交付給了師大,師大也見證了你們的成長。今天你們畢業了,成了我們師大最年輕的校友,我為你們感到自豪!
今年是五四運動100 周年,也是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從五四運動出發,我們的先輩們用青春之力量鑄就了今天青春之中國。習近平總書記說:「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將在一代代青年朋友的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今天,你們就要從這裡出發,走向人生更加燦爛的未來。臨行之際,我想借用《大學》開篇所云與諸位話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德的關鍵在深思,親民需要篤行,深思篤行方能止於至善。
首先,深思篤行方能跟上時代。當前中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從宏觀來看,國際格局和世界秩序正發生深刻變化,中國越來越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從具體來看,第四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和虛擬實境等廣泛應用,我們的生活方式也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
我們受惠於這個時代,也要反思這個時代。要跟上新時代步伐,我們就需不斷拓展視野格局,調整思維坐標,從新的歷史方位和現實國情來把握新時代,從而確認我們的判斷和選擇。正確的判斷和選擇從哪裡來?關鍵在深思篤行。耶魯大學前校長理察·萊文說:「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和技能,卻能令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應使受教育者學會學習,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並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只有這樣,才會達到葉聖陶先生提出的「教是為了不教」之目的。希望我們師大的畢業生,拒絕百度依賴症,多學習勤思考,透過現象看本質。只有經歷反思的觀點和判斷才是清醒而自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其次,深思篤行方能走向卓越。法國哲學家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德國哲學家費希特說:「行動,行動,這就是我們生存的目的。」前者強調思考,後者強化行動。中國哲學家王陽明則執「知行合一」說。他認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青年要堪當時代大任,不僅要深思,還要篤行。深思篤行就是將一個個小創意付諸實踐,積跬步至千裡,積小流成江河,積小善成大德。回顧校史,像譚蔚泓院士這樣傑出校友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全在於他們夜以繼日,孜孜不倦地學習鑽研;全在於他們常學常悟,在深思篤行中開拓創新。他們的求知態度、懷疑方法和務實創新就是我們師大精神的生動寫照。希望我們師大的畢業生,都能以這些傑出校友為榜樣,立足實幹苦幹,在擔當中歷練,在履職中成長,在新時代綻光彩。
我們師大人定要有「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韌勁,「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的闖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拼勁,以創新創造貢獻國家和社會。其三,深思篤行方能感受幸福。幸福不是一個空洞的詞彙,它貫穿全部的感性生活,體現在一個個具體的行為、選擇和言談中,甚至就從一份感恩之心開始。今天你們畢業了,可能遠離了老師耳提面命的教導、父母絮絮叨叨的關切、同學親密無間的陪伴,你們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後果,要為自己的追求付諸代價。這個過程也許艱辛,但是追求幸福需要在不同的轉念與心境間找尋平衡。我希望同學們都能多一份舒暢,少一份焦慮;多一份真實,少一份虛妄;多一份歡悅,少一份悲苦,讓簡靜從容的生活帶給我們內心世界的無限充盈。
《禮記》有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親愛的同學們,生命的意義就在於不斷地去追問生命的意義,它不僅要我們去思考,更要我們切實去行動。「天上不會掉餡餅,努力奮鬥才能夢想成真。」我希望你們無論何時何地,無論逆境順境,都能夠堅持獨立思考,傾聽內心的呼喚,在深思篤行中收穫美滿幸福的人生。
親愛的同學們,母校是你們永遠的家,你們是母校永遠的牽掛!歡迎你們常回家看看!祝福你們永遠幸福快樂。
謝謝大家!
2019年6月18日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校長 廖小平
親愛的畢業生同學們,尊敬的各位家長和來賓;
老師們,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
從今天開始,6626名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與2369名教職工和全體學弟學妹們就要互道再見、共祝珍重了!首先我要代表學校向同學們畢業表示衷心的祝賀!向關心、支持、幫助同學們成長的領導、老師和家長表示誠摯的感謝。
我清晰地記得,2016屆畢業生離校時的情形。那是我擔任校長後送別的第一屆畢業生,一晃,就到了為你們送行的時候了!我不由得想起這幾年與同學們相濡以沫的每一刻。
我們共同親歷了辦學60周年紀念活動和慶典盛會、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等喜事大事,因為有了同學們主人翁式的參與,這些喜事和大事才更加精彩和成功。為了你們的成長成才,一年半前學校召開了教學工作大會,系統謀劃了教育教學綜合改革,並正在逐步實施。為了使同學們受到中南林校園文化的薰陶,學校下大力氣進行文化校園建設,對樓路景進行了富有中南林特色的命名,在教學樓、辦公樓等主要場所懸掛了由師生、校友和校內外知名書畫家免費提供的藝術作品。為了給同學們提供更加宜學宜居的學習生活空間,學校想方設法加大美麗校園建設力度,校園綠化、網線入地、門面整治等校園環境的變化有目共睹,「微公園」使同學們有了更多的休閒之所。為了讓同學們度過酷暑難耐的夏天,2016年夏天學校開放體藝館請同學們納涼,並以巨大的努力推進電力增容和宿舍安裝空調的工作。為了使同學們更加安全,我們按照學生優先的原則,在上下課尖峰時段在特定路段禁行車輛,並在林科大橋設置了車輛減速帶,在學生宿舍安裝了智能門禁系統。為了體現學生中心地位,學校教學工作大會邀請學生代表參加,並專門成立學生代表團;學校明確提出,育人工作是一項「良心工程」。……所有這些,都是把以學生為本的辦學理念落到實處的具體體現,也是學校為同學們所付出的努力和真情。伴隨著這一切的,是學校60年歲月流淌的沉澱,父母和老師臉上的皺紋,以及校園一草一木的枯榮。
記得一位叫楊曉院的2018屆畢業生,畢業前夕以猶豫而堅定的忐忑心情來到我的辦公室,就是想和我見個面,當面和我說幾句話,後來他說這次見面和說的話,他一輩子都記得;我走在校園裡,經常有同學邀請我來個自拍;甚至有同學把我「堵」在路上,要我指導她的畢業論文;特別是畢業生代表座談會上,同學們對學校發自肺腑的拳拳愛心和深切期盼……。這些雖是小事,但讓我細微而溫暖地感到同學們與學校血濃於水的感情。我想,我們所有的老師一定都有同樣的感受,有太多與學生點點滴滴的感人故事。同學們四年裡在中南林結下的師生情、同學情、兄弟情,必將蛻變為濃濃的母校情,成為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和人生的動力。當然,還有很多我們想為同學們做而沒有做或暫時做不到的事,我們感到很遺憾。比如,學校艱苦努力了兩年才開始啟動電力增容和學生宿舍安裝空調的工作,雖然學校兩年前的承諾就要兌現了,但你們這一屆學生卻沒有享受到空調的涼爽和溫暖,在這裡我要對同學們真誠的說一聲抱歉!我現在誠懇地邀請同學們以後任何時候都可以回母校來,再回到你的寢室狠狠地免費吹個夠!
同學們,你們在老師們的注目下,帶著學校的祝願,馬上就要跨出學校的大門,奔向四面八方,實現華麗轉身、一展身手了!
但是,同學們所身處的當今世界,正在發生歷史交會期驚雷般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一大變局正在孕育且完全可能由你們這代人完成,並將深刻地影響人類至少數百年以及每一個人的生活。面對這樣的世界,你們準備好了嗎?
隨便舉幾個例子,就可以看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業已發生。從經濟上看,上溯百年歷史,世界經濟重心很長一段時期處在北大西洋兩岸,並逐漸從大西洋東岸的西歐向大西洋西岸的北美遷移;現在,世界經濟的重心開始從北大西洋向太平洋、由西向東轉移,並呈現東升西降的態勢,到2035年,發展中國家的GDP將超過發達國家,特別是中國GDP已於2010年超過日本,位列世界第二,並逐步逼近美國。這一世界經濟重心之變百年未有,必將帶來新的博弈和挑戰,中美之間空前的經貿摩擦就是鮮活例證。從政治上看,世界政治格局呈現非西方化與多極化並存,大國間博弈和戰略競爭加劇,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孤獨的超級大國美國要死守單極世界,而其他大國成為多極力量的勢頭不可阻擋,特別是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全球治理開始從西方主導向全球共同治理轉變。這也是百年之未有,國際秩序必將發生重大變革和重塑。從科技和產業上看,自英國工業革命以來的前三次工業革命和產業變革,大西洋兩岸國家唱主角,並將科技優勢轉化為產業和軍事優勢。本世紀以來,以信息技術、生物科技為主導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國家表現十分搶眼,這一方面將極大地提升世界生產力水平,另一方面卻意味著國家間的科技和產業競爭空前激烈,一些發達國家想方設法要把發展中國家遏制在產業鏈低端。同時不可忽視的是,比核武器更難管控的人工智慧、生物基因工程等科技成果在造福人類的同時,存在著極大地威脅人類倫理和生存發展的可能,科技的雙刃劍效應空前凸顯,科技對人類的挑戰也是百年未有。從世界文明進程看,由於世界政治、經濟、科技、產業等發生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舊世界正在死亡,新世界還沒有誕生,在這個大變局的時代,隨著中國和其他東方國家的復興,特別是作為一個非西方國家的中國作為不可忽視的力量參與到世界秩序的重建之中,曾經對世界文明作出偉大貢獻的東方思想文化和中國文明,在新百年的大變局中將發揮引領作用。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看起來很宏大,是「世界大事」,最多是國家的事,好像與我們個人無關。其實不然。我之所以要在這裡給同學們講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因為它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每個人都身處其中,無法超脫。每一代人都是這個時代的人。正走在強國之路上的每一個中國人,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應該做好充分準備。
我想,簡單來說,我們每個人既要以「變」又要以「不變」來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變,就是要洞察時勢,把握趨勢,應時而變,變中圖強,搶佔先機,一句話,就是要在世界大變局中把自己變得更強。在「變」中不善變,將永遠是弱者。
不變,就是要在大變局中保持定力,這個定力主要就是學習力、創新力和價值力,永遠保持學習狀態,永立時代潮頭,堅守人類共同價值和中國核心價值,充滿對黨、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基於此,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在「變」中無定力,將失去安身立命的根基。
同學們,你們就要離開母校各奔東西了。我不由想起唐代詩人孟郊的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慈母的手中線,有千條萬條,其中有一條,就是從今年開始在每屆畢業典禮上學校聘請的「校友聯絡員」!希望「校友聯絡員」發揮好聯絡母校與校友、校友與校友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讓我們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他們,向他們表示崇高的敬意!
同學們,儘管難捨依依,終要說聲再見!祝同學們在人生路上凱歌前行!謝謝大家!
2019年6月12日